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2015-08-15 00:51郭见彩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宁宁攻击行为奥特曼

郭见彩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幼儿园)

一般来说,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也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本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有效方法。

我们班的坤坤(化名)是个男孩,2009 年2 月出生,现读大班。他喜好攻击他人,甚至于有一次,他发起了多起攻击,涉及七八名幼儿。尤其他认准了前桌的女孩,一上午他不是抓她头发、就是挠她脸……”逼得我们只好对他采取暂时隔离。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那么幼儿是怎样形成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呢?

第一,幼儿受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体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第二,家长对幼儿的百般迁就、溺爱,使幼儿在家养成了任性霸道的脾气。一旦遇到不满意的时候,就会通过攻击行为来发泄。

第三,体罚可使幼儿迁怒于其他幼儿身上,表现出攻击行为。记得坤坤刚来园时故意把他人的笔仍在地上使劲踩。当时我很纳闷,他为何会有这种行为?后来我了解到:当他表现不好时妈妈对他就如此。事实上,坤坤的妈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研究表明,常靠体罚来约束幼儿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第四,模仿使幼儿学会了攻击。模仿是幼儿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他们模仿的对象包括周围的一切事物,尤其是那些新奇的有趣的人和事,尤其是武打、凶杀暴力影视镜头和周围环境中的成人攻击行为。

第五,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我控制力不强,社会交往能力弱也是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的幼儿明知打架不好,但一遇到矛盾冲突却又不能很好把握,于是产生了攻击行为。

第六,挫折可以导致幼儿的攻击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受到挫折时,易出现攻击行为。幼儿也是这样,由于受到别人的批评或自己的成就感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将不满发泄到别的幼儿身上,而出现攻击行为。

由此可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应该怎样纠正幼儿的这一不良行为习惯呢?

《指南》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作为教师应常与家长沟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首先,通过交谈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坏孩子”也有好的一面,我们应该学习他好的地方;最后,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家长明白攻击行为的思想基础是自我为中心;表现在性格上就是任性霸道。要想让幼儿完全改掉它,必须家园联系,共同教育,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幼儿的正确交往的态度,教会幼儿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同时教育家长摒弃“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教育观念,教会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教养幼儿。

创造条件让幼儿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并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可大大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作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真正了解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帮助幼儿消除打架的各种诱因,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而当发现攻击性行为时,也应心平气和地让幼儿说出事情的原由,避免因误解而全盘否定的现象发生,并教给幼儿正确的化解矛盾的方法,用自己的言行来教会幼儿宽容、谦让。

教育幼儿学会分辨善恶和行为后果,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法,让攻击幼儿体验一下被攻击的感受,也是遏制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方法之一。如在学习了故事《小熊让路》以后,我专门设计了一堂表演课,让常常欺负别人的幼儿扮演被小熊欺负的小动物。通过练习、表演,使他们学习从被攻击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意识到攻击给人造成的痛苦,从而克服自己的攻击行为。

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赏识教育,也可有效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成人应试图利用“皮格马翁效应”对幼儿施加正面影响,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同时,帮助幼儿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晨间活动时,凡凡把自己比做奥特曼,把宁宁当作怪兽,用手比划奥特曼造型把宁宁摔倒在地。无辜的宁宁哭着跑来告状,我把凡凡叫过来说:“你把小朋友当怪兽打,那多疼呀!你俩用积木插个奥特曼和怪兽,玩游戏好不好?”两个孩子很高兴,我示意凡凡向宁宁道了个歉,随后,俩人高兴地去玩游戏了。作为教师要努力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励他向好的方向发展。我班的坤坤小朋友攻击性行为非常严重,班里的孩子都不与他玩。针对这种情况,我努力在他身上发现闪光点,找出他的优势。利用对他的优势的鼓励来淡化其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事实证明,这样做,对我们的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他的攻击行为的频率大大降低。

适当运用冷处理的办法,冷却其过激情绪,使幼儿的攻击行为得不到任何强化,对减少幼儿的攻击行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我发现有些幼儿反复发生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不恰当的负强化,特别是语言暗示。例如,有很多老师或家长为了不让幼儿发生争吵、打架现象,常常会说:“今天你可不能打小朋友啰。”而在事件发生后批评说:“你怎么又打架了?”成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但事与愿违。因此,我们应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告诉幼儿应该怎样做,怎么做才是对的,同时在幼儿有了点滴进步时及时的给与鼓励和表扬,用强化起良好行为来削弱其不良行为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礼貌、守纪律、聪明活泼、开朗大方的新一代。

猜你喜欢
宁宁攻击行为奥特曼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书法家 韩宁宁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奥特曼大揭秘
五行真经
五行真经(17)
真假奥特曼
百万奥特曼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