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培行业:新模式 新挑战 新格局

2015-07-18 12:09熊燕舞
运输经理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驾校教练考试

文/熊燕舞

驾培行业:新模式 新挑战 新格局

文/熊燕舞

近年来,我国驾培行业发展较为“任性”,机动车和驾驶人急速增长,群众购车刚性需求旺盛。特别是近五年来,机动车驾驶人年均增量2057万人。至2014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驾驶员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总人口,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的驾培市场现状是:需求强烈,群雄并起,雨后春笋,鱼龙混杂。“任性”之下,危机四伏,烽火四起,四面楚歌。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是“道路交通安全第一道防线”,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全面综合素质合格驾驶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驾培行业,屡屡发力,意图整饬市场,让驾培行业完成“学员从会开车到开安全车”、“驾校由应试培训向素质教育”、“教练员从低素质向高素质”的嬗变。

在改革进程中,各种创新的培训模式层出不穷、不一而足,各种考试改革举措箭在弦上、跃跃欲试。

“先学车后付费”模式稳步推进

在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和交警总队车管所的联合推动下,全国首创的“先学后付的计时培训”于2008年8月在上海荣安驾校试行。

试点初期,不少业内人士担心“一人一车”等做法会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七年多时间过去了,荣安驾校用累累硕果交上了优秀答卷。

荣安模式,在取消招生名额限制的前提下,依据大纲要求,将学员全部培训学时和内容分解成理论教学、模拟器操作、场内道路训练、场外道路训练和满员重车互动驾驶训练五个阶段,在模拟器操作和实车技能训练阶段,由学员自主选择训练时间,自由选择教练员,先培训后付费,学习满意后再付费。

这种模式改变了过去驾培机构靠增加招生数量、压缩培训周期、缩减培训学时、投机取巧通过考试的恶性循环,使学员的考试合格率、学习质量、服务水平成为驾培机构盈利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单车培训学时的使用率越高,驾校及教练员的经济利益也越大。同时,它还使教练员和学员之间传统的“师徒关系”变为“服务”与“消费”关系,有利于消除“吃、拿、卡、要”弊病。

2014年初,湖州交通汽车驾驶学校开展“先培训、后收费”试点。学员通过网络、电话、现场自主选择教练,选择具体时间预约,教练、车辆准时等待学员上车一对一教学训练,当天训练完成学员满意确认后付费。

2014年5月,武汉某驾校在全市率先推行“先学车后付款”的驾培模式试点,当地运管部门表示,形成良性循环后将在全市推广。

2014年7月,温州市冶金驾校、乐清畅达驾校在浙江较早推出“先培训后付费”驾驶培训新模式。从先付费后学习到先学习后付费;从多人一车到一人一车;从指定教练到自选教练,分段计时自主选择……学员将享有类似于淘宝购物“货到付款、事后评价”的权力。

温州冶金驾校目前有10辆教练车供试点,乐清畅达驾校14辆教练车供试点。“先学后付”新模式颠覆了整个流程,学员先上车学习,满意后再交纳学车费用,真正掌握学驾主动权。传统模式的市场价为6500元左右,新模式的测算价格为5800-6700元,总体上稍有回落。

2014年10月,杭州培育四家试点驾校实行“先培训后付费”模式。其中,作为首批试点驾校的浙江司法警官驾培中心,进行了更彻底的尝试,学员培训过程不用付费,拿到驾照并评价满意再付费,不满意可以拒绝付费。

江苏“阳光E驾”

“没有围墙的驾校”改革呼之欲出

可以说,驾培行业仍然是“围墙驾校”的天下,即:学员报名、培训、考试到领取驾驶证,都由一所驾校组织完成。长期以来交通部门的监管工作、公安部门的考试工作、驾校教学和服务工作都是围绕着“一校到底”来运作。“围墙驾校”模式为驾校追求利润最大化创造了条件,为“应试教学”提供了机会。

2014年11月起,绍兴市公安局与绍兴市交通运输局两个部门联动,推行驾培、驾考改革,实行网上预约驾考制度、“按学时收费”驾培新模式等举措,借此斩断以往驾培、驾考中存在的利益链条。学员可以自由选择在一所或多所驾校按阶段或按课时学习。

在“绍兴机动车驾培公众服务网”平台上,驾校和教练都要将信息录入网站,学员也只有通过网站选择课时,才能进行培训。学员的自主权得到保障,可以自己上网预约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考位。绍兴首次将学员考试名额直接对接,而不再将名额分配给驾校,从源头上杜绝了买卖考试名额的情况。

由于学员与教练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终身制”,学员随时可以提出换教练,甚至换驾校。驾校与教练只有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教学水平,才能留住生源。

“绍兴机动车驾培公众服务网”还引入类似淘宝网的评价体系。学员修完相应课时后,可以对教练的服务质量、教学水平等进行点评。教练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皇冠教练”,获得更高收入。

