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探索

2015-08-30 02:46康红英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经典音乐文化背景音乐

康红英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探索

康红英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学前音乐教育在课程设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进行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促进音乐教育课程更加多元化,建立更符合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课程,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学前教育 音乐课程改革 多元文化

学前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具有特殊的新形势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加强幼儿的全面专业特征,肩负着幼儿的性格培养及启蒙教育的重任。学前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专业,在幼儿教育与启蒙教育方面有重要的职责。学前教育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在幼儿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不仅注重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幼教技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课程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音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快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多元化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当下学前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纵观近年来中国教育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某阶段内,专科学历的师范幼师在我国的幼教事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大,之前的一些幼儿教育学院或者一些专科教育师范学院都升为本科。随着社会的进步,之前专科学院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水平,掌握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1]。但大部分专科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文化水平高过音乐水平,或者说他们几乎没有掌握音乐知识,不会弹奏乐器,更看不懂乐谱。这就对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在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方面,各学院对教材和课程设置有很大的不同。各学校在课时安排、教材内容、实践教学等环节上都有自己的规划,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使毕业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水平也有不同。

目前,学前教育方向的课程编排都是以授课教师为准,并且注重音乐教育理论和教育基础理论的传授。学前音乐教育不同于音乐专业,它更注重将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课程资源内容单一,学前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体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师范性”,不能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方法。在内容上不能只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过于单一。

在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以幼儿为主的教育新理念应运而生。由于新形势下教育理念的改革,学前教育方向应该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在满足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理论联系实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要。要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就要更加注重掌握理论知识,训练教学技能,实践教学操作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音乐课程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方面进行音乐教育[2]。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在感受音乐美、生活美的过程中,培养审美兴趣。但在音乐教育课程中,音乐教育活动和理论往往会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果。这就要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展现多元化的理念,让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指导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其中。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多民族国家,它的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代表性。在音乐教育中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因此,中国的多元文化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应该加强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

3.借鉴世界优秀音乐文化。西方传统的经典音乐已经成为非常宝贵的世界音乐文化遗产,借鉴西方经典音乐也已成为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对儿童良好的音乐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十分重要[3]。因此,根据多元文化的学前音乐教育的方向可以看到,放弃以西方为中心的理念,并不是要把西方的优秀经典音乐抛弃,而是要让学生明白,西方的优秀经典音乐并非是唯一的、不可超越的,世界上还有很多优秀的音乐都是非常值得借鉴学习的文化宝藏。就西方的优秀经典音乐文化来看,它也是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西方优秀经典音乐文化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不容替代,并且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也应该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展现出来。

4.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没有兴趣,“身随而心违”,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失败的,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接受知识。古人云:“教学未见乐处,不必我学。”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兴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学生对音乐有了兴趣才愿意主动走进音乐课堂,才会主动获取知识。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音乐知识的求知欲。多媒体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使我们头疼的问题迎刃而解。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为我们有效的音乐教学开启了一扇大门,给学生科学地获取知识提供了捷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让多媒体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做成PPT(PowerPoint)课件,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特点,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课堂上,调动他们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音乐兴趣的连续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5.合作互助,共同提升。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深入,很多学前教育音乐课堂中也可以看见“它”的影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结果不是特别理想,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合作学习的分组不科学,“强对强”、“弱对弱”,强弱分组不均衡;有的小组学习目标不明确,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小组,犹如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一鼓作气地向百米终点方向前进。没有学习目标的小组,犹如饭后的散步者,漫无目的;有的小组任务不明确,表面看讨论得很热闹,但是没有实际内容……那么如何让“合作学习”在我们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光发热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合作学习时,从不同的方位和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摸索出一种真正适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模式。

总而言之,进行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难度很大,特别是我国的学教育音乐课程仍然存在观念转变的难题,因此,部分人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似乎有些超前,还有些人认为中国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观念转变方面还不是很自然。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借鉴、学习、探究,解决这些难题,从而使中国的多元文化学前教育更加完善。

[1]陈志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640-641.

[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周智慧.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本文系2014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18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经典音乐文化背景音乐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红色经典音乐——复排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启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