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视角探讨幽默话语的产生

2015-08-15 00:50李洁慧
语文学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幽默感言语准则

○李洁慧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510000)

一、引言

幽默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经常能发现它、感觉到它、体味到它。幽默调剂着人们的关系,调节着人们的精神状态,能引发人们会心的微笑。历史上有许多人试图对幽默的特征进行描述。不同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幽默进行了研究,如弗洛伊德认为幽默的情趣需要依靠发泄人类行为中被抑制的意向。美国学者赫伯特鲁这样描述幽默:“幽默是指一种特性,它能引发喜悦,带来快乐,或以愉快的方式娱人。”然而,很多人抱怨自己缺乏幽默感,觉得不会欣赏幽默很遗憾,其实幽默感是可以靠后天学习养成的。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视角对英汉语幽默进行分析,期望能提高读者的幽默感和幽默欣赏能力。

二、幽默与合作原则

格赖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所谓的合作原则。他把这些原则总结为四个准则,即(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努力使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义。

格赖斯还发现,在实际交往中,有时出于需要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这并非是不合作,而是在另一个层次上体现着合作原则,表达另外一种意思,而幽默也时常在这时产生。下面举例介绍由于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产生的幽默。

(一)违反量的准则产生的幽默

经分析发现,幽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话语违反了量的原则。如下例:

例(1):萧伯纳的剧作大受观众欢迎。很多影片商拜访他,想把他的剧作搬上银幕,萧伯纳说:“好吧。但是必须依我三个条件:其一,你们不能用我剧作的原名:其二,你们必须把我剧作的内容作根本性的改动;其三,在影片的任何地方以及广告上不许提我的名字。”影片商悻悻而去。

(摘自《外国笑语集锦》)

例(1)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二个次准则,即所说的话包含了超出需要的信息。表面上看,萧伯纳说完“好吧”,就应结束谈话,影片商会非常满意,但是他后面提出的三个条件可以看出他的言外之意:他不同意不允许影片商把他的作品搬上银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萧伯纳的幽默感。

(二)违反质的准则产生的幽默

另外,违反质的准则也可导致幽默的产生。如下例:

例(2):南唐时,赋税繁重,京畿地区又遭早灾,人民叫苦连天。一天烈祖在北苑饮宴,对群臣说道:“外地都落了雨,单单京城里不落雨,不知什么缘故。”

申建高说:“雨不敢进城来,怕抽税呀!”烈祖听后不禁大笑起来,随即减免了赋税。 (摘自《即兴对话经典品读》)

此例中的“雨怕抽税”显然也是违反质量准则的。对于申建高的劝谏,烈祖颇有闻过则喜的度量,而申建高的幽默感也使烈祖忍俊不禁,采纳了他的婉转进谏,取消了重税。

(三)违反关系准则产生的幽默

我们还发现,对关系准则的违反也可产生幽默。请看下面两例:

例(3):1980年5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国际俱乐部演讲后,接受大家提问。突然有记者提出了国际上十分敏感的捕鲸问题。

记者:大平首相对日本的捕鲸问题是怎样考虑的?

大平正芳:鲸那样的庞然大物我是捕不住的。

(摘自《即兴对话经典品读》)

在此例中,大平首相对记者的问题采取的方式是答非所问,明显违背了会话的关系准则,即会话要有关联。捕得住或捕不住鲸与记者询问日本方面应如何处理捕鲸问题并不关联,但首相的回答由此避免了外交尴尬,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四)违反方式准则产生的幽默

方式准则的总要求是把话说得直白清楚。第一个次准则是避免隐晦曲折,可是有人故意不直截了当,偏偏三弯九转,请看下例:

例(4):A:Let'sget the kidssomething。

B:Okay,but Iveto C-H-O-C-O-L-A-T-E。

(摘自《语用学概论》)

