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增分增效——在区中考复习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5-08-15 00:53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期末考试课标考点

郑 茜

(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四中中学校)

各位老师好!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在这里,我把我们学校政治学科的复习迎考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认真研读课标、考试说明和教材

课标是我们实施教学的根本依据,它内在地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最近几年的中考看,每年的中考考点都有变化,或增或减,这使得中考考试的范围和内容的不确定性增加,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最佳的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老老实实地依据课标开展教学。因此,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点为重点,以教材为基础就成了我们基本的教学思路。

二、集体备课,分工协作

通过集体备课,各位老师把自己对考点的理解、复习课的操作、习题的设计、复习的进度等进行交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并用于教学实际。同时,根据老师的特长,分工协作,年轻老师主要负责文字的编辑和资料的收集、整理。经验丰富的老师主要负责习题的设计和资料的审核。这样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显得更有效。

三、知识与能力并重,注重对能力的培养和考查

考查能力是中考的导向,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新课伊始我们就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考点要求是理解的,我们就要训练学生对该知识的转换能力、解释能力和推理能力;考点要求是运用的,我们就要求学生运用该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或者运用事实来说明这一理论观点,或者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行为要求。不管是我们的课堂自测,还是单元复习测试或者月考,培养能力、考查能力一直都是我们选题、出题的宗旨。

四、做好学情反馈

学情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时了解学情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学情的反馈除了来自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试题训练了。因此,每一课的复习训练,我们都坚持“先做后讲,先改后评”。为了保证反馈的真实性,所有的练习我们都是在课堂上完成,不会布置到课外,

五、督促学生加强记忆

记忆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学生记得越多,占有得就越多,引用的时候就越得心应手。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三个措施:(1)除两次月考和期末考试外,我们的任何一次练习都开卷,我们鼓励学生去翻书寻求答案,鼓励学生去翻书求证,通过一遍遍翻书,让学生先熟悉教材,熟悉基础知识。(2)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月考和期末考试实行闭卷考试,促使学生强化记忆。(3)期末考试前,我们一般都安排5~6个课时让学生专门进行读背。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中考采取的一些对策,这些对策是否有效,还有待中考的检验。最后祝各位老师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期末考试课标考点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期末考试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期末考试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