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015-08-15 00:53曹生平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气压思维能力

曹生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含了语文所要求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又涵盖了数学学习中所培养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包含了诸多的生物、物理、化学知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因此,我们应该灵活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

1.思维深度不足

地理学科坐拥一套复杂而庞大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的要求。然而,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的局限性以及对地理思维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只能片面、狭隘地看待问题,无法有效区分地理学科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比如大家都听说过“蝴蝶效应”,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著名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偶尔振动翅膀,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异常龙卷风。也许学生能够准确解释出“蝴蝶效应”的含义,但是由于缺乏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对于蝴蝶振动翅膀就能引起一场龙卷风这种匪夷所思的现象,无法做出详细的解释。

2.逻辑性不强

地理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够形成惯性思维,受到思维定式的束缚。例如在学习气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时,学生深受课本上对于沸点为100℃的影响,认为即使是在山顶煮水,也要在温度达到100℃才能够沸腾,在进行具体问题分析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由于山顶气压低于山脚气压,所以沸腾时形成气泡所需要的饱和蒸汽压降低,只需要更低的温度就可以沸腾,因此山顶上水的沸点要低于山脚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由于学生缺乏逻辑性思维,因此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有所混淆,违反了逻辑原则。

二、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的方式

1.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想要保障地理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地势地貌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气候特点等因素,让学生充分了解形成一个地貌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从而启发学生掌握一个独特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具有什么特点等等。

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必然无法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地理教材的编排都是根据其内容层层递进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上下篇章之间的逻辑关联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进行归纳与梳理。

学生是否具有地理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成效,因此,我们必须灵活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杨大尉.灵活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J].中学时代,2014(06):119.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气压思维能力
灵活运用导数知识,快速解答函数问题
看不见的气压
培养思维能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培养思维能力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