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学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法》课程
——以指定教材《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为参考

2015-08-18 06:46张永怀陈效飞
英语教师 2015年18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时态语法

张永怀 陈效飞

论如何学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法》课程
——以指定教材《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为参考

张永怀陈效飞

《英语语法》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选修课,主要面向具有相当于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以上水平并有志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的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其指定教材《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的语法体系与传统语法在诸多方面的不同,列举书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用法,针对如何学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法》课程提出一些策略。

现代英语语法;语法体系;特殊用法;英语语法学习策略

引言

《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基安教授、王望妮副教授担任主编,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英语语法》课程的指定教材。它很好地结合了传统语法与当代英语语法的重要科研成果,力求从词素(morpheme)、词(word)、词组(phrase)、分句(clause)、句子(sentence)乃至语篇(text)对英语这种语言的结构、组织规律作一个科学、系统的总结,旨在帮助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英语语法的各个层次,改善英语运用的规范性,较为准确、有效地用英语沟通信息和表情达意,更好地认识当代英语语法的发展及其与传统语法(traditional grammar)的诸多不同,为参加本课程考试打下基础。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有宏观上的理论阐释,对英语语言结构层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又有大量的实践练习题,同时具有英语教学语法书的适用性特点和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媒介,语法形式及结构同语言的意义、用法、情景密不可分。本书的编者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点编写英语语法项目,使语法不再是枯燥、乏味、僵死的学问,而显露出其生动、有趣与丰富的一面。下文拟就扼要介绍本书的语法体系与传统语法在诸多方面的不同,列举书中的一些特殊用法,针对如何学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英语语法》课程提出一些策略。

一、英语语法体系之差异

(一)规范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与描写语法(descriptive grammar)

17世纪到19世纪下半叶是传统英语语法的黄金时代。由于传统语法以古为书,重书面语,轻口头语,力图按一个标准去纯洁语言、固定语言,因而也被称之为规定主义(Prescriptivism)(殷钟崃、周光亚1990)。传统意义上的规范英语语法以拉丁语法为基础,依照拉丁语法的条例,归纳出英语语法条例,制订出语法规则,这成为研究传统英语语法学者的主要任务。伦道夫·夸克(Randolph Quirk)等学者(1985)认为,规范语法是a set of regulations that are based on what is evaluated as correct or incorrect in the standard varieties.Since we do not have an Academ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there is on one set of regulations that could be considered authoritative.即在诸标准变体中正确与否的一套规则。由于我们没有英语语言科学院,所以也就没有一套权威性的规则。规范英语语法需要以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正式语为研究基础,从而人为地制订一些供人们严格遵循的规范。

I wonder if he were here.

It is me that is to blame.

It’s just between you and I.

Go post a letter for me.

Me borrow money from him!

At last there was something about which to write home.

以上这些句子均被视作不规范的表述形式,甚至是错误的表述形式,而描写语法则必须从活生生的语言出发,既重视书面语、正式语,又不忽视口语、非正式语,因为一切活的语言就其性质而言都是有效合理的交际系统(殷钟崃、周光亚1990)。描写语法的学者认为,语言是变化的、丰富多彩的,所以语法也应该是活的。语法应当描写和反映这些变化,而不能制订规则去阻止它们的变化(殷钟崃、周光亚1990)。

描写语法的学者应该客观地描写英语语言的规律。例如,《现代英语语法》关于主动一致(subject-verb concord)的语法,介绍了三种互为补充的原则(three complementary principles):语法一致原则(Grammatical Principle)、意义一致原则(Notional Principle)和就近原则(Principle of Proximity)。一般情况下,主语的单复数形式决定着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这种关系就叫语法一致关系。如:Everybody was happy with the decision.New machinery is arriving tomorrow.意义一致指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取决于主语在意义上而非形式上是单数还是复数。如:The audience were brought to their feet at the sight of Superman in his wheelchair.The committee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reach a decision.就近一致是指谓语动词单复数形式受制于靠近动词最近的主语的人称或数词。这三种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受习惯用法、语体或语域的制约。主动一致以语法一致原则为主,一般用于正式英语(formal English),尤其是课堂教学;意义一致原则次之,常用于非正式语体(informal speech);就近一致原则再次之,倾向于口语体。以上三种原则在不同场合互为补充(李基安、王望妮2015)。但是,即便在正式语体中,有些结构也往往要遵循就近一致原则,例句如下:

Either the girls or Jack has to go there.

