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回家的诱惑

2015-07-20 02:51北京叶栩乔
名作欣赏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卡列尼归来梅兰

北京 叶栩乔

《归来》:回家的诱惑

北京 叶栩乔

除“娱乐圈文”和“美食文”外,“晋江”“同人文”里也有一些其他看点。

《归来》(“谁心所欲”著,原标题为“归来[安娜·卡列尼娜]”,本文皆简写为《归来》)2014年11月4日开坑,于2015年1月1日宣告完结。这篇作品是西方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同人文”,以二十六万字的篇幅,讲述了现代女性穿越到自杀未成功的安娜·卡列尼娜身上的故事。面对家庭破碎、情人厌弃的开场,安娜没有依赖任何人,而是独立奋斗,最终成为了一名侦探小说作家,大获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安娜与原身的丈夫卡列宁之间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选择回到了卡列宁的身边。《归来》是篇比较典型的“离婚文”,即男女主角离婚之后再发展恋爱关系的作品。

“离婚文”的看点主要有二:女主角的个人奋斗,以及女主角与其作为男主角的前夫的爱情。首先是个人奋斗。原著的安娜决定卧轨自杀的时候,不愿回归家庭,又无法依靠情人,只好绝望自尽。本作中穿越并重生的安娜,决心不依赖任何人,舍弃了不能带给她安全感的家庭和情人,宁愿选择在乡下破败的农庄里一心写作,自食其力。最终,安娜的小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除了“卡列宁夫人”这个身份,她首先仍是“安娜·卡列尼娜”,一位女作家。在19世纪俄国背景之下,安娜表现出来的独立和刚毅,很容易获得现代女读者的接受和认同,而这样的安娜获得的成功,更是满足了她们现实中扬眉吐气,一展才华抱负的愿望。

众所周知,原著中的卡列宁比安娜年龄大许多,且两人志趣不投,夫妻生活严重不和谐。然而,到了《归来》中,卡列宁与安娜的年龄差距成为了戳中女读者们内心“大叔情结”的萌点。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观察《归来》中沃伦斯基失去了安娜,而卡列宁最终与安娜走到最后的事实:年轻的沃伦斯基冲动、不负责任,而卡列宁稳重、负责任,且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相对于同龄男青年来说,大叔显然是更能提供安全感的选项。更何况“老男人的爱情才更加甜蜜”,一位读者这样评价道。卡列宁与安娜在《归来》中的关系显然更具有张力:一方面,卡列宁严谨甚至有些专制,而安娜向往自由、独立活泼,这两种性格的碰撞带来了许多矛盾;另一方面,因为性格互补,卡列宁和安娜却也在互相吸引。

然而,《归来》作为一篇“离婚文”,其情感核心在于安娜对自己的儿子谢廖沙的责任,与对卡列宁想触碰又怕受到伤害之间的挣扎。安娜会回到家庭,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谢廖沙的恳求,作为母亲,安娜无法拒绝。正因为这样,她在“家”中不得不长期接触卡列宁,最后终于产生了感情。到了现在,“离婚文”在建构的,是一种在“不得不”担起责任的无奈处境之下,个人的爱情逐渐产生,最后治愈曾经受到的伤害,家庭在破碎之后重新诞生的模式。早至2008年“蓝鸢星”的《离婚以后》,到2010年“紫硬玉”的《我们离婚吧》,再到2014年榜上有名的《薄幸》,“离婚文”的男主角从纯粹的渣男,转变为背负苦衷、实际深爱女主角的好男人;“离婚文”的内核从“逃离”渣男丈夫的伤害,已经悄然转变为“回归”家庭,回归男主角的怀抱。如此,那个安娜曾经逃离过的家,现在重新成为了避风的港湾,向人们发出更加诱人的回家的邀请:归来呀,这里有爱情!

2014年11月4日开文的《归来》,到了2015年元旦已经完结。安娜获得了爱情和事业的双重幸福,与她的“大叔”卡列宁走到了最后。然而19世纪俄国的一个幸福的安娜,映照出的正是21世纪初期,中国当代的千千万万个焦虑的安娜。回家的诱惑虽美,然而读者们掩卷之后,又是否有可以“归来”的“家”呢?

而额外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归来》是难得的西方名著同人。“晋江”衍生站的当红同人大多都以中国古代为背景,西方背景不多,而《归来》这样的西方名著同人更是很难在排行榜上出现。不过作者“谁心所欲”却是西方名著同人的专业户,且成绩不俗。此前的两篇完结作品,以及新近的《梅兰妮任务》(原标题为“(飘)梅兰妮任务”),均为西方名著同人。

本专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子课题“网络文学调查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ZD169

作 者: 叶栩乔,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级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学。

编 辑:赵斌 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卡列尼归来梅兰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想象不是“想入非非”梅兰
更衣室袭击案
【名著精缩】
冰冻6年的情爱“归来”:天空瞬间就放晴
家庭
电影《归来》的诗意叙事与美学意象
全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和卡列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