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认知与武术发展启示

2015-08-20 23:13唐云
武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角色

唐云

摘要:文章从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概念解读,透视和分析了武术发展脉动,武术正确认知社会角色,有助于对武术良性的发展和传承,社会角色的认知对于武术是一种新的认识论,更是一种实证性分析,武术认知是武术发展观的基础,是武术发展观重要途径,社会角色的认知有利于正确认识武术发展与传承、有利于武术发展长效性、有利于武术职业思想的构建,特别是启示性引申了和透视了武术的角色认知、角色自觉、角色塑造、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角色对群体性的影响等。

关键词:武术发展 社会角色 角色认知 启示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07-031 前言

武术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隐的武术精神文化,是武术文化内核。对武术传承而言,武术物质文化层面的人体动作和武术精神文化层面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都是同等重要的。

[1]在全球文化共融发展的主导下,西方文化的强势姿态,我们何以固守和保护武术文化不被异化,不被西方文化战略侵蚀,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文化结构堡垒,毋庸置疑分工明确、角色认知就成为了战略布局的基点。

唐太宗李世民以镜观哲学,正衣冠、见兴替、知得失,成就了唐代千秋盛世。而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教化观主要为“自知”、“自胜”,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2]从二者的意义和认知观来讲,可见其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性,笔者也正是借此哲学思维,从认知论的视角下,引用社会角色概念和原理分析和透射武术的未来良性发展。文章既运用了智性文化的理性分析、有追求德性文化的理想境界固守,简而言之就是理性的分析,以求达到正确认知武术文化内核,树立知行合一的武术发展观,文章特别是从武术在社会中的角色认知,和正确认知武术角色在身会中的地位,以及个体角色与群体内在联系,社会角色与自觉意识、自强意识、自立意识。梳理和恪守武术发展道路中,社会角色的认知就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武术文化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伴随着全球文化共融、文化战略、正能量失衡、武术文化异化、精神正能量的流逝现象等等,无疑对武术职业化思想建立是一种战争考验,其速度、还有广度、深度成为了辐射后遗症,曾几何时,当武术研究者深沉的认识武术文化前景后,武术文化成为当今一种文化时尚时,武术披上了多种深厚文化外衣,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软实力、文化凝聚力、文化竞争力等等文化新词汇,肢体外形的武者也在文化面前飘飘然。继而之后茫然文化却不知所踪,武术文化在哪义不禁苦思无果。若干年后问题毫无解决、所以笔者认为当前武术文化最缺失的是精神层次的支撑力,如果要透彻的理解什么在支撑武术文化千年的延续和传承,那就首先要明白它在不同时代的角色,角色在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当代社会需要武术扮演什么角色,是什么扮演了武术文化忠实的守护者,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来源于角色的认知,角色在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亟待思考。

2 社会角色概念的认知对武术文化发展引申与启示

“社会角色”( Social role)隶属社会学范畴,角色(Role) 一词的提出更多让联想到的是影视剧和戏剧人物,毋庸置疑“角色”一词最先是戏剧艺术的专有名词,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及其行为模式。20世纪20至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后来,社会学家们在分析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舞台与戏剧舞台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把戏剧中的“角色”概念借用到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来,产生了“社会角色”概念。

[3]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而武术文化的形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凝聚,形成了当代的文化晶石,其成长性无疑与古代社会文化滋养无法分割,其属性依附于社会学而成长,只不过在科技和文明发展观前提下,分裂更为系统的独立学科,但发展路径来源于社会,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但其中最早运用社会角色概念的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其中以乔治·米[George Herherf Mead]的研究最为著名。米德旨在说明人类社会交往和交际中都扮演了某种角色,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预见互动的行为模式,来说明个人在相对社会中关系。而自我发展的前提是在社会中实践和经验累积而形成,并且强调了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的行为,提出“社会自我”理论,这是社会学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其中角色理论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拉尔夫·林顿( Ralph Linton)其研究理论认为角色在任何特性的前提下,文化通过“化人”功能陛,在结构法中通过人对文化的认知可以给与行为者相应的规范信息,并且区分了角色社会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第三个来源于完形主义心理学,使用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含义是人类社会行为之基础。第四个来源是社会戏剧论,雅各布·莫雷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他认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

[4]对社会来说社会角色是什么?从社会角色的概念来看,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所以如果要正确的认识其地位,就必须通过其角色认知,角色是地位的外在表现,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所以角色的认定会赋予某种角色权利,这种联系性会要求某种角色承担一定的义务,行使一定的角色权利,要求这种角色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某种行为,而且在特定地位上对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和期望,所以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对于角色的认知、自觉、行为和权利、义务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以及自我纠正的防护墙,抵制外界的负面元素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无疑,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个体又承担者不同的角色。因此,本文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武术文化只是舞台的某种角色,而武术在当代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其文化底蕴深厚而沉重,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见武术文化的发展通过了各时期的时间考验逐步成长壮大,而且当前武术的发展是空前的。endprint

3 武术角色的认知有利于启示武术的正确传承与发展

3.1 武术角色的认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太极拳全球现有80多个国家和1.5亿练习者,庞大的群体发展下,别让武术文化的这种张力与隐蔽性成为文化战略中“文化的陷阱”。众所周知武术是一把双面利刃,其在正确时间的行使了正确的角色权力,角色的正能量就会对这个社会造成更多的期待,其地位才会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反之会对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比如当前的一些混乱现象,过于追求艺术化发展,干扰大众对武术文化角色的正确理解,借助武术发展时代潮流(一些民间杂技、杂耍艺人、假和尚、假道士)武术家泛化;拜金主义发展,一切唯利是图摒弃了武术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精神。