Either Jack or two girls have to go there.

Neither my wife nor I am coming to the ceremony.

There is a bed,a desk,two bookcases and two comfortable chairs in the room.

再如,与不定代词everybody,somebody,anybody,no one等照应的人称代词、代词、物主限定词、反身代词等究竟是he/him/his/himself还是they/ them/their/themselves,规范语法的学者一贯坚持使用he/him/his/himself,而《现代英语语法》的编者却认为they/them/their/themselves也常见于实际口语交际中,也是一种普遍接受的用法,例句如下:

Everybody thinks they are the most suitable people for the job.

Anyone can do it well so long as they work hard.

No one voiced their opinions.

None of them blamed themselves for the failure.

语法一向被认为是语言运作的法则,指导我们正确使用语言。然而,从本质上讲,语言是物质,语法是认识;语言决定语法的存在形态,而语法并不能规定语言运作模式。所以,主流语法学界已经认识到,语法是描写的而非规定的。

(二)形式(form)与意义(meaning)

传统英语语法大都从意义出发,归纳总结各种语法现象,有时甚至混淆语法形式和意义。在传统的英语语法中,“时态”和时间相互参照,一一对等,比如:现在“时态”表示现在时间,过去“时态”表示过去时间,将来“时态”表示将来时间等,于是就有了16种“时态”和时间(见表1)。

表1

要清楚地记住如此名目繁多的“时态”已经是困难重重,更不必说很好地掌握它们各自的意义、形式和使用方法了。在任何自然语言中,形式和意义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形式是固定的、单一的,而意义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是相对的。某种动词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的时间概念也不同,比如:一般现在时根据不同情境可表示诸多非现在的时间概念。Randolph Quirk等学者(1985)就曾指出:The English present tense,usually,but by no means always,signifies present time.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esent tense and present time is strong enough to make the term“present tense”plausibly appropriate,and at the same time,potentially misleading.

《现代英语语法》试图厘清动词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分出了“时”(tense)和“体”(aspect)这两个语法范畴。“时”是动词曲折变化形式,与时间意义相关,但不对等(李基安、王望妮2015);“体”是动词的组合形式,表示一个动作处于何种状态,或者以什么样方式存在的动词形式(李基安、王望妮2015)。如此定义便把上述的16种“时态”简化为“两时”与“两体”(System of two tenses and two aspects)。“两时”指一般现在时(simple present tense)、一般过去时(simple past tense);“两体”指进行体(progressive aspect)、完成体(perfective aspect)。“时”与“体”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运用。因此,英语的限定动词词组便有8种时体形式(见表2)。

表2

“两时”“两体”的动词体系无疑会大大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此外,《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认为英语动词没有将来时(future tense),将来时间必须借助情态助动词、半助动词或谓语动词的其他形式来表示,借助它们的过去时形式表示过去将来时间。如:情态动词will/shall表示将来(I will come and see you next week.),半助动词be going to表示将来(It’s going to rain.My grandfather is going to learn to drive.),am/is/are+不定式表示将来(The mayor is to visit our school tomorrow.You are toturn in your papers on Friday.),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The train leaves at 8 this evening.School begins at the first day of September.),现在进行体表示将来(They are leaving tomorrow morning.We are having a party tonight.)。因此,《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的“时态”体系可用下图标识(见图1):

图1

这种“两时”“两体”加上“表达将来时间的结构”(Constructions for expressing future time)的“时态”体系使得英语限定动词形式的分类更趋系统化、科学化。

