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小动脉导管未闭临床效果观察

2015-07-20 13:29赵孝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鞘管导丝分流

赵孝

【摘要】目的 探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小PDA(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均为进口器材,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成功率高达97.5%,失败率2.5%。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复查未发现残余分流现象。结论 进口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小PDA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Amplatzer封堵器;进口;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动脉导管未闭(PDA)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过去治疗以手术为主,创伤大且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求[1]。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介入材料的不断研发,Amplatzer封堵器因其封堵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有效逐渐成为治疗PDA的重要手段[2]。本研究就此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Amplatzer封堵器疗效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PDA,且直径≤5 mm,排除其他先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符合介入治疗要求等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3~45岁之间,平均(5.8±1.2)岁,体重平均(16.1±8.0)kg。

1.2 方法

本组40例患者均接受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根据患者需求均选用进口Amplatzer封堵器,由美国AGA公司生产,包括封堵器(镍钛合金材质)、高分子聚酯片等,“腰部”直径型号多样,如4/6、6/8、8~10、16~18等,同时准备好猪尾导管、左右心导管、连接管、长鞘管、连接管等系统设备。操作方法如下:(1)先经皮穿刺右股静脉以作右心导管检查,随后穿刺右股动脉,借助猪尾导管行造影检查,了解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大小等情况。(2)经由PDA把6 F端孔右心导管置入到主动脉一边,且通过该导管置入交换导丝(长度在250 cm左右),把右心导管、血管鞘撤离后经由交换导丝把输送鞘管送到降主动脉,撤回导丝。直径较小的PDA可建立右股动脉→降主动脉→PDA→肺动脉→右室→右房→右股静脉轨道,然后沿轨道植入输送长鞘。(3)依据造影知晓PDA大小后,准备比PDA直径大2~4 mm的封堵器,体外安装。另外装载器要与输送导丝穿连,从左往右于输送导丝顶端安装封堵器,多次磨合确定后将其拧紧,避免过紧造成损伤。(4)把封堵器、装载器先在生理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多次排气后保持封堵器彻底在装载器内。随后把装载器和输送鞘管连接,X线C型臂机透视下经由输送鞘管把封堵器传到降主动脉。(5)于降主动脉处先让封堵器呈现状装结构特点,让封堵器稳定的卡在动脉导管未闭口处,这个过程中借助主动脉造影、心脏听诊等确定。随后慢慢的把输送鞘管回撤,让封堵器圆状腰部张开后准确有效的安置在动脉导管未闭口上。(6)主动脉再次造影,了解封堵器封堵效果、是否存在残余分流等情况。若封堵效果不是很满意,可以把封堵器回收到输送鞘管中或更换封堵器。(7)从右到左方向把输送导丝尾端旋转,完全释放封堵器,主动脉造影后把导管撤掉,局部压迫止血后包扎,手术完成。术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24 h。术后1个星期、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心动图、心电图复查。

2 结 果

本组40例患者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成功39例,占97.5%,1例失败转入手术治疗。术后心脏听诊没有杂音存在,且主动脉造影没有发现分流现象。超声心动图复查也没有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等情况。

3 讨 论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作为一种新型介入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范围大、成功率高、恢复快等特点[3],在动脉导管未闭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直径且直径≤5 mm的PDA,为此我们需要了解Amplatzer封堵器治疗适应证:左向右分流,且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径在12 mm以下,体重在5 kg以上。而右向左分流、少数婴幼儿、窗形PDA等不适合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4]。相关研究表明相比弹簧圈封堵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成功率更高、封堵器移位率更低。另外为了预防Amplatzer封堵器移位,一般选择比导管直径大2~4 mm的封堵器。吴海波[2]通过对照实验表明Amplatzer封堵器与弹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均安全有效,成功率分别为98.03%、1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机械性溶血)、1.12%(股动脉血栓)。本研究就此对我院收治的小PDA患者行进口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成功率高达97.5%,且未发生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可见Amplatzer封堵器可作为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 赵鹏军,余志庆,高 伟,等.第二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1,20(12):1174-1177.

[2] 吴海波.不同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D].山东大学,2013.

[3] 李兮屴,董晓燕,符雅明,等.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体会[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9,15(06):555-557.

[4] 杨 剑,左 健,杨丽芳,等.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儿童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研究[J].心脏杂志,2010,22(04):595-597,606.

猜你喜欢
鞘管导丝分流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出现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经右侧成角狭窄的头臂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一例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NSA架构分流模式
自制简易肌腱引导器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应用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经皮经肝胆道硬镜联合鞘管治疗肝胆管结石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