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实物档案研究述评

2015-08-15 00:53部闫若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档案学实物改革开放

部闫若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情报与档案学系本科生)

一、实物档案兴起

1.背景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档案事业的发展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

2.存在的原因和条件

(1)外部环境的影响

(2)内部条件的支撑

(3)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实物档案研究概述

1.百家争鸣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讨论档案馆藏的文章也逐渐将视角转向馆藏的实物。首次从理论上将之概念化的是杜宝泰、杨之华1991年的《实物档案初探》。《黑龙江档案》1992年第l期,陈永斌著文揭开了此番讨论的序幕,主要形成三种观点:一是以杜宝泰、杨之华为代表的肯定说;二以陈永斌为代表的否定说;三是折衷说。

2.对实物档案的述评

(1)实物档案的定义

“实物档案”是20世纪90年代初档案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学者翁梅看来,实物档案是有保存价值的以物质实体为载体的物品档案。笔者对“实物档案”是这样定义的:是指以物质实体为载体,反映职能活动和历史真实面貌,具有保存价值的特定有型物品,具有原始性、直观性、确定性。

(2)围绕“实物档案”的争论

①反对论

反对实物档案一方认为一方面“实物档案”作为新兴观念,在《档案学词典》中无从考证。论证档案以文字符号为形成之先决条件,批评实物档案说对档案学术中“档案”概念的完整性、确认性、广泛认可性造成威胁。

②赞同说

赞同实物档案者则根据“档案”概念的延伸,认为“实物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或收到的,以物质实体为载体,能够反映单位职能活动和历史真实面貌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特定有型的历史记录。

③折衷说

折衷论者基于肯定与否定双方的认识,分析彼此得失形成自己对实物档案的认识。

总之,档案界的仁人志士对“实物档案”孜孜不倦的辛勤研究,久久不衰的学术纷争,使“实物档案”建设有了生机盎然的局面。我们共同期盼“实物档案”能欣欣向荣,在社会发展史上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1]翁梅.浅谈实物档案的归档与管理[J].浙江档案,2008(10).

[2]蒋玲.我国实物档案存在的原因及其作用[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2).

猜你喜欢
档案学实物改革开放
以实物为背景的勾股定理问题
历史追溯与革新路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征阐释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当手绘遇上实物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档案学本体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