问出灵动的课堂

2015-07-17 01:37卢祖定卢超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复习策略课堂

卢祖定 卢超

摘 要:数学复习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旧知识,使已有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查漏补缺、拓展延伸。本文针对数学复习课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教学实际案例,探讨了复习课优化提问的策略:关注问题的目的性,关注问题的启发性,关注问题的开放性,关注问题的时间性,关注问题的针对性,关注问题的评价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02-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数学复习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旧知识,使已有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查漏补缺、拓展延伸。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复习课都是对一些已学知识的归纳和运用,缺少新鲜感和吸引力,因此他们往往觉得枯燥乏味,听课积极性不高。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进去的却很少,课堂效率低。善于运用提问教学是走出这一困境的较好途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问”与“答”的多边活动中整合前行,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数学复习课中优化提问策略呢?本文就数学复习课提问的现实误区作理性分析,并提出提高提问水平的几点策略。

一、数学复习课提问的误区

1、问题缺乏针对性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流行着这样一种时髦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能发现什么?”等,问题很大气,有一定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由于问题没有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提这样的一些问题:“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还能提什么问题?”低年级小朋友想象丰富,童言无忌,把数学课弄得像语文看图说话课,一边学生群情激昂,离题万里,另一边老师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就是得不到想要的数学问题,课堂陷于尴尬境地。

2、问题缺乏选择性

课堂上老师的问题繁多,使学生陷入问题的海洋,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往往是在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表面上看课堂师生问答此起彼伏,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这热闹的背后学生收获了什么呢?课堂只能是“蜻蜓点水”,教学重点迷失,学生思维弱化,其探索问题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满堂灌”成了“满堂问”。

3、问题缺乏反馈性

上课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但是学生回答后,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表情上给予学生的评价反应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回答只有两种评价:“你答对了”或“你答错了”,停留在重复、复述学生会的,做简单判断,没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回答作具体分析,没有在关键处点拨,没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指导,缺乏追问、延伸以及层次的扩展。课堂提问的评价激励太少,缺乏去情感,起不到评定、反馈、激励、促进作用。

二、遵循提问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知识要点,设计的提问既要无知识性错误,又要做到难易适中,循序渐进;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又应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层次性原则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难度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优生经过思考回答出来,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的思维;基础题、综合题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成绩中等的学生,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复习和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回复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兴趣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尽量用提问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渠道的信息交流,驱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4、双边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双边活动。一方面要求教师全神贯注地介入双边活动中,通过重复、追问、更正、启发、评价等手段,逐步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去思考、去探索;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复习课提问的策略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关注问题的目的性。

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梳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数学课堂提问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步步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的进行设计。

2、关注问题的启发性。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思路,发展联想思维。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

3、关注问题的开放性。

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学生的想象力。

4、关—注问题的时间性

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让全体学生能在这个“时间差”里去动脑思维,积极参与认识活动。既不能满足于一两个好学生的回答,更不能把学生冷静思考误认为是“冷场”,过早的揭示矛盾,把结论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考,这样起不到提问的应有作用。

5、关注问题的针对性

在一个自然形成的班级里,学生基础和智力层次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要怕他们答错或浪费时间,所提问题要切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跳一跳能摘掉果子,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久而久之,未被提问的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

6、关注问题的评价性

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评价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聆听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从中寻找闪光点。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中。

习课形式多样、活动多彩,课堂提问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老师上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猜你喜欢
复习策略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