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副词“登时”的由来

2015-08-15 00:50○王
语文学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副词动作

○王 静

(上海电机学院 高职学院,上海200135)

“登时”在现代汉语中作时间副词使用,表示两事件之间间隔很短,如:

注目看去,那树的绿色透几分蓝,在四周的苍翠之间是显得“跳”了。登时有了受骗受辱的感觉:梦笔生了假花!梦笔也不再是梦笔!(北大语料库)

陆俭明、马真(1985)将涉及短时类的时间副词分为五组,“顿时、登时、霎时、立时”类用来兼表短时和突发。张谊生(2004)将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分为表时、表频和表序三大类,“顿时”、“登时”等表示行为动作紧承前一动作而迅速发生、出现,属表时副词类。“登时”的形成和发展与“登”密不可分。

一、“登”的虚化

《说文》:“登,上车也。从癶、豆,象登车形。”段玉裁注:“引申之,凡上升曰登。”可见“上车”是“登”的本义,如:

(1)登轼而望之。 (《春秋左氏传·庄公》)

由“上车”义发展为“上升,自下而上”,《尔雅·释诂下》:“登,升也。”如:

(2)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周易·明夷地火明夷坤上离下》)

由“上升”还可以引申出“进献、增加、完成”等动词性意义。如:

(3)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礼记·月令》)

(4)若皆蚤世犹可,若登年以载其毒,必亡。(《国语》卷第二)

(5)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 (《尚书·泰誓》)

例(3)郑玄注:“登,进也”,意为“孟夏麦收时节,农民进献麦子。天子先在寝庙荐祭,然后尝食新麦”。例(4)韦昭注:“登年,多历年也。”“蚤”通“早”,“蚤世”犹“早死”,全句可以理解为:如果他们都死得早也还罢了,如果他们年寿长久来干坏事,那一定会衰亡的。例(5)正义曰:“迪,进”、“登,成”皆《释诂》文。“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宣二年《左传》文。“果”谓果敢,“毅”谓强决。能杀敌人谓之为“果”,言能果敢以除贼。致此果敢是各为“毅”,言能强决以立功。皆言其心不犹豫也。军法以杀敌为上,故劝令果毅成功也。“登”表“完成”义。

“登”的虚词用法与其动词义有关。无论是“上车”、“上升”,都表空间位置向目标距离的“接近、靠近”,空间方位源于人们与自然空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人们产生了可以直接理解的方位概念,并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时间、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方位隐喻”。(赵艳芳,2001)“登”由空间的“靠近”向时间的“接近”是一种方位隐喻,由空间域(源域)向时间域(目标域)的投射,时间上“接近”表明一件事情即将发生,由于认知上的隐喻动因,再加上“登”这个动作的发生时间短促,这使它具有了语法化为时间副词的语义基础。

(6)牧遣使慰譬,登皆首服,自改为良民。

(《三国志》卷六·裴松之注引(晋)虞预《会稽典录》)

例(6)中,“登”位于谓词性成分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动作发生的快速迅疾。

二、“登时”的成词

几乎在同一时期的文献中,我们也发现了“登时”的用例。

(7)帝登时颠蹶,掩耳震动,不能自止。(《海内十洲三岛记》)

关于《海内十洲三岛记》(又名《海内十洲记》或《十洲三岛记》)的成书时间,学界意见不一,旧本题汉代东方朔所作,据吴从祥(2009)考证“此说不可信”。他根据文本的叙述形式认为《海内十洲记》并非一时一人之作,它的形成经历了逐渐增补的过程:东汉之前形成十洲部分地理博物记载,东汉末奇闻轶事被补入,魏晋之后又补入仙岛、昆仑、十洲部分神仙叙述以及全书的叙述框架。因此,依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对“登时”的确切出现时间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但“登时”用作副词对后面的谓词性成分起时间限制作用与“登”表动作行为的迅速发生密切关联。

“登时”自汉末魏晋用作时间副词,如:

(8)若他人为兵刃所伤,嘘之血即止;闻有为毒虫所中,虽不见其人,遥为嘘祝我之手,男嘘我左,女嘘我右,而彼人虽在百里之外,即时皆愈矣。又中恶急疾,但吞三九之炁,亦登时差也。 (《抱朴子·内篇》卷之八)

(9)苟奴与郎逡往津阳门籴米,遇见采音在津阳门卖车栏龙牵,苟奴登时欲捉取,逡语苟奴已尔不须复取。(《昭明文选》卷第四十)

(10)岱言:“在君则为君。且母在牢狱,期于当往。若得入见,事自当解。”遂通书自白,贡即与相见。才辞敏捷,好自陈谢。贡登时出其母。 (《三国志》卷四六)

