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缺失及其思考

2015-08-15 00:53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国民体质人文

郝 鹰

(山西省阳泉市体育运动学校)

纵观历史发展,中国故事传统教育注重理论性、文学性内容,对于相应的体质培养、体育教育并不看重。这种思想在教育机构内部更加重形式而轻内容。不能落实体育教育的人文内涵与人文价值,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并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与素质教育。

一、中国年来体育教育的情况分析

体育教育的发展史是充分融入了当时的政治理念与社会背景的。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思潮将全新的国民体质培养理念传入中国,此时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认知还处于“军国民体育”的思想时期。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军国民体育”思想逐渐向“平民主义体育”方向发展。此刻的体育教育逐渐注重对于儿童身体、心理以及精神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开始有了现代体育的初步思想。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体育开始贴近于当时关系较好的苏联的教育体制,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更加注重全民体质的培养与锻炼。当全新的改革开放理念提出之后,体育教育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更加注重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对心理的培养影响,在尊重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同时,逐渐重视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纵观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根据时代的不同,社会组成不同,体育教育被赋予的历史任务也各有不同。虽然对于参与的群体有着相对积极的影响,然而整个体育教育的人文性发展却明显不足,注重目的轻视人文是体育发展的弊端,也是目前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偏差认识的根本原因。

二、导致近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缺失的成因

1.中西文化的差异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体育教育的参照物源起于西方体育教育。然而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最终导致体育教育在推广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人文缺失。

在西方的体育教育发展历史中不难发现,西方近代体育教育的初衷源于对古代文化的一种复兴。反观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则无法与时代相分割。虽然继承了西方体育教育对于力量锻炼的理念,却是与富国强民分不开的。在接触了西方体育教育的同时,中国就已经在救国救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顽强奋斗。这个时期的中国,比起追求体育教育的人文性,追求体育教育的目的反而更加重要。正是这样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最终导致体育教育引入中国后人文性的缺失。

2.过于注重体育教育的功能性

这一点也是跟我国当时的历史情况不可分割的。虽然体育作为一门学科,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已经由一种客观文化逐渐变成了现在的科学体系,然而在中国的历史催化下,体育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学科,已经变成了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形式。早在中国城门洞开的时代,“东亚病夫”作为中国人的耻辱,伴随着中国长久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扭转这一印象,以发展体育运动为手段、增强国民体质为目标的体育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学校的体育教学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富国强民、培养人才的工具,早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娱乐、传递健康的人文理念。

3.应试教育下的学校体育人文性冷漠化

应试教育对于中国国民来说并不陌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高考改变命运成为社会教育形势的主流思想。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甚至是学校或者老师,都将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中考看得非常重要,这就使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并不是用来玩耍和娱乐,而是要应付老师留下来的繁重学习题目。

三、如何改善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缺失的现状

1.重新认识体育教育目的与功能的联系

要改善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缺失现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重新认识体育教育的本质,将体育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性进行梳理融合,从而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融合,共同推广,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

如何梳理体育教育目的与功能?首先要跳出传统的固有思想,将体育教育目标的订立与现下教育的培养目标相统一,以培养健全人格、优秀的人为最终目的。这样体育教育才能更好地与现下教育相融合,并不单单以培养国民体质为目标而努力,而是更全面地将体质之外的需求也考量进去,使体育实践活动更完整,更有益于学生教育。

2.提高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本身的一部分,要符合教育初始的大方向,并且以人为最终考量单位,做到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效力于人。作为培养教育人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应该遵循人类发展的大方向,以塑造更完整、更具有时代意义的人格为目标来为人所用。只有融入了这样的人文理念,体育教育才能从本质上得到发展与应用。

3.提高国民的认识程度,更加贴合国民需求

素质教育着重于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主体性,形成健全的性格个性。而在这其中,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体育教育应该得到足够的认知。体育教育并不是一门没有用处的学科,它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

体育教育目前的目标并不适应现下教学体制,通过体育教育做到强健体质一直都是现在体育教育的标准。学校的体育教育注重的是学习者体质的提升,却轻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当学生结束学校生活步入社会之后,极少有继续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不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行体育教育的人文性问题,不重视全民体育的观念,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永远只能趋于形式,无法发挥它本身的积极作用。

[1]唐超.关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卢欢.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国民体质人文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一直难忘
高地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人文绍兴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人文社科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