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中英语外来词借用现象研究

2015-08-15 00:50王文妍杨紫焰杨菲菲
语文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外来语外来词晚报

○王文妍 杨紫焰 杨菲菲

(大连民族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 大连116600)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外来语对汉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外来语以其近乎“铺天盖地”之势影响着我们的本土语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众多领域,随手拿起一份报纸,都可以见到或多或少的英语外来语,如引擎(engine)、可口可乐(Coca-cola)、英镑(pound)、克隆(clone)等。这些英语外来词不仅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交流中,还出现在书面语中,如面向公众的发行物及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这些英语外来词在开拓人们眼界,丰富汉语词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报纸语言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不对称等。当代新闻传媒接纳和运用英语外来语已是必然趋势,如何理性取舍、规范使用英语外来语,成为媒体业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语言接触与英语外来词现象概述

语言接触是语言相互影响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起因,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孤立于其他语言之外单独存在,尤其是全球化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的当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和频繁,语言之间的接触更加普遍和密切,接触关系对各种语言造成的影响和引起的变化也越来越突显,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语言现象。词汇借用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是一种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的语言现象,它能大大增加借入语言的词汇,提高其表达能力,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内涵的相互影响。借词往往是一些本民族语言中没有的异文化的事物和概念的词语,两种语言的混合或融合不可能产生第三种独立的语言。

英语语言学家对外来语下的定义是:民族间在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时,语言中的某些形式随即从一个民族的语言传达到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于是产生了外来语。词汇是整个语言系统中最繁盛、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化首先反映在词汇里,从80年代开始,外来语大量涌入国门:迪斯科、连锁店、超级市场,到90年代的BP机、卡拉OK,这些词语广泛活跃在传媒和商业活动中,并很快打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外来语的大量引进,不但满足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追新求异的心理,也丰富了新闻用语,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民族共同语言的表现力,也就是说,这种引进是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外来文化的需要,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交际需求,对促进民族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但换个角度看,外来词的引进必须是以表达需求为原则的,离开这一原则,就会造成词语的无序变动,损害民族共同语的纯洁和健康。因此,外来语的引进,必须符合需要、普遍、明确的原则,有利于汉民族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三、汉语中英语借词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报纸中英语外来词的研究发现,汉语从英语中借用了大量词汇,借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也被称为“原文移植法”。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缩略语在报纸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例如:“PK(player killing游戏中玩家相互战斗的模式)”(《大连晚报》B9版2014年04月13日)、“TVB(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香港无线电视台)”(《大连晚报》B14版2014年04月13日)、“CSMU(crash survivable memory unit记忆单元)”(《大连晚报》A2版2014年04月13日)、“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商业中心地区)”(《大连晚报》A2版2014年04月30日)。近年来,原文移植法还以汉英混写方式出现在报纸中,如,“IP地址”(IP为Internet Protocol的英语缩写形式,意为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中文缩写为“网协”)(《大连晚报》A4版2014年04月13日)、“IC卡”(IC为Integrated Circuit的英语缩写形式,意为集成电路)(《大连晚报》A3版2014年05月03日)。

(二)音译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被音译的词大都是专有名词(国名、地名、人名等)、货币单位、医药名、科技术语等。例如:“克拉(carat宝石的重量单位)”、“比利时(Belgium地名)”(《大连晚报》A7版2014年04月30日)、“奥斯卡(Oscar)”(《大连晚报》A14版2014年04月13日),“黑客(hacker)”(《大连晚报》A4版2014年04月13日)。

(三)意译

意译词指那些引入新的外来概念,但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所构成新词的方法。例如:“热点(hotspot)”(《大连晚报》A4版2014年04月13日)、“抗生素(antibiotics)”(《大连晚报》A6版2014年05月09日)、“黑匣子(black box)”(《大连晚报》A11版2014年04月12日)。

四、汉语中英语借词的使用范围

英语外来词在报纸中的使用范围涉及诸多方面,如政治、经济、科技、生活等。《大连晚报》中的例子俯拾即是,本文仅介绍以下几个范围。

(一)政治

例如:“白宫(The White House)”(《大连晚报》A11版2014年04月13日)、“路透社(Reuters)”(《大连晚报》A11版2014年04月13日)、“斯诺登(Edward Snowden)”(《大连晚报》A11版2014年06月03日)。

(二)经济

例如:“CBD(central businessdistrict商业中心地区)”(《大连晚报》A2版2014年04月30日)、“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电子展)”(《大连晚报》A9版2014年05月01日)、“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大连晚报》A13版2014年05月01日)。

(三)科技

例如:“P+R停车场(Park and Ride,停车换乘的意思)”(《大连晚报》A2版2014年04月30日)、“防火墙(firewall指用于将因特网的子网与其余部分相隔离,以达到网络和信息安全效果的软件或硬件设施)”(《大连晚报》A4版2014年04月13日)、“基因(gene)”(《大连晚报》B12版2014年04月13日)、“IP地址”(《大连晚报》A4版2014年04月13日)、“3D(three dimensional)”(《大连晚报》B14版2014年04月13日)、“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大连晚报》A9版2014年05月01日)、“IMAX(Image Maximum)”(《大连晚报》A20版2014年05月07日)。

