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议论文写作讲评课效率的几点思考

2015-08-12 01:39吴冰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作文题题意审题

文/吴冰

曾听部分高中语文老师说作文教与不教一个样,教了比不教更糟糕。这种说法在老师群中普遍存在。作文教学的确是个难题,写作本来就是思维的过程,作文教学面对的受教群体是早已形成一定人生观的高中生,要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应该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写作指导更有成效。高中生无法回避多次的月考周测统考,考完,老师就要思考如何评讲作文,所以提高作文讲评课效率势在必行。我对作文讲评课有几点思考与尝试,希望引起大家的探讨:

一、激趣引思,训练思维

古代教育家孔子有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学生考完试,最怕也最想看分数,但对讲评一般不感兴趣。所以首先要想法激起学生听讲评的兴趣。

1、展示标杆,规范引路。如在一次高一期中考试作文评讲课上,我先给学生展示了“好作文的标准”: “合题 (审题立意)——36分以上;丰富 (材料选择)——42分以上;准确 (论证严密)——45分以上;清楚 (结构清晰)——48分以上;流畅(语言优美)——50分以上”,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审题是最关键的一环。尽管考试的作文不是学生乐意写的题目,而因为课堂引入切中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兴趣被提起来,所以乐意听讲。又如在期末统考后作文讲评课课前,我把“优秀小作者”的姓名显示在屏幕上,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课中,我又与学生共同分享“优秀作文的构思”,再次调动了学生上课积极性。

2、提示现状,认清位置。学生要认清写好作文的重要性,更要清楚自己作文成绩所处的位置,这样才会有进步的动力。如我在普通中学任教时,给实验班学生展示了这样的数据:

2013肇一模作文等级统计 (* 班)

四等:1人 (偏离题意)24分以下

三等:12人 (基本符合题意)25—35分

二等:14人 (下)+27人 (符合题意)

36—38分 39—47分

全年级作文仅9人上44分,最高分45分。

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得分现状,就会有提高作文水平的诉求。

3、指明方向,思维通达。只知道规范和现状还不够,学生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才能文思畅通。如我曾和学生共同总结了写作前思维步骤:

·审材料中心/话题:

·定作文中心及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围绕中心确定):(三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完善作文素材要素,围绕中心写作

如评改“小人物大情怀”这个材料引话题的习作 (材料是讲述断臂钢琴师刘伟事迹)时发现,班里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扣中心叙议。为了治疗学生这一顽疾,我让学生每次写作都遵照“写作前思维步骤”一步步思考,下笔前还要完善对素材的考量:

以材料中刘伟为例分析话题内涵:(深入理解中心与题目材料的紧密联系)某人:刘伟

是什么小人物:有着渺小的身躯 (普通人,身体残缺)

为什么说他有大情怀:他有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意志,不畏艰难的勇气,追逐梦想的强大信念……

怎么样体现他的大情怀:“断臂钢琴师”纵使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却毅然选择拖着残缺的身体继续前行,痛苦的泪水、咬牙坚持的面容、训练时身体上的伤痕……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正或负能量:他用优美的琴声告诉人们,纵使身体残缺也能用心灵飞翔!他用成绩宣告,小人物一样有着生命的尊严,一样精心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之歌,一样能够获得别人的尊敬。

选择其他论据时也要套用这个步骤检验要素是否齐全,目的是强化紧扣中心选材,完善材料要素的意识。

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原意是指“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我在此处要将其贬义褒用。类似于“以点带面”。学生在考场限时完成的作文问题很多,但在课上不能把所有问题一一呈现,可以抓住班里大多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同类问题,以一个点引起学生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如高一学生初涉议论文,评改作文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不懂如何表述观点,于是在设计第一次作文讲评课时把“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表述观点”作为上课重点。如面对材料作文,我设计了“确定中心思维步骤”:是什么 (概括材料内容)——为什么 (围绕材料中的事件结果溯因)——怎么办(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这句话就是中心的表述,学生根据中心的表述句子很快就能确立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修改了这次作文,我又发现学生在拟题方面很不恰当。所以我又设计了“如何拟好标题”的作文评讲课。每次作文讲评课都集中火力让学生关注一个突出问题,再逐步解决其他问题。

三、重视审题,立意先行

考场作文立意先行,评卷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文章立意评定等级,符合题意的打在36分以上。所以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训练要贯串高中三年。从高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材料中心,根据不同文体的材料分类确定审题方法。如“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可以指导学生先思考“寓言故事要素”:对象、事件 (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中心时提醒学生注意寓言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将寓意与生活相联系;如“时事类材料作文题”,除了指导学生先概括时事类材料的中心,再由中心事件现象入手把握事件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本质 (考虑涉及的范围:单个的人、社会群体心理、文化内涵);如“故事类材料作文题”,则可与寓言材料审题类似。其他类型作文题就不赘述了。

四、以生为本,师生互动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种思想给到我们重要的启示:作文是学生亲历体验生活的过程。不光写作要亲身体验,评改也要学生主动参与。如我上高三作文讲评课时很注重学生上课的发挥与表现,我享受学生在课堂上与我的互动,我常常会设置“分享优秀作文构思”环节,让写得好的学生一步步讲述构思,再让别的学生评点其构思精妙之处;或者设置小组间“你评我改,相互读文”环节,让每位同学都能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有的同学写得不理想,通过组内互动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能促其进步。

议论文是检验高中生思维严谨度和成熟度很好的文体,提升学生作文层次的前路还很漫长,我仍会孜孜不倦地探寻更好的方法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作文题题意审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