例(4)中,B把一个词Chocolate故意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出来,本来A想给孩子弄点吃的,B同意,但B的条件是不许给孩子吃巧克力。然而为了避免孩子听出来,她先是用拉丁语源的书面语veto(be against,意为反对),这已足够使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再加上按字母读出Chocolate更会使知识水平不高的孩子如坠云里雾中。孩子的父亲B当然心领神会。夫妻两人配合默契。个中幽默读者可以体会。

三、幽默与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于195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了如何以言行事的一系列讲座,推翻了认为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是语言理解的中心这个观点。奥斯汀发现,有些句子不是为了求出意义的真假,而是为了以言行事。为此,奥斯汀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区分开来。他把表达有所述之言的句子称为“表述句”,而把表达有所为之言的句子称作“实施行为句”,简称“施为句”。施为句可以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说话的人常会用间接的言语手段实现某一言语行为。这种使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言语行为的句子就是间接施为句。间接施为句有字面用意和间接用意。听者必须根据具体语境从字面用意推断出间接用意。人们在生活中有时只听取字面用意,或者听者理解的间接用意不是说话人想传达的间接用意。这就会产生幽默效果。

例(5):一位先生发现擦鞋儿童把他的皮鞋擦得一塌糊涂,不由地发了怒。

先生:这不行,你得从头擦起,否则别想要工钱!

擦鞋儿童:(惊恐地)我恐怕不够高,先生。

(摘自《即兴对话经典品读》)

例(5)中,这位先生要擦鞋的儿童从头擦起,是要他把皮鞋重新擦一遍,而擦鞋儿童只从字面意义理解为从这位先生的头部擦起,这样幽默就产生了。

四、幽默与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它把交际看作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话者出于不同的交际意图,会在不同的场合能动地选用从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到最具有创造性的修辞表达之间的任何等级的言语传递最佳相关的假定和期待。在常规的交际情景中,发话者总是倾向于使用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以使受话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建立双边信息的最佳关联,继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不断构筑新的心理建构体。但有时发话者为创造某一特殊交际效果(如幽默),便会打破这一常规,选择最具有创意的语言策略,故意在表达形式中引入不相关信息,使自己的交际行为在受话者看来背离了双方普遍认同的共有知识和假定,间离了表达形式与当前会话语境的相关性,从而给受话者一种瞬间的突兀和不协调感,从而使受话者接收到发话者发出的幽默信息。比如下面的例子。

例(6):Mark Twain oncesaid to awoman sitting opposite to him:“You are really beautiful,madam.”

“Iam sorry,I really cannot flatter you in the same terms as you do tome.”The woman repliedarrogantly.

“That does not matter,”Mark Twain commented,“anyway,you can lie as I do.” (摘自《英语幽默集锦》王勇:25)

这则故事的幽默源于Mark Twain最后的睿智评语。对于这位女士的傲慢,Mark Twain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含蓄间接地传递了自己的话语意图信息。读者通过积极再现上文信息和关于话语风格的背景信息,努力寻求最佳相关的理解。在联想与推断后,读者便可以推导出Mark Twain话语的语境含义。

五、结束语

幽默这类语言因为独特的艺术效果和交际价值备受众人青睐。它往往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更多人缘,能使沟通事半功倍,此外幽默还可以促进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幽默能使你化解尴尬,体现睿智。欣赏幽默并非难事,倘若对幽默的机制有所了解,会对我们欣赏幽默有很大帮助。本文尝试着从语用学的角度,结合合作原则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关联理论对幽默这种特殊的交际形式进行分析,探讨了语用学规律是怎么制造幽默效果的,期待能对人们欣赏幽默和创造幽默有所帮助。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版)[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刘英凯.合作原则及文化差异的分析.http://hdenglsih.com/crossculture.

[4]王金玲.论幽默语言的特征与技巧[J].外语学刊,2002(3).

[5]王福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及其翻译的诠释力[J].外语教学,2002(9).

[6]谢伦浩.即兴对话经典品读[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7]张静.经典幽默故事选粹[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幽默感言语准则
幽默感拯救计划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幽默感在爱情中的重要性
为什么幽默感很重要?
廉洁自律准则歌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小宠真是太有幽默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