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2015-08-15 00:53公维香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序数全体学生负数

公维香

(吉林省延边第三中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呢?

一、注重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感知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如,讲到“非负数的性质”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两个人做买卖,其中一个人不赔钱,另一个人也不赔钱,这两个人合起来没有挣钱,问两人分别挣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这时规定挣钱用正数表示,赔钱用负数表示,不赔钱是什么样的数呢?这样把不赔钱与非负数联系了起来,那么“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分别为0”的这个性质就不难理解了。

二、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在“我能学会”中提高参与意识

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这样引入课堂:“一山兔子一山鸡,两山合在一山里,上数脑袋3600,下数腿11000,问问兔子多少鸡多少?”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如果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有了两个未知数又怎么办呢?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脑袋和腿的数量来列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在列方程、观察方程和未知数的个数和指数时就多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机会,感到自己能行,在“我能学会”的体验中提高自信。

三、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学生是乐于接受也是非常有效的。游戏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或渗透到某些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相应开展。如,在学习“有序数对”这节课时,就采用了“找座位”这个游戏的方式,来使学生理解有序数对。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座位位置使学生准确地体会“有序”的含义,真正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整节课在轻松愉快之中进行,气氛活跃,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四、注重实践,积极探索,在操作中提高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分组讨论、动手实践、展示成果、说出依据,教师适时引导,补充不足。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积极思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又能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过程上,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求知欲望,树立自信,以达到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序数全体学生负数
有序数方块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生活中的有序数对
『基数』和『序数』
学好乘方四注意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有序数方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