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道麻醉在经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5-07-31 22:32王成连叶永强罗忠兵曾建强刘尧萍曾国兴黄小亮许婷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芬太尼

王成连 叶永强 罗忠兵 曾建强 刘尧萍 曾国兴 黄小亮 许婷

快通道麻醉在经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王成连 叶永强 罗忠兵 曾建强 刘尧萍 曾国兴 黄小亮 许婷

目的 分析快通道麻醉在经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研究54例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划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实施普通麻醉方法治疗,观察组27例实施快通道麻醉方法,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拔管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住院时间(10.2±2.4)d、住院总费用(25201±254)元、拔管时间(7.9±4.1)min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9%)、住院时间(14.1±3.6)d、住院总费用(29145±294)元、拔管时间(17.0±8.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辅助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实施快通道麻醉方法治疗,应用安全、有效,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快通道麻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胸腔镜技术开始被用于临床治疗中。胸腔镜腺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因其微创、无需充气、患者失血量小、疼痛轻微、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大切口肺叶切除术,较易被年老体弱患者所接受[1]。但该手术方法对麻醉要求较高,选择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更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本研究在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采用快通道麻醉方法治疗,分析麻醉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自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从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54例胸腔镜腺辅助下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麻醉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5.0±1.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制定的麻醉分级(ASA)Ⅱ~Ⅲ级,并发症:糖尿病11例,心肌缺血

10例,高血压6例。观察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6.0±1.2)岁,ASAⅡ~Ⅲ级,并发症:糖尿病9例,心肌缺血10例,高血压8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前均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大于50%,且患者术前均无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电解质紊乱。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术前晚可进食流质食物,术前4h禁水。观察组术前1d早中晚餐均正常进食,22:00可进食流质饮食500mL,术前3h可适当引用糖盐水300mL。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麻醉方法,实施全身麻醉,给予患者咪达唑仑0.03mg/ 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 kg诱导气管插管,并与麻醉机相连接,控制呼吸,并采用微量泵注射芬太尼0.05~2.00μg/(kg·min)、丙泊酚60~120μg/(kg·min)维持麻醉效果,并间断性增加维库溴铵。在缝皮时,停止丙泊酚麻醉,包扎切口后停止采用瑞芬太尼。常规麻醉苏醒后,自然脱机情况下将气管导管拔除。观察组实施腰硬外穿刺置管,给予患者3mL 0.5%利多卡因注入麻醉,待有阻滞平面出现后实施全身麻醉诱导,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插管后20min,给予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以及0.25%布比卡因7~10mL,之后每间隔140~160min增加4~7mL,术中主要实施硬膜外镇痛治疗,微泵注入芬太尼0.05~0.20μg/(kg·min)、丙泊酚

60~100μg/(kg·min),关闭腹膜后停止微量泵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麻醉实施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拔管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4例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躁动,2例苏醒后需实施呼吸支持。见表1。

表1 2组胸腔镜腺辅助下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的麻醉后各项指标情况(x±s)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是依据科学的医学原则,实施围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包括快速通道麻醉、微创技术、最佳镇痛技术以及有效的术后护理,减少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所受到的应激反应,实现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的目的[2-3]。随着临床学者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重视不断加深,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治疗肺癌疾病时,传统手术方法是采用开胸大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并不被年老体弱患者所接受[4]。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在实施手术治疗时,开始采用胸腔镜辅助治疗,因微创、安全可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为了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实施有效的麻醉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快通道麻醉方法不仅仅是加快患者术间周转,也包括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术前治疗、提供良好的术中条件、采取措施促进术后康复以及采取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等[5-6]。快通道麻醉是将先进理念、药物、技术等进行整合进行处理。传统术前禁食方法是为了将患者肠胃内容物排空,防止发生胃液反流情况[7]。而本研究中允许饮清液至术前2h,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主张术前口服少量碳水化合物,有利于维持肌体正常功能以及体内氮平衡,可有效防止术中肠道水肿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快通道麻醉采用静脉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可起到较好的麻醉治疗效果,减少采用全身麻醉阿片类药物以及对药物自身及其代谢产物对患者生理系统造成的影响,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以及术后平稳的生命体征[8]。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麻醉实施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用药后无躁动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肺叶切除术中采用快通道麻醉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苏醒,减少拔管时间,应用更为安全、经济、高效,效果显著。

[1] 艾春雨,汲振荣,田阿勇,等.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27):49-51.

[2] 江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25-26.

[3] 顾永辉,黎阳,焦利兵,等.不同通气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3):68-70.

[4] 王育栋,王燕,仲华,等.氯诺昔康复合吗啡应用于肺叶切除术后持续镇痛的临床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34(5):427-429.

[5] 邓修平,宝福洲,彭守兴,等.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4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5):32-33.

[6] 欧阳春磊,潘伟,刘靖,等.1例气管性支支气管患者肺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3):286-288.

[7] 田华,黄铭.单腔支气管插管下婴幼儿先天性肺囊肿肺叶切除术5例[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48.

[8] 方波,包娜仁,马虹.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肺叶切除术丙泊酚靶控麻醉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1,40(7):651-6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37

江西 341000 赣州市肿瘤医院 (王成连 叶永强 罗忠兵 曾建强刘尧萍 曾国兴 黄小亮 许婷)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