传统语法往往着眼于意义,而忽视形式的重要性,把所有表示非真实意义的动词形式全部纳入“虚拟语气”这一语法范畴。如: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体、情态助动词(could,would,should,might,need等)+不定式(do或have done)统统被划分到“虚拟语气”这一语法范畴,导致同一动词形式有时被视作“虚拟语气”,有时又被视作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体等,这种做法使动词范畴交错重叠、划而不清。《现代英语语法》主要从形式出发,认为“虚拟式”是一种形式范畴(a formal category),表达与特定事实相反或不可能实现的假设意义(the verb forms that express assumptions contrary to the given fact or not to be materialized(李基安、王望妮2015)。从形式上看,“虚拟式”违背“一致”原则,包括主谓一致和时态一致;从意义上看,“虚拟式”与说话者的主观意愿有密切关系,而主观意愿与现实常常存在差异。由于非真实意义并非“虚拟式”独有,所以又划分了两个“虚拟式”的谓语动词形式:be-型“虚拟式”与were-型“虚拟式”。前者主要用于某些公式化语句(Formulaic)和某些表示命令、决定、建议等词语(Mandative)之后的that分句中;后者主要用于某些非真实意义的状语分句和that分句中。

二、一些特殊用法

对于常用常见的语法现象,每个学习者想必都很重视,也能很好地把握,但对于那些较为特殊的用法,学习者往往会疏忽或难以掌握。下文拟就几个格外重要的特殊用法例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一)一般现在时表示非现在时间的特殊用法

众所周知,一般现在时主要用来表示现在时间里发生的动作、事件等,但它在从句中,尤其在时间和条件状语分句中往往可以表示将来时间。如:

I’m afraid you’ll have to be responsible for everything you do after you’re eighteen.

If it rains tomorrow,we will have to stay at home.

另外,表示“互通信息的动词”(verbs of com-munication),如say,hear,tell等用现在时往往表达刚刚过去的时间。如:

I hear you’re getting married next week.

John tells me old Joe died last night.

(二)一般过去时表示现在时间

一般过去时指未与进行体或完成体相结合的过去时形式,主要用来表示过去时间,但有时也可以表达现在时间里的主观设想或说话者婉转态度,如:

It’s time we had a break.

I wish I had strength like yours.

He behaves as if he owned the company.

If only they stopped this constant complaining.

这里的had,owned,stopped表示假设意义,指的是现在时间。如:

Did you understand?

I wondered if you could help me.

I hoped you would be free this evening.

这里的did...understand,wondered和hoped表示婉转口气,也指现在时间。

(三)过去进行体表示非过去时间里的动作

动词hope,want,wonder用过去进行体往往表示婉转口气,主要用来表示有礼貌的恳求。如:

I was wondering if you’d like to come out for dinner with me this evening.

I was hoping you could do us favor.

以上两句话也可以用一般过去时wondered 和hoped表示客气的请求,但用过去进行体更加婉转、有礼貌。过去进行体也可以用来表示主观臆想的情况,这一用法仅限于某些固定结构。如:

I wish you were not driving so fast.(表示与现在时间里的动作相反)

I’d rather we were leaving early tomorrow morning.(表示对将来情况的主观臆想)

(四)多词动词(multi-word verbs)、非限定动词(non-finite verbs)的被动态

由“动词+名词词组+介词”构成的多词动词往往有两种被动态。如: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is important issue.

-This important issue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

-Special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is important issue.

非限定动词也有被动态。不定式的一般形式被动态为(to)be+-ed分词,-ing分词的为being+ed分词。如:

She expects to be praised.She expects him to be praised.They are worrying about being fined for over-speed.They are worrying about their son being fined for over-speed.

