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张闻天文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2015-08-05 13:34白鑫
党史文苑 2015年14期
关键词:张闻天启示

白鑫

[摘 要] 抗战时期,张闻天就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内涵、形式等方面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当前,全党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进一步解读张闻天的文化思想,对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复兴中华文化,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词] 张闻天 文化思想 启示

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是继瞿秋白之后中共党内对文艺问题有专门研究的极少数高级领导人。他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对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文化思想的内容

1940年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张闻天在会上作了题为《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的报告。茅盾曾把这篇报告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并称为“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对过去作了精密的分析,对今后提供了精辟的透视与指针”,是“中国新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1]p44-46。报告对新文化的性质、内容、任务与发展前途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综合他在该时期的诸多论述来看,笔者认为,此时张闻天的文化思想具有以下几项内容:

1.强调文化的民主性。张闻天指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应是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真正民族的,必然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2]p39,且这四点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民族的,即抗日第一,反帝、反抗民族压迫,主张民族独立与解放……民主的,即反封建、反专制、反独裁、反压迫人民自由的思想习惯与制度,主张民主自由、民主政治、民主生活与民主作风的文化;科学的,即反对武断、迷信、愚昧、无知,拥护科学真理,把真理当作自己实践的指南;大众的,即反对拥护少数特权者压迫剥削大多数人、愚弄欺骗大多数人,使大多数人永远陷于黑暗与痛苦的贵族的特权者的文化,而主张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大众的、平民的文化,主张文化为大众所有,主张文化普及于大众而又提高大众。”[2]p38-39这四个方面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性质,基本上来说都是民主主义的。由此,笔者认为张闻天提出的文化思想路线的总要求是强调民主性的,是要把民主精神贯彻到各个方面,向着民主方向来发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并未提及“民主的”这一特征,仅在解释“大众的”时候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3]p708笔者认为,用“大众的”指代“民主的”,本身就有片面性,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领域发生的种种错误埋下了伏笔。“大众的”并不能保证它一定是民主的、反封建的、合于民主主义要求的[4]p9。切不可过于强调大众的,而忽视文化的民主性。

2.辩证地对待旧文化与外国文化。“旧文化,即买办性的封建主义的文化。”[2]p40张闻天认为旧文化具有反科学、反大众的性质,主张要全力扫除买办性的封建主义的文化。但不应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并认为旧文化也有“拥护真理与进步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因素”,要将有利的文化因素从“旧文化的仓库中发掘出来,加以接受、改造与发展”,即“批判的接受旧文化”[2]p41。在对待中外文化时,他指出:“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绝不应该闭关自守;相反的,它应该充分的吸收外国文化的优良成果,而成为世界文化中优秀的一部分。”张闻天赞赏鲁迅的“拿来主义”[5]p38-40,明确指出“鲁迅的‘拿来主义’即是这个意思”。“一切外国的文化,凡是能够满足抗战建国与新文化的需要的,我们均应吸收过来。我们要在大胆吸收外国文化的优良养料中使我们的新文化长大起来”[2]p43。由此可看出,张闻天注重批判地吸收,主张“科学扬弃、为我所用”,反对“全盘否定”,体现着唯物辩证法。

3.讲求文化创新,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教育。“新文化的新内容应该有新形式。新文化的新内容正在创造中,新形式也在创造中”。张闻天所提倡的文化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讲求形式创新。要“熟悉与尝试各种新文化的形式,不拘泥不自满于一种特定的形式,吸收一切形式中优良的成分,是创造新文化的新形式所必经的过程”[2]p49-50。此外,张闻天还警醒人们尊重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注意与抗战无关的学术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发展新文化的各个方面,成立多种多样的文化团体,开展形式多样文艺活动。主张“大胆的创作、写作、著述、介绍、翻译,来打破各种限制,打破各种陈旧的观点与标准,建立新观点、新标准,以发展学术,提高学术”[2]p56,以期形成一种自由、民主、活泼的气氛。张闻天还指出,“看重青年知识分子,爱护青年知识分子,争取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到新文化运动中来,参加到抗战建国中来,是今天所有新文化运动者最严重的任务”[6]p88-91。同时还要注意吸收和培养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纠正党内一部分人轻视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给予知识分子以充分的自由,为他们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提供条件。

