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和胃造瘘治疗脑血管病患者重度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5-07-27 05:04张垣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脑卒中

张垣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鼻饲和胃造瘘对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疗效及经济效益。方法 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的40例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设为PEG组,同期选择40例接受鼻胃管喂养治疗的患者设为NGF组,并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复治疗12周后PEG组体重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NGF(P<0.05),同时PEG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明显低于NGF组42.5%(P<0.05),PEG组月平均住院费用为(1004.4±23.4)元明显低于NGF组(1542.4±25.6)元。结论 临床对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营养支持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费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鼻饲;胃造瘘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本研究为了分析鼻饲和胃造瘘两种不同的肠内营养方式在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的疗效,特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月来我院康复科和老年科收治的40例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的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作为PEG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5~80岁,

平均年龄(62.41±1.34)岁,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23例;同期选择40例接受鼻胃管喂养(nasogastric feeding, NGF)的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作为NGF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24±1.72)岁,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2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CT和MRI证实为脑卒中,且伴有卒中后吞咽障碍(入院评估洼田饮水试验V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临床对两组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抗动脉粥硬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然后对PEG组患者主要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术),同时术后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对NGF组患者主要实施鼻胃管喂养,并给予相同的吞咽康复训练,另外对于NGF组患者在没有特殊情况下42天更换一次。其中吞咽康复训练方式主要为:(1)基础训练,在对两组患者吞咽康复训练中,首先给予患者伸舌、鼓腮以及喉抬高等训练,以达到改善患者舌、下颌以及口、面等功能。另外对于舌不能活动的患者,应采用纱布将患者舌头包住实施被动的运动。(2)咽喉部冷刺激训练,在咽喉部冷刺激训练中,应采用医用棉棒蘸少量的冰水进行刺激患者的舌根、咽喉壁以及软腭等部位,然后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以达到强化吞咽反射。(3)进食训练,当患者吞咽功能有所改善后,应首先向患者说明进食训练的中药,并告知患者进食中应严格要注意防止出现呛咳或者误吸现象。在患者进食训练中,应由业务技术能力强的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开展。吞咽康复训练共开展12周,其中前8周中每周训练5次,30 min/次,而后4周每周指导训练1次,30 min/次,其余时间由患者家属或者护工进行辅助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变化情况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费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百分数(%)和“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变化情况分析

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指数比较没有差异(P>0.05),而康复治疗12周后PEG组体重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N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及住院费用比较

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得知,PEG组4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造瘘管口轻度感染1例;而NGF组4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2例,消化道出血5例;PEG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明显低于NGF组(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EG组月平均住院费用为(1004.4±23.4)元明显低于NGF组(1542.4±25.6)元。

3 讨 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的因素。国外相关文献报告研究表明[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率高达37%~78%左右。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不仅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和脱水现象,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增加死亡率。因此,做好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尤为重要。有关人员研究表明[3],临床对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PEG肠内营养支持疗法代替鼻饲营养支持疗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同时还能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而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对脑卒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PEG肠内营养治疗与NGF肠内营养治疗,PEG肠内营养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体重,同时对降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同时对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 睿,陆逸仙.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06):345-346+349.

[2] Martino R,Fol8y N,Bhogal S,et a1.Dysphagia afIer stmke:incidence,diagnosis,and pulrilonary complications [J]. Stork, 2005,36:2756-2763.

[3] 黎永华,李光宇,彭锡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7-8.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