(四)生活

例如:“俱乐部(club)”(《大连晚报》A16版2014年04月05日)、“的士(taxi)”(《大连晚报》A20版2014年04月13日)、“PM2.5(Particulate Matter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大连晚报》A9版2014年05月06日)。

五、报纸接纳英语外来词的影响分析

(一)如何看待外来词借用现象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法语,都处在一个与外来语言相互借鉴、吸收的发展过程。以法语为例,法语的地位原本高于英语,后来地位被取代,法国曾颁布保护母语的法令,但这种努力最终收效甚微,也没能阻止语言的衰落。相反,大量吸收外来语的英语地位不断提升。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中国词语频频成为英语中的新单词。在英语世界中权威的牛津词典收录诸如“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一些网络热词,在借入英语的新单词中,中文借用词数量较大,以5%到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种来源。据估计目前有“两会”、“关系”等200多个中文新词或网络流行词已被收录到牛津词典中。有美国媒体称,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外交流频繁,许多新鲜词汇在文化、经济、教育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被吸收进来。适应当前中国不断走向世界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中来自当代汉语的语汇和新词当然会迅速增加。由此可见,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兼容并包的过程。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推陈出新,这是一个甚至用行政权力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语言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被使用的语言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语言。

(二)英语外来词的积极影响

随着英语外来词的传入,现代汉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报纸的角度来看,为了让新闻标题更能吸引读者,编辑往往挖空思,在标题上大做文章,例如:“A股频刮巴菲特旋风”(摘自《大连晚报》,A3版,2014年05月04日)、“接入一次免费Wifi银行卡险遭盗刷”(摘自《大连晚报》,A4版,2014年04月13日)等标题,巧借英语外来词,吸引了读者,有些读者在不懂新闻标题的情况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阅读全文。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新闻用语的最大特点是简练,外来词的使用,使得新闻词汇更加简洁活泼。例如:“PM2.5或是儿童哮喘元凶之一”(摘自《大连晚报》,A9版,2014年05月06日)中的PM2.5,还有诸如IC卡、MV、CT、IPHONE等。这样的处理显得简单、易记,简洁、活泼。否则,如果硬将iPhone汉化应该翻译为“美国苹果公司开发并运营,搭载iOS手机操作系统,实现触屏输入的新一代智能上网手机”这里的“iOS”还没汉化,再加点字数,就好几十个字了,大大降低了新闻用语的简洁度。此外,报纸新闻要报道与国外有关的新闻事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语言上的差距。大量的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找不到能相互对应的词,且难以进行音译或意译,新闻传媒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得不采用原形词。像一些科技、医药方面的专业词汇,一时半刻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又着急使用,这时候,与其不明就里地乱翻译,倒不如先拿来直接引用,顺其自然,让时间和实践来慢慢将其中国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外来词不仅不会影响新闻的传播,反而更能表达出原汁原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英语外来词在某种情况下对填补当代新闻传媒的词语空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英语外来词的消极影响

汉语的纯洁性问题一直广受争议。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文《“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文章开头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WiFi、CEO、MBA、CBD、VIP、PM2.5,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可是,这样的‘零翻译’,不知有多少读者看得懂?”对于相对一部分群体来说,这些外来词语确确实实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阅读障碍。因此,不少专家认为,“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英语外来词的引进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给当代新闻传媒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从报纸的角度来看,不规范使用英语外来词,有可能引起歧义或误解。例如“CBD”(中央商务区)(《大连晚报》A27版2014年05月07日)、“WTA”(女子网球协会)(《大连晚报》A14版2014年05月28日)、“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大连晚报》A9版2014年05月01日)、“IPO”(首次公开募股)(《大连晚报》A13版2014年05月01日)等,据调查,读者绝大多数都没有机会接触英语,对此类专业性很强的英语外来词更是知之甚少。如果过度使用此类英语外来词,势必造成绝大多数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模糊理解,这对新闻信息传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报纸接纳英语外来语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广泛,外来语的引进既有其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人认为不应吸收英语外来语,外来语即使生动活泼,表达力强,但只要汉语中有相似意义的词,汉语就不必借用。事实上,借词即使和汉语里的词同义,这种不同词源的词汇在使用中也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文体风格,因此,词汇的使用也应当充分考虑人们交际的需要。尊重交际或表达的语体需要,给不同色彩和品位的词汇皆有一席之地。但是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语必须有其基本原则与底线,在这一点上,引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似乎恰如其分,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卑不亢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但是,词汇借用应有一定的规范和限度,应尽量减少对介入语的负面影响。外来词的引进必须符合需要、普遍、明确的原则,有利于汉民族共同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吸纳引进的外来词语不但必须有无可替代的内容,意义表达明确无误,还要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表达上确有需要,但意义晦涩,谁也不懂的,也不能吸取。

[1]胡兆云.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2]邹晓蓉.英语外来语对当代新闻传媒的影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薛才德.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M].学林出版社,2007.

[4]张彤.汉语从英语中借词的方式与规范的基本方向[C].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5]梁瞾子.新闻用语浅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猜你喜欢
外来语外来词晚报
原来它们是“外来语”
日语外来语定义再考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使用与收录现状
从中韩外来语发展看全球化时代外来语对文化的影响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圣诞夜》晚报
汉语外来词研究论略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也谈“诈马宴”——兼议汉语中外来语译名词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