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5-08-15 00:53阮小健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老师

阮小健

(陕西省商南县教学研究室)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有效的提问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对如何进行课堂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效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几个问题

1.无效提问较多,切中要害,体现知识重难点的有针对性提问较少

不少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显得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高,就降低提问的难度,让学生用“是”或“不是”回答。乍一看,课堂较“热闹”,可实际上,这些提问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引领学生真正地深入教材,课堂教学的目的性、知识性明显缺失。

2.问题的设置没有把握准学生的认知水平,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毕竟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果不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上提出一些偏难、偏深、偏大的问题,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长此以往,课堂的有效性提问也就无从体现,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课堂提问缺乏恰当的引导

在教师问题与学生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交谈和推理,难以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教师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性。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个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如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在提问时,老师应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能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语文知识。

2.紧扣教材,提问重点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段,但过多的提问,会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问题设计得再好,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总是部分学生,教学活动面受到了局限,并不能真正调动全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提问不宜多,精当的提问,提问重点问题应符合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启迪思维。但要注意,紧扣教学重点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少,要直插要害;要精,要有利于学生思考,以能起到以问促读、以问促思的作用。

3.化难为简,逐步深入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想象能力。教师的提问,如果难度过大,就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暂时停顿,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节奏,从而导致课堂冷场而达不到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因此,在提问时,切忌“大而空”或“细而浅”的问题,应当选上一个切入点或突破口,在关键点上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或者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将问题分解开来,逐步深入。

4.留足时间,把握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会因得不到满意、贴切的答案而放弃去等待学生的回答,自己将问题的答案公布了出来。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如果给学生留足时间,学生完全有可能解答出相关问题。只是我们的老师失去了等待的耐心。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提出的“等待时间”这一概念,一般教师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他们的回答需要长时期学习的积累,或是从已学的知识片段中寻找答案。当然,高质量的提问,精彩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顿悟。所以,只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关键时刻“投石冲开水底天”,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如此提问才有艺术性可言,这样的提问才能余音绕梁、韵味无穷。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的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要想更好地改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地研究高效提问的方法,努力践行在教学中。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