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5 00:53韩骞赓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驱动计算机中职

韩骞赓

(甘肃省平凉师范学校)

计算机这门学科在大多数中职类院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作为中职类的院校,是专门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的,因此计算机成了他们重点发展的专业。但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没有和学校的期望成正比,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使用任务驱动法的内涵和必要性

1.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老师围绕一个中心问题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探索,并结合老师上课讲过的理论知识去寻求答案。任务驱动法的好处就在于在运用过程中不仅能强化老师课堂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一步步地带动学生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运用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计算机的学科特点决定的。计算机是一门现代化的技术,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也是为了将它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它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任务驱动法与计算机的学科性质不谋而合,既可以在老师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理论,同时也能带动学生进行自主性操作;其次,这是由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的。在中职类的院校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普遍不高,而任务驱动法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掉学生不愿探索的坏习惯。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巧妙设计教学任务

老师布置教学任务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因为它需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首先,教学任务要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下去的欲望,兴趣也是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也就离成功不远了。这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当然,教学任务的设置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还不能脱离老师教学的中心,需要围绕这个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工明确,然后选出代表演示完成情况。在对其进行评价时,老师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议方式,比如学生互评。这些都可以看作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遵循教学任务,提出问题

任务驱动法的第一步是布置任务,那么第二步便是提出问题了。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并非可有可无。它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能够启发学生的作用。例如,在计算机课上,老师让学生制作一个有关普通话培训的PPT,然后提出问题,比如制作PPT需要哪些步骤呢?每个过程如何进行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问题去思考。学生想到先进行文字编辑,然后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文字编辑,可以进一步得到强化,对于音频视频链接的插入,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话,会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或者去咨询老师。

3.实践操作练习,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任务驱动法的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任务。学生除了可以自主探索完成任务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同学进行交流协作,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布置一个任务的时候,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一起完成任务。同学之间互相合作,除了提高效率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吸取别人意见从而取长补短的学习习惯。另外学生在展示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旦发现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便加以重点讲解,提高教学质量。

[1]王涓.“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探讨[J].经济师,2011(08).

[2]杨梅.案例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网络财富,2010(20).

猜你喜欢
驱动计算机中职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