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居与日本人的古代信仰——鸟信仰与柱信仰的结合

2015-08-15 00:50赵文涛
语文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神社神灵柱子

○赵文涛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神社具有日本独特的、典型的自然美,森林、神社(神殿)、鸟居这样的三位一体的风景在日本随处可见,被当地人称作产土氏神①而加以崇敬。因此,鸟居作为日本神社的门,或者说作为神社的象征,更进一步说作为日本的象征[1]76,有着特殊的多重意义。

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鸟居的存在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平常,却又不可或缺,虽然其构造简单,但内涵丰富。鸟居不仅体现了日本人的宗教观念,还体现了日本文化的融和性特征及意义,究其根源,都与日本古代传统信仰有密切关系,比如自然灵魂观、祖先崇拜等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从柱信仰与鸟信仰两方面阐述日本古代信仰与鸟居的关系,通过利用日本历史文献与考古说明,进一步推测其来源与内涵,以便了解日本人的心理结构特征和宗教观。

一、日本人的鸟信仰

据考证,鸟灵信仰在弥生时代就已经存在,具体表现在发掘出的铜铎上有水鸟的图案,同时也发掘出许多鸟的形状的木制品,此外弥生土器上刻画有身穿鸟服做法术的萨满等,这些充分说明了当时鸟灵信仰的广泛存在。

日本足球协会旗帜上有一只鸟的图案,这只鸟就是八尺鸟。八尺鸟在日本被奉为神鸟,据《古事记》记载,他是武人贺茂建角身的化身,有3只脚,颈项上挂着八尺勾玉。因其受天照大神之命,被派遣到人间,解救了因为迷路被困在熊野山中的神武天皇东征军而闻名。

在日本的记纪神话中,除了在神武天皇东征时出现了神鸟——八尺鸟外,在其与长髓彦战斗时,也出现了另外一只神鸟。这只鸟发出闪电般的光使长髓彦的军队落荒而逃,最终帮助神武天皇赢得了胜利,从此神武天皇将此灵鸟视为皇族的神鸟,认为当时是皇祖显灵救了他,所以后来在鸟见山(当初战争胜利的地点)建祭坛来祭祀皇族的祖先。同样,后来的第四十代天皇,对道教思想有很深的造诣,完善了皇室制度与伊势神宫的祭祀仪式,当时他取年号为“朱鸟”,将自己居住的宫殿命名为“飞鸟净御原宫”。

可见,鸟作为神灵的使者,或者是化身,与皇室有密切的关系。不仅体现了鸟是有灵气的鸟,还是灵魂的搬运使者,也是神灵的化身,具有多重意义。

不仅如此,鸟在人生祭祀礼仪中也担任着重要角色。据日本学者平林章仁介绍,古代日本的鸟灵信仰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与农耕礼仪结合而形成的,另一类是把鸟作为人的灵魂的搬运者,或者是灵魂的化身、象征等形成的。

第一,鸟与农耕礼仪有密切关系的事例主要有:古代人把鸟,特别是白鸟作为稻谷灵的搬运者、化身或是其象征而加以崇拜。在《丰后国风土记》总记中记载了丰国国名传说是由从远处飞来的白鸟变成年糕或白薯而得名的;《山城国风土记》的逸文中说年糕变成白鸟飞到一座山峰上,播撒并培育了稻谷,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伏见稻荷神社;在其他的逸文中也有好多关于白鸟或者是仙鹤播撒稻种、搬运稻穗的传说等,这样的传说举不胜举。

第二,把鸟作为人的灵魂的搬运者,或者是灵魂的化身、象征等,主要体现在人的出生礼仪和死亡即丧葬礼仪中。

1.与出生礼仪相关的神话传说主要有:《日本书纪》中记载了伊耶那岐和伊耶那美创造日本万物的时候,先看到了鸟的动作才顿悟到交合的方法,因而才创造了山川河流等。在此,鸟预示着新的生命的诞生,是鸟带来了新生命的灵魂,教会了怎么样创造新生命。在《古事记》中记载海神女丰玉姬即将分娩时,分娩室的屋顶上几乎全部装饰着鸟的羽毛,只留出一小片空间,这种做法说明想通过鸟或象征鸟的羽毛带给新生儿新的灵魂,留出的那片空间为的是能让鸟灵能够直接进入到分娩室,保佑分娩安全。