4.辨析多种错误思想,重视文化的普及和提高。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了关于传统文化等问题的论争。西化论者陈序经宣扬“全盘西化”论,鼓吹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科学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学上、文学上”甚至“衣、食、住、行的生活上”都不及西洋的好,根本就无存在下去的必要[7]p371。以王新命为代表的所谓“中国本位文化”派,对传统文化貌似采取一种公正的态度,但根本问题在于何者当存、何者当去的价值标准不明确[8]p27-30。张闻天辩证地对待旧文化与外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于肃清“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以及“中国本位文化”派的复古专制主义的错误倾向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文化的普及与提升方面,张闻天强调,“新文化除了应该是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以外,应该又是大众的”[2]p47。这种大众化代表大众的利益,是为大众的解放而斗争的武器。新文化为了完成自身使命,必须要为大众所接受和把握,也就是必须通俗化。“大众化,就包含有把新文化通俗化的意义。通俗化不是曲解新文化,不是新文化庸俗化,而是用比较浅显的表现形式使其为大众所了解,这种通俗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大众停留在今天他们的文化水平,而正是为了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2]p47。

二、张闻天文化思想的现实启示意义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9]而抗战时期张闻天关于文化的经典论述,不仅迎合了当时抗战建国的需要,还对现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1.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与坚持文化民主。即要把握文化艺术发展壮大的正确方向,提高文化软实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10]即要提倡民主风气,反对专制、独裁与压迫。张闻天强调要建立民主的文化,这在当今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文化仍然必须是“民主的”,这是社会主义文化性质所决定的。要大力弘扬“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思想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创作的自由,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以宽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差异。当然,文化发展领域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加任何干涉。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必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2.坚持“科学扬弃,为我所用”。我们“主张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多元共生,是首先确认一个前提,即各种文化都有它的长处”[11]p37。张闻天提出“新文化不是旧文化的全盘否定,而是旧文化的真正‘发扬光大’”,“使外国文化中一切优良的成果,服从于中华民族抗战建国的需要,服从于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需要。这即是以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实际,帮助解决中国的各种实际问题”[2]p43。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内容。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与此同时,还应增强“文化自觉”,努力做到“和而不同”。自觉摒弃落后腐朽、低级庸俗的文化,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警惕外国意识形态入侵的同时还不能完全忽略外来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学习和汲取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博采众长。“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①

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注重文化的大众化,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与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将晦涩难懂的理论通俗化,真正让群众认识我们的文化。“文化为大众所有,主张文化普及于大众而又提高大众”,只有接近群众,把握群众,向大众学习,向生活学习,才能使自身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就是其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和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故此,推进文化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是党宣传工作的职责所在。而要想让党的思想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就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情怀,用小角度、大视野,小观点、大内涵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之中,用群众喜爱的语言来阐释文化思想理论的深度,提升文化思想理论的广度。但还应正确认识大众化、通俗化并不等同于庸俗化、碎片化。面对当前中国由于主流文化的引导不力,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网络文化盛行、低俗文化层出、草根恶搞文化崛起、文化产品质量堪忧的状况[12]p109-1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发展要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激活并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能力。

4.重视文化宣传,树立创新思维。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紧随时代步伐进行创新,推出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文化艺术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资源转化战略,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破除一切束缚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生动局面。培养和引进一大批懂文化、擅长文化运作、创新能力强、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培育一批能在市场经济大浪中搏击的文化产业企业家队伍[13]p189-193。

张闻天在抗战时期提出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方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我国应遵循的文化道路的正确指引和总结。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摆在眼前,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辩证地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寻求自身创新,坚持政府扶持与地方创新相结合,找到地方文化的特点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

②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参考文献:

[1]周青山.试析张闻天民主文化思想及其意义[J].理论月刊,2005(11).

[2]张闻天文集(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曾彦修.文化发展方向要不要强调民主[J].炎黄春秋,1998(7).

[5]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蒋积伟.抗战时期张闻天文化思想的特色及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

[7]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合肥:黄山书社,2008.

[8]杨林书.张闻天“中华民族新文化”观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2).

[9]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财新网,2014-10-15.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浪网,2014-10-15.

[11]李泽厚.告别革命[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

[12]钟启春.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中国文化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4).

[13]覃洁贞.从世界格局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学术交流,2014(3).

责任编辑 马永义

猜你喜欢
张闻天启示
张闻天陈列馆
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
张闻天晚年:想做个“普通的劳动者”
从生活小事看张闻天廉政大情怀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张闻天功著遵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