2014年,在呼和浩特市,类似的改革也在试点推行。

教学中的上海荣安驾校金山朱泾校区教练车

“自主约考”浮出水面

自主约考的模式即:学员打完学时,自主到车管所进行约考或由驾校代办约考,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考试时间,驾校只管“教”不管“考”,实现“培训”和“考试”的分离。让驾校不再围着考试转,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上。

在深圳的改革实践中,相关部门计划实现驾考改革三个创新:“考生自主预约考试”、“短信提前告知”、“驾驶证邮寄”。取消原来由驾校代考生预约考试的工作机制,按照排队轮候的原则,实现先到期、先考试,先报名、先安排。在业务受理、考试预约、考试结果等考试的全部环节向考生推送业务告知短信,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容易受误导的问题,打通政府考试部门与考生之间的“藩篱”。

此外,对所有通过考试可以领取驾驶证的考生,车管部门将通过邮寄的方式直接送证上门,取消原来由驾校待考生领取驾驶证的工作机制,减少了中转环节。

自主预约考试的好处,一是方便学员考试,以考试推动提高培训质量的一项便民措施;二是切断驾校与考官的利益链,防止考试腐败的一项反腐举措;三是缓解培训与考试的矛盾、驾校与学员的矛盾、避免社会矛盾;解脱驾校培训压力、考试积压压力,尤其是减轻驾校把整个精力放到应付考试的压力。

当然,自主约考也不是没有弊端。考虑到国民素质、培训与考试体系不健全,加上历史积压的矛盾,有可能出现驾培低谷现象。另外,学员可以自主选择驾校,完成学时后自主约考试,培训相对成本提高,培训价格会出现波动,可能会出现非正常竞争,驾校的管理、招生压力增大。

自学自考“虎视眈眈”

“自学自考”消息传出,一些准备原本有学车意向的准学员开始了观望,他们计划等待新政出台后,能绕开驾校省钱自己练。“想法很丰满,落实很骨感”,“自学自考”尚无完全法律保障,要实现自学自考驾照,也无法满足指定路线、指定时间、使用教练车、教练员随车指导这四个重要条件。

但由于考试形式、内容、方法陈旧,而由驾考引发的一系列贪腐事件,都使得考试改革成为必然之举。在上意与民意的压力之下,驾照自学自考的思路在公安部的相关会议上再次提出,有专家认为,推行自主预约考试之后,学车人只要到驾校把基础学好,其他方面就可以不再到驾校学校,就可以自己再寻找学车地方,学员可以拿着驾校的结业证书预约考试。

《道交法》规定,“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学车不找驾校又能找谁?谁提供教学车辆、谁能教练、谁来提供场地?诸多问题可能都需要公安部门的自学自考试点方案加以严肃考虑。

况且,没有实实在在的实践教学和体验,只在固定场地里练规定动作,这难道不也是“应试教育”吗?同时,限于场地条件,限于学车难度,当前情况下,全面开展大规模的“自学自考”难度极大,绝非三五年可以全面推广实施。所以,按照早已步入汽车社会的美国、瑞典等地的先行实践,他们虽然开启了“自学自考”,但这只是获取驾照的一扇门,其驾校那扇门依然敞开,门庭若市。

网络远程理论教学星火燎原

当前,驾校理论培训教育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时间、空间、内容”三方面,一是培训时间不好安排;二是地点集中难以实现;三是学习内容匮乏,现有学习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尝试网络理论教学模式这一新兴的培训方式对传统教学进行补充,能够解决理论教学中的资源匮乏、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体系,保障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积极推广“互联网远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采用科技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时间和空间灵活,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从而提高理论培训质量。

2014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网上教学愈演愈烈,可以利用江苏交通学习网实行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的远程网络教学。2013年,曾经组织在苏州市试点,已有51万人在网站进行注册,46万人应用网站学习,完成网上理论学习人数超过42万人。

2014年10月20日开始,江苏省宿迁市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网上培训启用“人脸识别”系统。这将有效杜绝道路运输驾驶员违规请人“代学”、“挂学时”等违规学习行为,保障驾驶员继续教育学习的真实性。

互联网思维侵入驾培行业

2014年,互联网思维渗透到诸多行业,驾校也无法置身事外,一些崭新的应用如电子监控系统、高仿真模拟机、车载计时打分系统、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已经成为拥有新思维较早的驾校不可或缺的武器,在给学员和驾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颠覆着传统的驾培模式。

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互联网营销有以下无与伦比的优势。如传播范围广,使营销突破地域限制;节约成本,自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企业只需要花少量的成本,便能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门店不再重要。

正当行业经营者为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58同城等网络新贵挟资本市场和互联网以令诸侯,跨界进军驾培市场,也带来一阵阵恐慌。

作为驾培行业发展新常态时期的经营管理者,必须顺势而为,快速接受移动互联思想的洗礼,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从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智慧型、服务型、责任型、品质型驾校。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品牌化发展,融合互联网给学员提供更具粘度的服务,增设官网推广、微营销、APP、团购、线上支付等新式营销手段,分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驾培行业带来的红利。

猜你喜欢
驾校教练考试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驾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工读驾校
工读驾校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贪玩教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加油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