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词新语看“醉”的发展演变

2015-08-15 00:50柯西钢
语文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谐音副词

○游 艺 柯西钢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一、“醉”的发展演变

“醉”一字在《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如下:1、饮酒适量。2、饮酒过量,神志不清。3、祭而神享之。4、沉酣入迷。5、昏聩、糊涂。6、用酒浸制的食品。7、通“悴(cuì)”。以上这些都是“醉”的传统意义及用法。然而,随着现实生活的日新月异和网络平台的逐步发达,“醉”的含义悄然发生了变化。比如:

(1)随手拍:骑电驴喂奶我也是醉了。(《大河报》2014年9月8日新闻标题)

(2)爱上海军的10个理由,看着也是醉了!(国防部网2014年10月16日新闻标题)

(3)为了淘宝爆款,大家这么拼,也是醉了……(《南方都市报》2014年9月4日新闻标题)

以上例子说明,“醉”正作为新词新语之一员的流行趋势已不可阻挡,接下来,我们就着重分析一下“醉”字的新用法。

(一)“醉”作动词

(4)扔旧钱包把放里面的身份证一起扔了我也是醉了,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新浪微博2014年10月19日)

(5)看到这样的宝贝,我也是醉了。(《贰周刊》2014年6月10日新闻标题)

(6)欧冠也是醉了:疯狂的进球盛宴改写了欧冠历史,而欧洲豪门杯觥交错的痛快旁边,“躺着中枪”的巴西黯然神伤。(2014年10月23日广州日报新闻标题)

(7)凤凰网的这篇报道也是醉了,我们搞了几十年的航天卫星竟然是依赖横版世界地图?我读书少你别骗我。(2014年10月19日新浪微博)

通过例(4)~例(7)我们发现,动词性“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当今风靡于各大网站论坛、微博博客和报纸杂志的“醉”,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解、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崩溃”、“无力吐槽”等换用。此时,“醉”作动词,通常与“也是”搭配,构成“……也是醉了”句式,来表达一种“无语”的心理感受。这种“无语”可以是对自己频繁犯错或犯低级错误的无语,也可以是对人物或事物的鄙视以致根本不屑回击的无语,还可以兴奋满足到根本无需再解释的无语。

(二)“醉”作程度副词

1.程度副词“醉”做状语。程度副词“醉”做状语的情况比较特殊。常见的用法是用谐音替换的方法替换掉用作状语表程度的“最”。比如:

(8)Angelababy、张柏芝,女星化妆成鬼,素颜“醉”美。(腾讯娱乐网2014年11月6日新闻标题)

(9)史上“醉萌”司机,肇事后推车前行。(安徽卫视《每日新闻报》2014年4月17日)

以上两个例子即用“醉”替换了“最”。从词语之间的关系看,网络谐音词语与原词在字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相互关系好像是同音即可任意替换的,但实际上这种替换是具有一定的理据性的。这种理据性主要体现为在具体语境中谐音词与原词在意义上的联系。比如这里的“醉”既表达了“最”的程度义“很、非常”,又表达了“醉”义的“让人痴迷或者使人无语”。再比如同为网络谐音词的“萌主”在具体语境中就既有“盟主”的“领袖、首领”义,也有“萌主”的“可爱”义。这种谐音替换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且富有感染力,言简义丰又耐人寻味。因此,从词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来看,网络谐音词是利用词语的声音作为修辞手段来丰富语言的表达的,并且谐音现象是任意性和理据性的语言原理的辩证统一。谐音形式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变体,它们有特定的使用语境:总是出现在非正式语体中,如日常的口语交际、网络论坛或者报刊上的社会生活新闻版等。

2.程度副词“醉”作补语。“醉”延伸为程度副词作补语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时,它与其他由动词和形容词虚化而来的语法化程度副词“死、坏、透”等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大体相当。比如:

(10)被虐醉了,大家被哪些大神虐过。(百度贴吧2014年10月19日)

(11)混血小正太睡觉九连拍,网友大呼萌醉了。(亲贝网2014年10月17日新闻标题)

由于“醉”作程度副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所以还可以构成“动语+补语+宾语”的结构。比如:

(12)蠢萌界智商最高的狗,简直蠢醉我了哈哈哈。(苹果论坛2014年10月24日)

(13)这两房可美醉我了,你不住我可就住进去了。(赶集网2014年6月13日)

二、“醉”词义演变的动因和方式途径

“醉”的新义被运用于微博贴吧、新闻杂志、电视广播等多个传播平台且在体育业、娱乐业、房地产销售业等多个产业均有涉及,“醉”引申义的走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根据调查得知,“醉”的引申义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也曾经出现过。笔者对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现代汉语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在当代的报刊以及小说中异于本义的“醉”已经出现,比如:

(14)令狐冲说:“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谄媚样,可就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金庸《笑傲江湖》)

(15)内行的读者无不拍手称善,我的心简直醉了。(1994年人民日报标题)

而如今“醉”的引申义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被广泛运用于各大网络平台以及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其爆红的动因以及方式途径有哪些呢?我们主要从语言内部机制、外部客观条件以及当代社会文化心理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言内部机制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处于不断的动态演变过程之中。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受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同时也是语言内部机制制约的结果。