例(8)中“亦登时差也”与前句“即时皆愈也”呼应,“差”同“瘥”,意为“疾病痊愈”,“登时”对“即时”,表示情况迅速出现。例(9)中“登时”位于助动词“欲”之前,例(10)中“登时”修饰动宾短语“出其母”,在句法位置上“登时”经常处于谓词性成分前状位,意义不断抽象化,对其后的成分起时间修饰限定作用。

隋唐以后,“登时”的使用更加频繁,如:

(11)吐利困极不止者。服方寸匕生大豆末。水服之即定。及蓝叶乌豆叶嚼以咽之。登时即定。(《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二)

(12)客大惊,登时即回,求得柏木,来郴州,宿于山馆,如言设法。 (《太平广记》卷七二)

(13)这厮输赢胜败登时现,存亡死活分明见。(《全元杂剧·尚仲贤·尉迟恭三夺槊》)

(14)那大姑是个伶俐人,听得咯咯叫有些响,便惊醒了,暗想道:“这决是个小人!”登时便穿了衣服,坐起床来,悄悄的听那足步在侧楼上移响。 (《贪欣误》三回)

(15)姑娘听了公子这话,分明是轻薄他,不由得心中大怒,才待用武,怎奈四肢无力,平日那本领气力一些使不出来,登时急得一身冷汗,“嗳呀”一声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16)弟妇听了这句话,不觉登时满面通红,连颈脖子也红透了,却只低了头不言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八回)

例(11)、(12)、(14)中,“登时+即(便)+V”,“即(便)”表示后一动作行为或情况紧接前一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出现,前后动作行为体现出时间上的紧承性,“登时”与“即(便)”同类连用突出后一动作或情况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例(13)中“输赢胜败”对“存亡死活”、动词“现”对“见”、副词“登时”对“分明”。例(15)和(16)中,“登时”分别修饰述补短语“急得一身冷汗”、主谓短语“满面通红”,表情况发生之迅速。

三、“登时”与“顿时”的辨析

“登时”在成词以后,其语义和句法功能与“顿时”大致相当,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别,表现在:

1.使用频率不同,“登时”产生时间较早,据语料统计,民国以前各朝的使用频率均远远高出“顿时”,自民国始,“顿时”的使用逐渐普遍而超出“登时”。

2.“登时”和“顿时”都可以位于句首位置,后面略作停顿,但出现频率有差异。通过检索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共检得该种情况下“登时”明代1例、清代1例,“顿时”清代1例、民国有2例,如:

(17)太祖听了大怒,即唤殿前校尉,星驰拿促奸僧、江妈并本地知县,同金山寺合寺僧众到殿前鞫问。不一日,人犯齐到,一一都如妇人所言。登时,命将惠明凌迟处死;江妈主媒枭首。 (《英烈传》第四十五回)

(18)雯青等大家撒完后,也抛了二十个银饼。顿时,那苗女跳下绳来,袅袅婷婷,走到抚台和雯青面前,道了一声谢。(《孽海花》第六回)

发展至现代汉语中,“登时”位于句首,后面略作停顿已无用例,而“顿时”在该种情况下出现共一百余例。这与它们各自在明清以后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3.“登时”和“顿时”的语义关注重点有别。副词“登时”侧重的是情况发生得突然,迅疾,两件事时间相承很紧凑,“顿时”的所在句蕴含着主体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急剧发生变化的意思。另外,从语体色彩来看,“登时”的书面语色彩更为浓厚,描写性更强。如:

(19)入得门时,只见我母亲同我的一位堂房婶娘,好好的坐在家里,没有一点病容,不觉心中大喜。只有我母亲见了我的面,倒顿时呆了,登时发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

例(19)中“顿时”与“登时”在句中共现,“(我母亲)顿时呆了”是随着“母亲见了我的面”后急剧发生的变化,用副词“登时”突出“发怒”与“呆了”之间时间紧承,间隔非常短。这种区别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体现,如:

(20)无巧不成书,这一拳不偏不斜,正好打到了小杨脸上的青皮上。杨志顿时觉得人格受到了天大的侮辱,瞬间又想到了高俅早上对他的嘴脸,不免对那些以前欺负过他的人也顺便统统联想了一番,他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恼怒,眼前的牛二似乎也变成了茄子脸一样的高太尉,杨志顿时脑子一热,怒火冲天,顺势将手中的宝刀往前一砍,登时鲜血四下迸流出来,红光一闪,溅了他满满的一脸。

句中“顿时”一词出现2次,前一“顿时”突出“小杨”脸上挨了一拳之后,“杨志”心理反应的暴发性之强,后一“顿时”表现出“杨志”在百般联想之后出现的急剧反应,两个“顿时”的使用都是主体“杨志”在前面出现新情况的前提下作出的快速反应。例中用“登时”一词形象性突出,凸显后面的情态“鲜血四下迸流”出现之突然,迅疾。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陆俭明,马真.关于时间副词[A],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C].语文出版社,1999[1985].

[3]吴从祥.海内十洲记成书新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9(10).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学林出版社,2004.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副词动作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