2.与丧葬礼仪相关的鸟灵信仰主要表现在:在日本古坟墓中发掘出了以伽耶地方的鸟形土器为主的鸟形随葬品,在《古三国志》魏书弁辰传里记载了用鸟的羽毛祭送死者,目的是让死者飞向天上去。这与三世纪古朝鲜的做法相同,现在朝鲜南部地区仍然还保持着在死者的棺材盖上装饰鸟的习俗。北亚的通古斯族的萨满死后还会在其棺材上放几个鸟形器具,认为鸟是死者灵魂的依附处。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恐怕要数竖立在古坟上的水鸟形陶俑了。目前日本共在全国59个古坟地区,出土了99个水鸟形的陶俑,这些陶俑与坟墓的大小、形状没有多大关系。可见,这些鸟形陶俑与古代的丧葬仪式有很大关联,表达了一定的祭祀观,这些竖立着的鸟器,也许是利用鸟的灵气来震慑死灵,也许是通过鸟灵使死者转生来世。总之,鸟器作为一种祭祀用的器具,说明鸟作为连接媒介,可以将死者的灵魂平安送到他界,让死者的灵魂自由飞翔。现在日本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此类丧葬习俗,在九州阿蘇山麓的新墓标上有鸟的形状,在山阴即日本海沿岸的棺材盖的四个角上有鸟的形状,对马的放在陵墓上的一种祭奠用品上面也绘有鸟的图案。

由上可知,由于鸟具有飞翔的本能特征,古代人在原始自然环境下,产生了对鸟的特殊信仰,赋予鸟以神奇的力量,来表达人们心中的祈愿。经过时间的不断积累,鸟灵信仰不仅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还被后来的日本皇室所推崇信仰,尤其体现在祭神仪式中。

二、日本人的柱信仰

在日本的神话里经常把鸟作为神灵的化身来看待,而且鸟都是在树木上停留栖息的。[2]173古代人认为鸟从彼世界飞来,带来了远方的神灵,鸟居作为鸟休憩的地方,神灵也就自然而然地停留在鸟居上了,所以鸟居作为俗世界和神世界的分界线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日本神的计数单位用“柱”来表示,即用一柱二柱来表示神的数量,可能也是和作为神灵存在的树木和柱子有密切关系。另外,像树桩、柱子等的类似棒状的事物在古代日本被视为神圣的东西,比如作为三种神器之一的剑,在日本象征皇权地位,它的形状也是棒状的,不仅与日本人的灵魂观有关,在宗教礼仪上还有去除邪气的作用。此外,将创造新生命的男性生殖器官用木头做成棒状,供奉在神殿的情形比比皆是,这些都说了日本古代人的原始信仰。下文从四个方面阐释柱信仰在日本社会的广泛存在性与重要性。

(一)神话中的“天柱”

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把“柱”记载为“国中的柱”,也被称为“国柱”、“天柱”、“天之御柱”②。在《日本书纪》中关于柱的详细记载有:以国常立尊为首的各类神都显现在高天原的时候,伊耶那岐(男神)和伊耶那美(女神)站在天(和地)的浮桥上,用天器(矛)搅动漂浮在空中的地世界而形成了一座名叫“オノゴロ島”③的岛屿,然后他们就从高天原来到这座岛屿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竖起了柱子,在柱子周围繁衍后代。从这里可以看出柱子所体现的第一个意义即是作为发射信号一样的事物,宣布在地上世界开始诞生新的生命了。

不仅如此,《日本书纪》中记载:作为日本创造者的伊耶那岐和伊耶那美在创造日本山川、草木和诸神的时候,考虑到太阳神(天照大神)及月亮神(月读尊)比较尊贵、重要,就通过“天柱”将他们送回天上界。可见“天柱”和鸟一样,都被看作是神灵移动的一种媒介而受到格外重视。

(二)现实中的“御柱”

不仅在神话里关于“御柱”的描述,在现实的神道的世界里也存在神圣化的“御柱”。

1.在日本的伊势神宫里,祭奠天照大神的内宫和祭奠丰受大御神的外宫里,其正殿的中央都树立着名叫“心御柱”的大柱子。关于此“心御柱”的记载,完成于镰仓时代的神道五部说中的其中一部《造伊势二所太神宫宝基本记》中记载如下:“心御柱。一名忌柱。一名天御柱。一名天御量柱。是则一气之起。天地之形。阴阳之源。万物之体也”[2]181。

除了心御柱的称呼之外,还被称作忌柱、天御柱、天御量柱,同时之所以被称为“天御柱”,是因为《古事记》中的伊耶那岐和伊耶那美是首先通过竖立柱子(国中的柱)才创造了日本诸岛及诸神,才有了日本的子子孙孙,所以此柱也被认为是国家起源之御柱,具有和记纪神话中的“天柱”一样的神威。

