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学习方式的实践

2015-08-15 00:53黄雄心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性中职探究

黄雄心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这种陈旧的教师“填鸭式”传授、学生“机械式”接纳的数学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依赖性的一面。中职数学教材中较多内容都是程式化地显示出来,如果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施教,势必忽视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忽略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从而削弱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热情,压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与兴趣,使中职学生更依赖接纳数学知识,学习效率低下。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启迪者、引领者。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与数学思维方法的层面上,改变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活动环境,使学生切身感受数学活动过程,获得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施行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数学学习方式,转变中职学生思维消极的不良习惯,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研究发现等现代学习方式运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中,促进中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一、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勇于实践思考、自主发展成长的学习方式。数学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自主确定数学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的数学学习计划,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数学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弥补、自我完善。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活动过程由知识灌输向知识探索过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中职数学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学习动机

在学习动机上,数学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没有较多的外部因素的干预,是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自主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选择自主学习的问题要浅显,让他们尝到自主探索学习的甜头,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逐步高涨,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感。

2.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数学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学生在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下,主动地对数学学习活动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改进,逐步呈现出灵活多样的思维活动形式和数学学习方法,并内化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之中。

3.学习结果

在学习结果上,数学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对学习数学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修正,重新审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和探索途径,在“知其然”基础上真正“知其所以然”,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自主的探索者、主动的学习者。

相对而言,中职学生普遍自主学习的水平较低,自主尝试实践的能力薄弱,要改变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索然无趣的状况,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数学新知时,要适时点拨,精巧启发,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的自主探索问题,为他们创设成功的阶梯、进步的台阶。教师是名副其实的引领者,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数学新知,促进数学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会”向学生的“会学”转变,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孤立学习,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样有互动,教师只是启迪者、引导者、咨询者。教师要有适时适度指点的技巧,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使自主学习真正如愿以偿。

二、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要求,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数学合作学习是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问题的解决做到互助合作、交流方法,并以小组所取得的成绩为衡量标准,共同达到数学学习目标的活动,从而达到“1+1>2”的效应。数学学习小组都围绕着数学学习目标而有计划地开展合作活动,并以各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整体数学成绩作为评判标准,从而把传统的生与生之间的个人竞争转化为组与组之间的合作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弥补了中职学生思维滞后、反应缓慢、理解浅薄的缺陷,高效低耗地完成数学学习活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功能:

1.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数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还可以了解他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来扬长避短。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凸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思维互补的优势,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数学问题,能搜集到多方面、多层次解决数学问题的信息,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果,符合中职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特点。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平等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讨论交流、争论思辨、彼此启发、互相借鉴,共同达成数学学习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由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由学会数学知识变为学会数学思维方法,由孤立无助变为合作互助,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乐于合作意识的生成。

3.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施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才能,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欲罢不能的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多边协作互动效应,数学学习的信息量递增,其数学学习效率明显优于学生个体孤立的学习,使中职学生同样感受到数学学习充满着生命活力。

显而易见,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夯实学生学习数学的“双基”,而且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世界观的变化,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明显大于个体能力,使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合作学习中发挥积极的效应。

三、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重过程参与,重探索发现,重研究体验,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研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形成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意识的学习方式。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数学问题,为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案而展开的,而数学教材中往往找不到现成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寻求数学问题的答案,启发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尝试、实验、发现等形式,搜集解决数学问题的信息材料,并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归纳、抽象概括,以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资源,进而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同时,在研究活动中把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途径、成果以调查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数学教师要潜心发掘中职数学教材中呈现或隐含的丰富数学资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教师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寻找研究问题,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主题。中职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着一定困难,而探究数学问题的难度更大,因此,教师要把握研究主题的难易程度,设置相应的问题梯度,使研究主题的难度逐步降低,符合中职学生探究水平低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的探究途径,让他们通过努力能揭示研究主题的解决方案,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感受到“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和科学研究意识。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探究性

中职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研究性问题后,让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积极探究问题,寻找解决策略,并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活动中探究得出解决数学问题的结论。当然这种结论不一定科学严谨,目的是培养中职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和探究问题能力。

2.自主性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索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程序的选择与确定上,切忌教师越俎代庖,教师要“放权”、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选择、自主确定、自主研究。当然,在学生研究遇到疑惑或困难时,教师要抓住火候,善于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主能力。

3.体验性

学生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得一种以往学习数学经历中少有的情感积极投入和探究热情体验。在情感上,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好奇心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强烈愿望得到满足,体验到探索的过程也是一种经历、一种快乐、一种创造。其实,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结论更有意义。

4.养成性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研究性学习,在亲自实践研究过程中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养成了探究问题的科学意识。当中职学生以后遇到学习上或其他方面的困难时,会养成主动求索、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直至解决问题为止。

中职数学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重在构建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而自由的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愉悦体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科学意识。

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和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学习方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是中职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根本途径,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思维水平、接受能力滞后等因素,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做到因人选择、“量身订制”、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合作性与探究性。

[1]雷震宇.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2010.

[2]徐亚莉.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科学教育,2010.

猜你喜欢
研究性中职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