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站吃不到网文IP

2015-07-20 02:51北京吉云飞
名作欣赏 2015年19期
关键词:网文网络文学娱乐

北京 吉云飞

文学网站吃不到网文IP

北京 吉云飞

2015年年初,腾讯成功收购起点中文网,成立了网文界巨无霸集团公司——阅文集团。3月30日,阅文集团发表了IP宣言。然而,在豪言壮语的背后却让人听出了无可奈何。对于集团CEO吴文辉,网络文学的IP,就像是亲手画出的大饼,看起来近在咫尺,却永远吃不到。而吃不到IP,也就意味着阅文集团有可能没有足够动力去改变,去积极响应这一波IP热潮给网络文学带来的新生态,仍可能走不出PC网站时代的成就与阴影。

文学网站 网文IP PC网站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是广义的”,在2015年3月30日的“2015腾讯互动娱乐发布会”上,吴文辉认为,对于新成立的阅文集团来说,基于文本进行全产业链延伸的“泛娱乐”,依然是集团的核心战略。阅文接下来也将着手打通产业链,深入IP(知识产权)开发制作过程,“让文学超越文学”。

在整个娱乐界都争先恐后追赶网文IP热潮的时候,作为本应最有资格谈IP战略的“网文教父”,吴文辉的IP宣言,却更像是一次应景表演。“横向打通出版、影视、游戏、动漫、音乐、周边等各领域”,对于阅文集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纵向扩充“网络文学”之外的传统文学内容,打造“全民阅读”旗舰才是阅文集团今后唯一的核心战略。

2015年4月,我们从《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里见识了别人的青春,而这三部电影都是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这便是我们所说的IP开发和泛娱乐。IP开发从来不是个新鲜事儿,却是目前娱乐产业中最热的事,作为国内最大最重要的IP源头之一,占据网络文学大半壁江山的阅文集团,似乎正站在了风口之上。

眼前的形势看起来不可谓不好,起点中文网卖出各种版权的作品以千部计,影视、游戏、动漫各领域都陆续有大作推出,但这一切很快将与吴文辉,与阅文集团,与传统的文学网站没有太大关系。在网络文学尚处弱小之时,作为经纪人和平台存在的文学网站,还能够几乎垄断网络文学的版权交易,但随着网文的发展壮大与IP价值的凸显,留给网站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阅文集团如果要以网络文学为基地,向泛娱乐产业延伸,那无异于蛇吞鲸式的妄想。就利润最高、资本最密集的游戏和影视行业而言,网络文学只是一个有点利用价值的小伙伴,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IP。而在可能享受到腾讯系的大平台红利的同时,阅文也彻底失去了借助IP向上下游拓展的机会。在腾讯的整体布局中,如果说腾讯游戏是亲儿子,那么阅文集团代表的腾讯文学就连干儿子也算不上。“让文学超越文学”当然很好,但能做成这件事的绝对不是文学网站。

这也是如今的文学在泛娱乐产业中所处的境地。文学本身只是游戏和影视的几分之一,由网络文学IP开发出来的游戏和影视作品或许会很有“钱景”,但文学网站并没有足够的资本和人才技术储备去涉足。以“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为例,《盗墓笔记》的手游开发便是由影视投资方负责。对穷惯了和穷怕了的作者和文学网站、出版社,只要能拿到那笔还算丰厚的版权转让费,那么之后的开发会如何进行,就无权更无能干涉了。

不但是对IP深入开发有心无力,就算是对网络文学的作品版权,阅文集团也日渐失去掌控。网站平台和网络作家在作品版权归属和收益分配上一直有争议,而随着网络作品的IP衍生价值获得广泛认可,这种冲突就到了非得解决不可的地步。网站希望从合约上长期控制作者,并从作者身上赚到更大的版权收入,而大部分作家都已经意识到IP的价值,要拿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虽然能和网站谈条件的“大神”总数量不多,但大半有价值的IP都从他们手中产生。如今“大神”作家纷纷要求自己掌握作品版权,而阅文集团在当下资本大举进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纷纷布局网络文学的关口,也没有拒绝“大神”作家对版权的要求的底气,毕竟“大神”才是网文圈最重要和最稀缺的资源。

IP虽好,但并不是阅文集团和吴文辉,乃至所有曾经的文学网站能吃到嘴里的东西。而吃不到IP,也就意味着阅文集团很有可能不会积极行动,响应这一波IP热潮给网络文学带来的新生态,仍然走不出PC网站时代的成就与阴影。在目前看来,阅文集团虽然提出了意在提高作家福利和打造明星作家的“星计划”,但只是在旧的生产机制上“小修小补”,并没有剑指“全民阅读”时的大手笔。

在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早,“起点”便在首页挂出了题为“全民阅读,《人民日报》问计吴文辉”的新闻。在这篇《人民日报》响应总理号召,刊发于世界读书日当天的应景之作里,阅文集团CEO吴文辉是党报的六个采访对象之一。

在通告中,阅文集团的工作人员有些迫不及待地为吴文辉戴上了一顶新帽——“全民阅读教父”;而在人们熟悉的“网络文学教父”的头衔前,却有些出人意料地加上了定语——“曾经的”。这当然不是对网络文学的背叛,而是对主流意图的揣摩和靠近,引渡传统文学的一次勇敢尝试。

但网络文学的发展绝不是已经到了尽头。如果以为靠着PC网站时代的优势,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那么“曾经的网络文学教父”或许就是再准确不过的预言。

本专题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与‘主流文学’的重建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BZW150

作 者: 吉云飞,《男频周报》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学。

编 辑:赵斌 mzxszb@126.com

声 明

刊发于《名作欣赏》2015年4月上旬“网文观察与新媒体”专题中《金牌助理:“后净网时代”的“娱乐圈文”》一文作者系高寒凝,特此更正。

8 0后现场

“80后”:当下青年文化关键词 主持人:金理

猜你喜欢
网文网络文学娱乐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文撷英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