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循环 强化危急值信息管理

2015-08-02 03:57董祥龙居益君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医技病区手工

董祥龙 居益君* 徐 进

应用PDCA循环 强化危急值信息管理

董祥龙①居益君①*徐 进①

文章就某大型综合医院实行危急值信息平台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PDCA循环,利用鱼骨图工具分析影响医院危急值信息平台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信息系统本身、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制定了整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系统不稳定、处理不规范、考核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实现了危急值数据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医院危急值管理质量。

鱼骨图 危急值 信息系统

我院从2013年5月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全面整合检验、检查科室的危急值上报平台,涉及科室为检验科、心电图室、彩超室、放射科、内镜中心、病理科。系统实现方式为:检验通过在LIS中设置检验项目危急值阈值范围,LIS危急值信息自动发送至患者所在住院科室护士站电脑上,护士站电脑会自动弹出危急值提醒窗口,该窗口具有锁屏功能,必须进行处理,另外如果十分钟没有进行处理,该条危急值不处理信息会返回到检验科电脑,检验科人员再次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确保危急值信息得到及时处理。其他检查科室危急值处理方式为:检查终端系统如PACS,报告界面添加“危急值”按钮,点击后填写危急值信息,发送至护士站电脑。

1 PDCA循环

1.1 计划阶段(Plan)

1.1.1 存在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全院临床科室、检

验科、心电图室、彩超室、放射科、内镜中心、病理科危急值处理和登记情况,梳理问题如下:(1)医技科室危急值系统记录和手工登记并存,手工登记内容不一致、不规范。(2)病区护士通知医生处理危急值信息,处理意见填写不规范、处理时间不及时。(3)病区护士手工登记危急值信息。(4)危急值发送和接收不成功。(5)危急值阈值设置不规范。(6)部分医技科室电话通知危急值信息。

1.1.2 原因分析。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如下:(1)考核手段单一,执行力不够。(2)部分医技科室对危急值系统操作不熟悉,重视度不够。(3)检验危急值设置更新不及时。(4)非数值型危急值需要人工判断,判断不准确。(5)危急值数据发送不成功,医技科室危急值系统信息无反馈。(6)临床科室危急值系统数据接收不成功。(7)危急值处理内容填写不规范、时间滞后。影响危急值信息管理质量的问题见图1。

图1 影响危急值管理质量原图

1.1.3 制定计划及提出措施。一是医务部联合护理部、信息处,各抽调1名工作人员利用1个月的时间专门到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制度和流程培训。二是将危急值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和危急值报告范围,通过医院内网考试的形式,让大家深入学习和掌握。三是全面收集、梳理各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分类。四是联合医务部、护理部、医技科室共同商定解决办法,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

1.2 执行阶段(Do)

1.2.1 通过危急值系统调取2014年数据,分别按发送方和接收方分类,比对医技科室和病区护士手工登记本,找出漏报数据。

1.2.2 处理发送方——医技科室存在问题。一是操作人员不熟悉流程:利用科室学习日统一培训,帮助科室人员掌握危急值操作。二是检验危急值设置错误:与检验科信息联络员一起对照危急值报告制度上危急值项目和范围,修订危急值阈值。三是非数值型危急值:影像科、彩超室等危急值需要人工判断,与医务部、医技科室一起梳理,规范描述发送危急值诊断及内容。四是信息处对医技科室发送危急值电脑全面梳理,确保危急值系统安装到位,确保系统中电脑IP地址维护正确。五是逐一解决因系统引起的危急值不能发送的问题,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出现。六是危急值发送成功,一定要及时关注系统自动反馈信息,10分钟之内,电脑上有病区处理反馈信息的,不需要手工登记。

1.2.3 处理接收方——临床科室存在问题。一是操作人员不熟悉流程:利用学习日和召开临床医生、护士信息联络员培训会议形式,培训危急值制度和流程。二是护士站接收不到危急值:梳理全院护士站电脑IP地址,确保系统维护正确;确保护士站电脑危急值安装到位,危急值信息没有自动接收的,要及时反馈至信息处。三是危急值处理不及时、手工登记:调整护士站电脑位置,加强休息时间危急值处理意识,危急值系统处理过的数据不需要手工登记。

1.2.4 危急值系统——处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一是信息处安排专人负责危急值系统,确保危急值系统稳定运行。二是形成科室制度,医技科室和病区新增电脑,信息处分管人员需及时安装危急值系统,记录IP地址,及时维护。三是信息处定期到医技科室和病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3 检查阶段(Check)

1.3.1 医务部巡查全院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通过考试形式检查危急值制度和流程知晓情况,结果有明显改善。

1.3.2 医务部、信息处通过系统查看检验危急值项目和阈值设置,与危急值制度上内容完全一致。

1.3.3 信息处安排月度巡查,重点查看医技科室和病区护士站危急值安装情况和IP地址,与系统维护IP对照,确保安装和维护到位。

1.3.4 检查医技科室和护士站手工登记本,核对双方系统统计和手工登记内容,确保一致。

1.4 处理阶段(Action) 通过检查,评价改进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有新问题出现,对未解决问题或新问题纳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从而促进危急值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我院危急值管理经过3个月的检查、整改,达到了如下效果:

1.4.1 确定了将危急值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列入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基本管理制度。质量管理部门制定了危急值考核制度,制定了奖惩措施。

1.4.2 确定了临床科室单元调整、新增电脑、新增设备,如有网络IP地址改动,信息系统及时调整,列入信息处调整科室预案。

1.4.3 设备的新增和检验、检查方法的改变,危急值项目和发送内容需及时调整,保障危急值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应用效果

通过4个月危急值信息管理的PDCA循环,危急值数据通过信息系统发送和处理的由2014年1月的60%上升到2015年5月的95%。由于危急值系统中信息流程通过信息流推送和反馈的方式流转,一旦出现发送或者接收不成功时,会延误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进而会引发医疗安全事故,这就要求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人员提高认识,熟练危急值操作,熟悉整个流程。信息处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定期巡查危急值系统运行情况和客户端软、硬件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高效、平稳运行。

1 方宝花,邵亚莉.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危急值”管理[J].卫生政策与管理,2012,50(12):122-123.

·本文编校 程福珍·

2015-06-15)

①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市 22500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医技病区手工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做手工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DIY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以信息化为载体再造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
预见性护理在医技检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