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翻译与翻译教学模式

2015-08-30 02:46喻爱华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建构教学模式

王 燕 喻爱华

(武汉商学院 应用外语系,湖北 武汉 43005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趋频繁,国人纷纷走出国门,同时更多的西方人也希望了解中国。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是当务之急。

一、红色旅游翻译

红色旅游,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吴翠,2009)。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及旅游专业、行业和产业等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职业/专业翻译,是涉及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的翻译实践和研究。它同时还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交际活动(陈刚,2009)。

红色旅游翻译既涉及翻译专业的内容又涉及旅游专业的内容,红色旅游翻译需要培养出既熟悉中国革命历史背景和红色旅游知识,又了解各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方面的知识,既有丰富的旅游知识、开阔的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分析能力,又能熟练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红色旅游英语人才。

二、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局限于语言教学层面,强调传授语言知识,轻视培养翻译实践技能。教学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这样的氛围下,这种翻译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也无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随着对翻译活动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翻译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几种翻译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促进翻译教学。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翻译教学模式

1.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用发现法、探索法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动者,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与新的经验发生相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学生从自身内部建构理解。教学不是传授者和接受者之间简单的、直接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反省的、互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要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能有足够的自我建构的空间去建构知识并积累生活经验;教学活动应能保证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从复杂的真实问题中建构新知识;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教师应能够按照学生的经验并结合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习者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等等。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开展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适用于翻译教学的几种模式

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模式时要考虑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以翻译职业及它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为前提,以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确定教学模式。

(1)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法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由H.Douglas Brown提出,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供真实、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其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发挥师生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出“交际”作为英语教学的实质。

作为语言教学活动的一部分,翻译教学活动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交互式课堂教学同样适用于翻译教学。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重视师生、学生之间的协作。教师要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积极参与翻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小组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翻译意识,并逐步把翻译技巧用于翻译实践。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将真实的红色旅游文本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翻译策略意识,促进翻译技巧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些教师尝试将微信、Blog、BBS、QQ等网络工具、平台用于翻译教学实践。贺莺(2007)利用网络论坛开展笔译教学研究;段自力(2008)开展了基于校园网及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的翻译教学研究;戴建春开展了基于QQ网络平台的交互式课外翻译教学模式研究,这些尝试使翻译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了师生、生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种氛围下会变得更强。

(2)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处理项目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独立组织、安排其学习,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兴趣,自然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让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以真实项目为依托,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构建意义而获得知识和能力。项目教学既注重产出又注重过程,鼓励学习者在完成项目中了解、分析、内省并最终按照要求自主完成相关任务从而获得相关能力(陈水平,2013)。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关注更多的是文本译文的正确与否,而项目教学则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支架、学生为主体,把真实的翻译项目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以完成具体的翻译项目为目标,将翻译真实化,将课堂社会化。通过发挥真实具体的情景因素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多维的信息来源。教学重点集中在对学生翻译观念及策略的培养,鼓励学习者在完成项目中了解、分析、内省并最终按照要求自主完成相关任务从而获得相关能力,完成翻译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真实的红色旅游翻译项目,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分配任务,协调学生和景点、旅行社的沟通,给予学生指导、支持和鼓励,并修改译文,及时反馈意见,学生以职业译者的方式和态度来进行翻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3)工作坊教学模式

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来源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由劳伦斯·哈普林引入此概念,以项目为实践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具体项目为目标,在真实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学习理论,这是它最大的优势,按实践要求融会贯通所学理论。

工作坊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翻译过程为导向,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学生运用翻译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翻译教学中,教师选择真实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完成任务,课堂上教师就典型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结合理论进行点评,通过不断的交流得出理想的译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监督者、调解者、引导者等角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学会自我学习,通过高强度训练提高翻译能力。

工作坊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大量高强度翻译训练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并通过课内外的交互学习环境,感悟、领会和把握翻译的真谛(李明,2010:32)。

翻译教学模式的选择应以翻译职业和该职业对翻译人才为前提,以不同阶段对翻译人才要求为前提,以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根据学生能力发展实际情况确定(刘和平,2013:55)。翻译教学理论的发展日趋成熟,而实践运用方面还有待探索,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是目前翻译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陈刚.旅游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水平.项目翻译教学模式:意义、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82-87.

[3]戴建春.基于校园网及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的翻译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3):61-66.

[4]段自力.网络辅助课程与翻译教学整合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08,(2):46-50.

[5]贺莺.网络论坛与笔译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翻译,2007,(6):29-32.

[6]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7]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J].中国翻译,2013,(2):50-55.

[8]吴翠.试分析江西红色旅游英语翻译现状及其对策[J].科教文汇,2009,(9):268-269.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建构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