首先从语言本身来看,“醉”的本义具有很大的衍生空间,为其比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醉”新兴的比喻义与本义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醉”的本义是人因酒精的刺激或对某一事物的痴迷而神志不清;“醉”的比喻义则是人因某人或某物的刺激超过某一心理设限而产生的无语、惊讶、鄙视等情感。这种“因外界的刺激使人产生非正常的情感表现”正是“醉”的比喻义衍生的内在基础。并且,“醉”能够作为程度副词使用也是因为它原有的语义特征为其作为程度副词的新用法提供了语义基础。传统的“醉”本身就有达到“神志不清”这样很高的量级幅度的含义,所以当它被用作程度副词作补语时,就可以强调更高的程度义,因此程度副词的用法就被大众欣然接受。

其次,新词义产生与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有关系,只有认识到两类现象之间的联系才能用称呼甲类事物的词去称呼乙类事物。两类现象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语言外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人类的认知模式来考察。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义衍生的内在动力之一。隐喻就是在主体的认知和推理作用下,把一个领域的概念影射到另一个领域,也就是从始源域投射到目标域。“醉”从其本义出发经过人的经验和推理,将“醉”的“外界刺激”和“神志不清”的特点影射到某人对某事某物的一种无语的态度。“醉”的比喻义和作为程度副词的新用法的产生属于隐喻式引申的结果。

(二)外部客观条件的影响

从外部客观世界来看,首先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为“醉”新义产生和走红提供了外部条件。一个新词新语的广泛使用,没有强大的媒介平台是无法达到海量的传播效果的。比如,曹格的“也是蛮拼的”的传播平台就是《爸爸去哪儿》,而“醉”的传播平台据查就是LOL网络游戏及其粉丝贴吧,LOL是一款有几千万玩家的游戏,传播效应可想而知。其次媒体的洗脑式的重复也是其新义使人印象深刻的原因。“醉”首先通过“我也是醉了”句式在LOL的游戏主播当中传播,接着被众多网民使用,采用“洗脑式”的重复播放直至人印象深刻,这种传播方式就像“怕上火就喝加多宝”这类广告一样,多次重复写入人们的记忆。

(三)社会文化心理的反应和要求

首先语言是社会的镜像,一定社会的风俗时尚、审美标准,常常通过语言外化出来,尤其是通过词汇表现出来。“醉”字引申义的出现和大行其道也是语言使用的娱乐心理使然。不管是“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我也是醉了”的自嘲还是“遇到猪一样的队友,我也是醉了”的婉讽,都是人们追求娱乐化交际效果的体现。

其次从人的主观世界来看,人们的心理作用对“醉”新义的产生和走红也有促进作用。追赶时代潮流,不甘落后是人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促使大家哪怕是在一个口头禅的使用上都不愿意落后于其他的朋友,所以人们会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传播像“醉”这些词语的新用法。网民们通过微博、微信、贴吧、豆瓣等主要社交渠道,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使新词新语快速流行起来。

三、“醉”的语用价值

首先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求新求变求刺激是青年一代普遍的语用心理特征。“陌生化”的说法往往更能迎合青年大众的心理,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无语”的“醉”实现了其语义特征从[+酒]到[-酒]的转变,既显得新颖别致,能宣泄、表达年轻人的某种心理情感,也迎合了青年大众追求个性化表达的心理。

其次,“醉”新义的走红体现了使用者诙谐幽默的心理趋向。“醉”的使用者多为年轻人,这一群体对于新事物以及新现象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追求自由平等,喜欢轻松随意。所以他们习惯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像“醉”、“汗”、“点个赞”这类流行语,一方面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也可以为会话平添几分幽默。

再次,“醉”的盛行符合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交际方式发生变化,所以对于语言简洁性的要求就相对现实生活更加明显。一个“醉”字表达出了比“无语”、“惊讶”“反感”等单一词义更为丰富复杂的情感和意义。

最后,从言语交际方面来说,“醉”的使用更多时候可以凸显会话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假设情景A拿出一张自己的照片给B看:

A:我这张照片怎么样?

B:画面太美,我也是醉了。

在这个对话中,一方面,B遵循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对A的提问做出相应的回答,进行了有效的回应;另一方面,B借助“我也是醉了”使回答委婉而又诙谐幽默,让交流得以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四、结语

据查,目前广为流行的“醉”让很多网友乐此不疲,“我也是醉了”更是被大家当作口头禅一样使用。笔者近日在百度引擎中搜索“我也是醉了”,显示的结果有2,360,000条,这种对新词新语的热捧现象记录了某一特定时期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网民独特的语用心理。尽管在这之中也有很多不必要、无意义的用法,但我们不应该完全否定它,而应以宽容、实际的态度对“醉”及其使用主体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给予关注、规范和引导。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1990.

[3]叶南.程度副词作状语和补语的不对称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5).

[4]吴锋文,吴瑞敏.亲风盛行为哪般[J].学语文,2013(01).

[5]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2010(01).

[6]方芳,张霞.从隐喻和转喻看词义衍生[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7]周建民,杨扬.论网络谐音词语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J].江汉大学学报,2012(06).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谐音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绝妙的数字灯谜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