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07-20 19:03赖江琼刘国安刘甲兴杨聪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肢深静脉血栓

赖江琼 刘国安 刘甲兴 杨聪德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置入溶栓导管,固定溶栓导管后再行X线造影对照导管位置是否合适,经插入溶栓导管溶栓治疗或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4例患者经溶栓治疗,痊愈26例,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7%。结论 超声引导能快速准确定位,提高临床介入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腘静脉;超声引导;下肢深静脉血栓;置管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日渐增多,在腹部手术、骨科手术、产后及创伤后越来越多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出现,若发生肺栓塞常危及生命,下肢静脉形成后遗症综合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现将我科应用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治疗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患者为我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在院住院的患者,均为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男27例,女37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51岁。临床表现为患侧下肢肿胀,胀痛,浅静脉扩张,发病时间

12 h~15 d,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位于左侧48例,右侧16例。其中髂静脉至胫后静脉完全性栓塞28例,股静脉栓塞18例,腘静脉及胫后静脉栓塞18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日立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 L探头,频率7~12 MHz,3.5 L探头,频率3.0~5.0 MHz。超声清晰显示腘静脉后于腘窝处寻找最佳穿刺点。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经穿刺患侧腘静脉,61例患者使用6号防漏导管鞘置入顺利。3例患者因血栓时间过长形成机化,导丝无法进入,更换5号套管针先进入腘静脉内再放入导丝,置入导管鞘。导管鞘置入成功后行下肢深静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血栓情况。在0.035,X150 cm弯头亲水性导丝引导下经腘静脉鞘管送入造影导管至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达下腔静脉,退出造影导管,导入Pulse、Sprag灌注系统,远端金属标志物达下腔静脉,近端位于腘静脉鞘内(防止外漏),固定灌注导管(术中注入肝素钠3000 U抗凝),安返病房后灌注导管连接微泵,泵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30万U/12 h,总量控制在

90万U,5~7 d为1个疗程。用药过程中每日密切监测凝止血功能,并做X线造影复查,根据病情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及时间。另15例患者因血栓位置及形状较易脱落,故采用置入滤器+溶栓治疗,有效阻止血栓脱落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2 结 果

本组64例行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痊愈26例:患者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消失,肢体颜色转红润,下床活动自如,彩超复查下肢静脉壁光滑无血栓,血流充盈良好。显效30例:症状明显好转,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彩超复查静脉管壁基本正常,但血流充盈略欠佳。行走站立较长时间可出现轻度肿胀。有效6例:症状部分消失,胀痛减轻,活动后加重,彩超显示静脉管腔内可见部分血流充盈。无效2例: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彩超显示静脉管腔内无血流充盈,甚至出现管腔狭小闭塞。64例患者治疗后均无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因复杂,常见于产后、盆腔或骨折术后、肿瘤或长期卧床的患者。1946年Virchow提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壁损伤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1-2]。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下肢肿胀,色素沉着,严重者引起肢体缺血性坏死,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死亡率极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单纯抗凝治疗、手术取栓、全身抗凝治疗为主,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疗效一般,难以有效避免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手术取栓极易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栓再发率高。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超声引导下深静脉内置入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中常用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3]。经腘静脉介入性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顺行置入保护瓣膜功能,有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栓塞血管内缓慢的血流能使高浓度的药物较长时间作用于血栓,经腘静脉插管至血栓近心端过程中对栓塞血管具有物理性开通等作用。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超声引导腘静脉穿刺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技术易于掌握,可床旁引导,与X线造影结合使用,对指导临床介入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超声能准确判断静脉管腔内是否有血栓,是一种简便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血栓的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静脉造影。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9-692.

[2] 张 强.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5)263-264.

[3] 赵艳辉,于 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在介入综合治疗中的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35-36.

[4] 朱贤胜,王莎莎,王 俊,彭小波,贺冬莲,等.超声造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9(13)606-608.

猜你喜欢
超声引导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