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以老带新”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

2015-08-15 00:53吴晓秋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青年教师职业

吴晓秋

(辽宁职业学院)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职业教育在我国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行新的教育改革尝试,以探索更加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沿用传统高等教育以老带新观念在职业教育工作中仍然适用,以老带新是抓住学校的根本。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的终极培养目标为强化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就业能力,即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传授课堂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及道德素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的综合授课能力要高,且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面要宽。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既缺乏教学经验又缺乏实践技能、基本社会阅历及人际交往能力。怎样综合提高年轻高职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以老带新的传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以老带新的教研模式,不仅将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传递下去,同时也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传递下去,使年轻教师避免了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尽快获得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中的教法教态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获得了更多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授课综合能力,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2010—2015年间,我院制订完善的“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包括实质性实施的详细内容和成文制订、传帮带的对象和时间、达到的目标等,使高职教育改革内容体系更全面、更系统,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殊地位,对整体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起到良好作用。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接班人的作用,并在教育行业中得心应手地扮演重要角色。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深入实践探索,直接提高青年教师职业授课能力,掌握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知识技能和授课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道德,使青年教师短期内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成为学院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相互学习,更新思想理念,达到互利互补的目的。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制定出动态的“以老带新”机制,并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不断完善。

(2)尽快培养青年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包括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操守等方面完全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

(3)青年教师除具有独立教学能力外,应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论文撰写、从事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教材编著等。

2.研究内容

(1)“以老带新”方案的制订,制订“以老带新协议书”,包括帮带对象;帮带时间期限;培养的专业知识、教学课程、实践技能;教育教学手段;职业道德;论文撰写与科研能力。

(2)日常工作中如何实施执行“以老带新”的制度

①双方签定帮带协议书,通过上级领导的印证,即可进入帮带活动。

②双方明确责任和义务以及培养目标。

③通过教研活动时间补充巩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带领年轻教师从事专业技术操作。

④进行帮带授课前应从教案撰写、课程设计、讲课步骤与环节、讲授中的注意事项、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内容深浅度和传授方式、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着手。

⑤定期进行听课和意见反馈。

⑥指导青年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撰写高质量论文、进行教材著作拟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研讨会议。

⑦关爱青年教师的日常生活,以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思想、规范其行为。

3.“以老带新”结果的检验和评定

通过一定时期的“以老带新”活动,进行定期总结和评定:通过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学生对青年教师的反馈、青年教师取得的业务成绩、完成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指出不足,鼓励肯定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

三、研究方案实施结果

1.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制定“以老带新协议书”→经过学科领导印证,确定传帮带对象→双方签定协议、明确责任义务→通过对青年教师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汇总。确定“以老带新”项目实施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一步讨论,确定培养青年教师的内容、实施细则、测评方式等,按预定研讨方案进行科研项目实践试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各项方案。进行以老带新具体内容实施和定期总结→检验和评定青年教师培养结果→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人才培养机制。

2.方案实施及结果

2010—2015年间,辽宁职业学院教师进行教师结对子帮带活动,下发文件,共结专业的教师以老带新42对,42名青年教师被确定为被帮带对象,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取得一定的成果,具体汇总如下。

(1)被帮带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完全可以独立撰写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和授课,23人成为专业骨干教师,其中36人具备双师资格。

(2)被帮带教师中25人具有一定的本专业行业企业兼职经历,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3)5年中,被帮带青年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116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科研项目13项,主持完成发明专利1项,参与科研项目85项。累积主编规划教材6部,副主编规划教材10部,参编规划教材24部。15人获省级以上教学综合奖项。

(4)部分被帮带教师能够完成对他人的培训,累积参加研讨会63次,参与校外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累积76次。

(5)初步按照上述评定内容进行加权赋分,所帮带教师全部成为合格教师,其中25人为评定优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老教师也得到了提高,转变了教育理念,激发了活力。

在职业教育工作者热衷于对学生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以老带新”模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以老带新模式是学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拓展以老带新内涵,增加了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了职业教育改革新内涵。

将具有丰富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这一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提高青年教师职业授课能力和职业素养,掌握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知识技能和授课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道德,使青年教师短期内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达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目的。

[1]郭祖全.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以老带新”和“以新带老”哲学新思维[J].网络财富,2008(03).

[2]吕吉存,于俊福,王红.以老带新”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体育师友,2010(06).

[3]袁航,曾祁.高职院校新任教师以老带新培养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

[4]邵德华.青年教师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2011(06).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青年教师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职业写作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爱的职业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