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教学模式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015-08-15 00:53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导师制课外

迟 亮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为此,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更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从目前我国的教育情况来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盲目性较大。为此,迫切需要利用课堂这个有限的教学空间和时间以及课外建立的学习导师制,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直接引导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导师制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要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对话式的师生关系。那么,“导师制”教学模式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伦理关系

建立新型师生民主平等的伦理关系必须遵循尊重了解的原则。师生双方彼此尊重,在了解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理想的学导关系。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像成年人那样成熟,在他们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学会容忍,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很多老师往往只注重学生不够成熟的一面,而忽视了学生具有不为成人所知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个事实,所以对学生的批评往往是多于表扬的。建立新型师生民主平等的伦理关系的前提是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而欣赏的前提是爱,它充满着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期待等现代的学生观。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学生只有感受到自由、宽松、愉快,没有任何心理压抑和外界强制,才能自主地思考、探索,才有可能创新。

二、建立公正和谐的情感关系

建立公正和谐的情感关系必须遵循全面关爱的原则。导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业、生活、品行、心理等方面的情况,纠正其缺点和不足,并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要不断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和成就,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和谐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课内,也体现在课外。即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局限在课内,还应延伸到课外,重视在课外与学生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教师可与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讨论交流,一方面,可围绕课堂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继续深入讨论,解答学生课后学习的各种疑难问题,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改进意见;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要求、家庭状况等,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教师利用课下的时间主动接近学生,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密切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三、建立教学相长的合作关系

建立教学相长的合作关系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导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及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选择,施以适当指导,使其正常发展,养成健全人格。就学生而言,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参与实践活动,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在共同的研究中,与教师形成合作互助的关系。

中职教师尽管“术业有专攻”,但在学生面前,不应该以权威自居,课堂教学更不应该是老师满堂灌。提倡研究型教学是使课堂教学由“教”主导模式向教师指导下以“学”为主模式转变的最佳途径。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互动研讨中达到教学相长、共通共融的境地。

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爱戴,必须提升自己内在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提升教育艺术,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优秀品质,以广博的兴趣爱好、豁达的态度和凛然的正气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支持。教师得到学生的真心爱戴,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和谐、愉快、充满感情交流的过程。

[1]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冯全彪.实行导师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导师制课外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小满课外班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