三、英语语法学习策略

语法学习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儿童学习语言时不必学习语法,因为学了往往也于事无补。而对于成年人,语法的学习对其外语学习则大有裨益,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判断、举一反三。

阅读语法要用宏观思维方式,而不应过于拘泥于具体语法规则,不管读到哪一页、哪一条规则,都要始终掌握这一部分在整个语法系统里的位置。一旦缺乏这种意识,学习就会事倍功半。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是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但语法规则不是停滞不前、脱离语言实际的僵死条文,学习者应该采用灵活的、对比批判的方法。下文拟就如何学好英语语法提出两条建议以便学习者参考。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科书,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也有大量的实践练习。学习者如果脱离实践练习,一味地钻理论的牛角尖,那么学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对于提高英语语言水平也无甚益处;相反,如果学习者仅仅注重练习,轻视理论的指导、引领作用,只对个别具体的例句处理感兴趣,那么往往也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也就难以达到“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语法学习境界。笔者认为:对于广大自考学习者来说,最好的语法学习办法是从具体的典型的例句着手,分析、总结它们所蕴含的规则,从而把抽象的规则具体化,随后再选择一些相关的练习,加以巩固。《现代英语语法》中出现了不少的术语。对于传统语法中所没有的术语,如subject complement(主语补语),relative clause(关系分句),determiners(限定词),aspect(体)等要清楚它们的含意。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都涵盖的,但内涵发生变化的术语也绝不能忽视,比如finite verb(限定动词),non-finite verb(非限定动词),tense(时),voice(态),mood(式),phrase(词组),clause(分句)等。对于这类术语一定要弄清它们的内涵,以免产生认识误区,导致在做练习题时出现错误。

(二)对比与归纳并举

学习过《现代英语语法》的人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相同的语法现象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比如,非限定动词(词组、分句)(non-finite verbs,non-finite verb phrase and non-finite clause)首先在“不定式”(the infinitive)、“-ing分词”(-ing participle)和“-ed分词”(-ed participle)等章节中被论述,接着在“从属结构”(subordination)的非限定分句与无动词分句(nonfinite and verbless clauses)章节再次被论述。各章节论述的角度不同,内容互相补充。学习者可以把这些相关的章节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对非限定结构(non-finite constructions)的认识将会更深入、全面。

此外,学习者不妨从多种视角对同一语法现象进行对比、归纳。学习“虚拟式”(subjunctive mood)时,可以归纳一下其他表示假设、“非事实”意义的动词形式,如过去时、过去完成体、情态助动词+不定式等,还可以归纳一下用过去时表示假设含义的句型,甚至还可以通过分析对比“陈述式”(indicative mood)和“祈使式”(imperative mood)的相关章节进行学习。如此一来,通过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便可举一反三,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结束语

英语语法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英语语法的教学繁杂、体系各异、手段教条,出现了初学者掌握程度滞后的现象。《现代英语语法》(2015年版)吸收了当今语法研究的新成果,并蓄各家所长,兼收传统语法的合理部分,同时考虑到读者的特殊性,语法范畴的划分力求清晰简洁,讨论循序渐进,从语言实际出发并用以指导实践。语言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在语言使用中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语法是意义和形式、功能和结构的中介,体现了两者之间极为复杂的关系。在描写语法时,可以从意义、功能出发,也可以从形式、结构出发。形式语法把结构放在首位,从结构推导功能、意义。功能语法则从意义、功能出发探讨语法结构(约翰·辛克莱2014)。

学习者要从英语的语种结构形式出发,分析和把握它们的各种意义与用法。从实际需要出发,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对比与归纳并举,以便达到学习英语语法的最高境界:记住英语语法,并最终忘记它。

引用文献

李基安,王望妮.2015.现代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伦道夫·夸克等.1998.朗文英语语法大全[M].苏州大学翻译组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殷钟崃,周光亚.1990.英语语法理论及流派[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约翰·辛克莱.2014.Collins Cobuild英语语法大全[M].马博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Randolph Quirk et al.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yxm513);黄山学院校级课题“现代旅游城市创建背景下旅游外语人才质量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JXYJ05)”成果之一。

作者信息:245041,安徽黄山,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时态语法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跟踪导练(二)4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参考答案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