[5]所以必须让武术爱好者更好的了解武术在社会中角色,认识武术以角色规范武术角色,理解武术角色中责任与义务,规范武术角色行为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大众,更好地理解武术文化内涵与民主精神。因此一方面我们做好武术的多重角色的管理,(练习者、推广者、传承者)使武术文化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和发展,武术的环境营造、平台建设、空间管理、文化传承等,不得不令人深思,另一方面武术角色又应该如何履行,社会实践需求遗留下的文化传承角色,如何通过角色塑造来改观其不良的运行的角色规范、角色义务、角色权利、角色的认知。 所以社会角色对武术文化发展的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武术角色的认知有利于武术发展前进中、自角而行,以角而知、以角而立、自觉自悟、自觉知规,以角显色,以角树色,所以角色是一个认识的基点,其存在于变量与定量的转换过程中,其价值在于事物发展一定的阶段,角色的正确认识可以提高职业修养,又能规范事物的行为意识,角色认知即是精神的产物,又是文化形态的表现,更是武术职业的潜意识的行为规范。

3.2 武术角色的认知有利于启示武术的长效性发展 社会角色形形色色、包罗万象,武术只是社会角色的沧海一栗,从历史的途径来看武术的发展,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原始人类赖以生存的方法手段,伴随着当代第三种文化的洞察,由于文明的发展,人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人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文明与文化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如果想得到更好进步,必须改观和消弱武术的本质论与动物性,认识和了解武术的文化性、功能性、以及继承武术文化的支撑性,并最终取得支配地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文明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要想保护这种文明不被淘汰,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武术文化本能和理性,以此建立更好的空间环境和布局武术发展的长效性。每个事物的发展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事物的进步,必须不断的提出新的启示,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和保护,当前武术的发展已经有古代新、由单一到多元化、由本质论到层次论、更进化为文化论,如果我们希望此刻的辉煌得到延续,就必须找到推进武术发展的原动力,更要认识到武术在当代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社会对其角色要求履行什么义务,了解潜意识行为对其行业发展的规范轨迹,如果每个人找不到自己的角色,那就形同没有目标的理想、没有实践的空想主义,所以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其前景,前瞻性的看待武术发展的方向,以角立志、以角树规、以规行事、以事成业,所以远大的理想以及长效性,必须建立在角色认知与定性,方能建立长效性的发展目标。

3.3 武术角色的认知有利于启示恪守和保护职业思想的构建 谈到职业思想的构建,笔者一直试图找到武术的职业思想内核,找到构建武术思想的主要元素,谈到该问题就必须不能回避认知论,因为认知是行动的先导。所以必须回归到角色的定位上来阐述,武术的职业是什么、角色是什么、我们从古到今一直扮演什么角色?是古代的侠义精神、还是见义勇为行为、或者定同平天下的勇士、以及强根强种的民主精神、或者能给予普罗大众的强健体魄、还是其本质性的魅力无穷等等,这些角色武术都曾经担任过,而且还在延续这种精神的传承,武术史可以例证我的论述,难道这些就是恪守和保护了武术文化延续绵绵千年元素,笔者认为并不准确,但又与其息息相关,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厚重的多重角色文化赋予了武术顽强的生命力和支撑性,正是这种角色的认知力充当了武术的守护神,正是这种角色正确认知恪守了武术的千年传承,所以笔者认为武术角色的认知论才是传承与发展的舵主,武术的角色认知性才是其发展的基础性和核心元素,当然笔者并没有否定武术其他元素的作用和价值。所以武术要想在良性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就必须依附于系统的思想理论指导,因为思想决定行为,武术没有职业的理论思想和自我角色的认知,是一个不完整的体系,而且因该先对其传承对象,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才能为未来发展与传承构建良好指导思想,避免在发展中反途式自觉、自查,武术职业化思想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良性发展轨迹的铺建,所以角色的认知功能性,既能为武术发展起到职业思想的理论恪守,既能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铺建良性的运行轨迹,又能填补和完善系统理论指导,更是为构建武术理论职业思想必不可少的元素,更能为未来武术的发展起到规范化作用。

4 结论总而言之,什么是武术、武术是什么、历代和当今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发展要求、我们在社会中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这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的审视自己的角色,否则探讨发展观是不系统统不科学的,而且发展性问题的突出性必然值得思考,所以笔者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角色问题研究是亟待和迫切的现实问题,不能任这种盲目在武术发展中成为障碍,成为武术航母匮乏的能源,所以笔者试图引用社会角色的视角,分析武术和投射武术的缺失,武术的发展观正好迎合了这种认知观,对于武术来讲,既是武术的发展观,又是武术发展的方法论,所以非常有必要要坚持这种认知性的发展观念。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也只有正确的认识观才能有质的飞跃性发展。endprint

参考文献:[1]颜骁.武术传承的文化学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2):23-25.

[2]老子.道德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3]百度百科http;//haike.haidu/view/385162.htm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09):139-161.

[5]于铁成.武术界三大混乱现象令人忧[EB/OL].天涯博客,2006(10).Social Role Cognition and the Wushu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Tang Yun

(Yellow Riv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63,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role of sociological theory,does the perspective and analysis of Wushu development pulse,Wushu right cognitive social role,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benign and inheritance.The role of social cognition for Wushu is a kind of new epistemology,but also a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gni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Wushu development,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Wushu development.Social role cognition is conducive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Wushu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is conducive to Wushu long-term development,conducive to the building of Wushu professional thought,especially the revelatory extended and the Wushu the role of cognitive perspective,a role consciousness,role model,role behavior standards,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ass,etc.Key words:Wushu development social role enlightenment role cogni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角色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从婚礼与生育礼看维吾尔族女性社会角色的转换
社会融合的四个衡量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