尽管此心御柱所建年代仍未翔实,但根据以上分析能够推测出,在日本人的心理心御柱也是神灵依附的媒介之一,是联结天与地的带有灵气的柱子。

2.此外,占地27 000平方米,作为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的出云大社也有“心御柱”(岩根御柱)。这座神社为人所知的特征之一与御柱有关,据说它在古代拥有巨大的神殿,根据源为宪在天禄元年(970年)作成的《口游》中记载,当时出云大社的大佛殿高于十五丈(约45米)。后来的本居宣长的《玉胜间》中也写到出云大社的神殿高度,在上古时候有三十二丈,中古有十六丈,现在是八丈。所以重建于江户时代的神殿高度至今也有八丈高,也算是规模巨大的神殿了。

就在平成十二年(2000年)的秋季,经过考古发掘,在神殿的旁边发现了岩根御柱,是三根拼接在一起的直径达1米的圆木,岩根御柱的直径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米之多,引起了世人的广泛瞩目,这三根圆木,被推断可能是当作一根柱子用于建造神殿的。

也许是由于御柱承受不了巨大的神殿的压力,根据遗留下来的记载来看,从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时代之间,出云大社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倒塌过好几次,但之后又被重新建造起来。为什么这座神殿屡次被重建呢,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不管是出于对中央的抵制也好,还是作为离海边近的瞭望塔也好,可能都和柱信仰有关系吧。对于这种柱的信仰掺杂着多重因素,其根源现在还无法下定论,但至少能想到柱子作为连接天和地的事物而存在,通过柱子能离他界更近一些,他界即天上的神也能通过柱子来到地上,这些可能都受到日本古代神观念的影响。

(三)“御柱”节

“御柱”节是口本长野县诹访神社最大的节口活动,其正式的名字是“诹访大社式年造营御柱大祭”,每逢虎年和猴年即每7年举行一次。当地人从深山里找到16颗枞树,每一棵树几乎长达17米,重达12吨,这些枞树经过数千人的相互传递,最后树立于诹访大社的境内的四个角上。虽然对这些御柱没有特别的祭祀,但是称作御柱,并且放到大社的四个角上的做法,足以说明这些御柱有着特殊的意义,可能是划分神圣区域的标志,用于迎接神灵;也可能是迎接和祭祀神灵的斋场。

以前天神降临到山上,自然界的树木是天神降临人间时寄住的场所,于是人们在神树下祭祀神灵。这种祭祀形式适用于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这种祭祀形式不再适应以水稻种植为主轴的,生活的稳定性较高的农耕社会。于是,人们搭建斋场,将神灵接到村落里祭祀。诹访神社的御柱就是这种形式的斋场。这种形式通常都由巫女主持。巫女能和神进行谈话,并传达神的旨意。因此,这种具有宗教权利的巫女,也渐渐脱颖而出,成为政治的领导者。

可以说,这种对柱的信仰具有文化多重性特点,根源于日本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四)柱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柱在古代表示分界线的意义。

在《日本书纪》里也有记载柱的事件,称黄泉与地上的”杖”为“布那斗能加微”即“岐神”,意为禁止入内,祭祀上用此为标识,表示禁止邪恶的、不干净的事物入内。同时在纪的不同章节里也将“布那斗”称为“祖神”,祖神即指立于村落分界的道祖神,道祖神上虽然刻着一对男女,但总的形状更像是象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类似棒状的男性生殖器官,由此可见,柱信仰中富含了多种朴素的日本人的原始信仰。

此外,在表示日本神观念的时候,经常会引用《常陆国风土记》中夜刀神的例子。故事大致情节是有个叫麻多智的人在苇原开辟了一片田地,每当耕种时,便有夜刀神出来作怪,于是麻多智便武装起来,决心驱逐祸害田地的夜刀神,当把夜刀神驱赶到上山的入口处时,麻多智便在此树起了一根大柱子,以作分界标志。以此柱为界,山上为夜刀神的地盘,山下为耕作的田地,麻多智从此以后作为神主来祭祀夜刀神,以祈求其不迫害田地。夜刀神传说是长着角的蛇,因其具有蜕皮本能,被视为具有自然生命力的神灵。在此,柱作为神界和人界的分界线而发挥着作用,同时夜刀神没有被杀害而是给他划定了属于他的生存区域,也显示出古代人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的原始意识形态。

第二,树立柱子代表获得区域的统治权。

这种带有巫术的行为具体可由《古事记》中的两处记载推测得知。其一是把地上的支配权被迫让给大国主神的时候,高天原的使者建御雷神降落到出云国的海上,将一把剑倒着插在地上,双腿盘坐在剑刃上,以显示其神威。另一方面,剑刃朝上也暗示了地上是由天津神来统治的。其二是记载神功皇后讨伐新罗时,将住吉三神作为新罗守护神祭祀,祭祀的时候神功皇后在新罗国主的门前树立了一根柱子,通过此行为说明其获得了这篇土地的统治权。

1.在人防上,各油区成立了护卫队。由精明强干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质的队员组成,并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质量考核要求》、《巡逻队员职责》等制度,定期对巡逻队员培训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工作中,要运用“七种方式”即:巡回式、埋伏式、封卡式、拉网式、包剿式、卡堵式和联动式,对油区的重点井、重点区块、重点车辆、油线和重点路口实行全天监控,白天巡逻,遇到特殊情况加密巡逻次数,责任落实到人。夜晚采取爬窝守候、设卡埋伏、围攻堵截等措施。同时,油区发生紧急案情时,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队员们必须在5-10分钟内立即赶到现场,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要做到事不过时。才能有力地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所以柱子一方面表示分界线,一方面代表统治权,鸟居可以说是结合了这两个特征,不仅用来区分俗世界和神圣世界,而且也代表鸟居以内为神灵统治的世界,神圣不可侵犯。

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古代最初的祭祀场所并非在室内,而是在室外的洁净之地举行的,祭祀时特定的自然物——通常是特殊的树——会被当作神木,用来迎接神灵的降临依附。而且,神木除了代表此处为灵地之外,还表示此地为每年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被看作神灵依附之物的神木,是从尚未被砍伐的自然生长的树木中选拔出来的,人们在松树、杉树、铁杉之类的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中选出来材质最好的一颗,将其作为神灵降临依附之物。诹访大社的御柱,伊势神宫和出云大社里的心之御柱也是对这种古老祭祀形式的保留,都源于木头上面附有神灵这种观念。[3]30-32像诹访大社的御柱节,在分界处放置树木来阻挡外部不洁之物的风俗各地都有。还可以将木头插在特定的地方,作为神圣的土地或神圣的时间的标志。

因此,在日本古代社会里广泛存在着柱信仰,甚至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巨柱也存有无限的崇敬之情,这些都与日本的原始信仰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结 语

综上所述,鸟信仰与柱信仰在日本古代社会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古代日本人生活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通过对鸟信仰与柱信仰的详细分析说明,论证了作为神灵依附的鸟与柱都是日本固有的思想的体现,即借用柳田国男的观点来表达就是:日本人的固有信仰包括氏神信仰和民间诸神信仰,氏神信仰是日本人所有信仰的基底,是日本人精神世界的根本所在。

所以,作为神社象征的鸟居,有机地结合了鸟信仰与柱信仰,不仅体现了日本古代的传统思想,也体现了日本文化的融合性与多元性,通过多元化的鸟居有助于更深的了解日本与日本人。希望以此为契机,今后将在其他方面对鸟居做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注释】

①产土神在神道上指的是出生地的守护神,从出生前到死后都会一直守护其出生地,即使移居到其他地方,也会用尽其一生来守护他所出生的这片区域。

②御:在日语中常被作为接头词使用,以表示尊敬,敬畏的意思,带有将此事物美化的作用。

③オノゴロ島也指天然形成的岛屿,与日语发音有关。

[1]王晓东.论日本人的“鸟居”信仰[J].世界民族,2011(5).

[2]稲田智宏.鳥居[M].光文社,2002.

[3](日)川田稔.柳田国男描绘的日本:民俗学与社会构想[M].郭连友,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平林章仁.鹿と鳥の文化史:日本古代の祭祀と呪術[M].白水社,2011.

[5]川田謙二,池田孝,池田政宏.鳥居——百説百話[M].东京美术,1987.

[6]钱培培.日本诹访神社的“御柱”研究——以亚洲的神树信仰为视角[D].宁波大学,2012.

[7]孙敏.柳田国男日本人论研究——基于柳田民俗学的考察[D].北京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神社神灵柱子
城里有朋友
希腊遗址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观察:长廊和柱子
卖文创
从敦煌本看日本猿投神社藏旧抄《文选》的版本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猿投神社的汉籍
神灵迷宫
日本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