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尔顿计划原则理论浅析分层次走班制与传统教育模式

2015-08-30 02:46张晓曼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道尔顿计划班级

张晓曼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广东 珠海 519087)

基于道尔顿计划原则理论浅析分层次走班制与传统教育模式

张晓曼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广东 珠海 519087)

本文主要基于对道尔顿计划的原则的研究阐释,结合实例,以北京师范大学肇庆附属学校为例分析分层次走班制教学,以及以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高田民族学校为例分析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从而得出结论。

道尔顿计划原则 分层次走班制 传统教育

“道尔顿实验室计划是一种方法,通过它,文化和经验这两个目标可以协调一致,一起达到。要使得学校像一个社区一样运作,这个社区的必要条件是个人发展自身的自由”。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孩子并不是一个自由的孩子,他会很容易成为不良习惯的奴隶。他想要成长为一个和谐负责的人,就需要通过某些方式释放能量。因此,自由是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的第一原则。当学生对他感兴趣的科目进行学习时,他的头脑会敏锐,思维会更活跃,更有能力征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任何难题。那种强行给学生的课程不能赋予学生自由,因此,“自由的定义就是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行动,而按照别人的时间安排行动就是一种束缚。”道尔顿计划的第二原则就是合作,或者称之为群体生活的互动。在旧教育制度下,一个学生可以并且经常生活于他的群体之外,如果这样,当他离开学校,进入更为广阔的人生领域时,他就会带着一种反社会的缺陷。“社会经验是社区生活的产物,当学校的各个部分或群体都去发展自己和别人之间的那些亲密联系以及那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时,学生可以不自觉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而活动”。道尔顿实验室计划为此创造了条件。它认为在学校实行的法规与成人社会所实行的法律一样,应该是约定俗成的。在道尔顿计划中教师并非作为被标榜的虚假的权威而存在的,因为这种标榜是压制性的而不是教育性的。在这一计划中为了引导学生自学,我们必须给他机会,让他总体掌握任务的全貌。如果学生在每个学年的开始,就对整整十二个月的学习任务有很好的把握,效果会很好。对于教师和学生两者来说,对自己任务的理解都是必要的。“教学毕竟是一种合作的任务,教学双方在教学中的成功或者失败是联结在一起的”。在道尔顿计划中,让学生通过调整手段以适应目的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本能地寻找完成任务的最佳途径,讨论会帮助他们澄清思想和计划步骤。他们完成任务后的那份成就,是一种真正的体验。这种所获得的文化不再是学校所赋予的,而是生活。“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让他自己掌握开启自己秘密的钥匙。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孩子,是一种彻底的尊重,同时也是尊重自己。他们应该做孩子的思想伴侣,做孩子的友好朋友,做他美德的热爱者,但不要做他过失的同情者”。我们不要在未受教育的身体上让他长了一双受过教育的眼睛,要让孩子的成年只是他们孩童时代的延续,不要让他们的天性受到损害。道尔顿计划渴望提供的正是一种个人的或社会的经验,这种个人或者社会的经验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探索,他们可以自由地去任何地方,自由地学习想学习的知识与经验。在道尔顿计划中,任何学校的课程都要随着学生发展的需求而变化。如今,我们对课程考虑得太多而对孩子考虑得太少,道尔顿计划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方案,通过它,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学生则能抓住学习中的真正问题。课程只是一种技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利用的工具是孩子。教育的真正问题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消除所有阻止学生发现他的问题的障碍。教育体系不能只满足于开发学生精力的表层,必须设法到达并释放学生深层自然能力。想要避免情绪冲突,师生之间的和谐是最为基本的”。道尔顿计划对学生既有道德上的益处,又有智力上的益处。它的目标是一种综合目标。“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像一个社区那样运作。道尔顿计划强调孩子在其学习过程中他的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重要性”。在道尔顿计划中,课程中的主要科目必须进行综合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把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知识成为一种有活力的、有益的有机体,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知识中建立体系,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非常容易记住。道尔顿计划认为学生不喜欢学习,不能归因于学习本身,而要归因于他的教学方法。在此计划中,要争取学生获得知识的兴趣,这是引起孩子天性的新反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孩子同样友好的帮助和鼓励,以便让他解决困难。让孩子在道尔顿计划体系中成长,会培养孩子身上的自立和主动的精神,从而开始人格的塑造。“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的生活经验对他们以后的事业很有帮助,这样的孩子会领先同龄接受传统教育的孩子足足10到15年”。(转引自帕克赫斯特所著道尔顿教育计划15-23页)

道尔顿计划追求的是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合作学习,它强烈反对传统教育下对孩子天性的束缚与扼杀。它倡导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下释放自身的能量。老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指路人,而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宰。在对学生充分的学习尊重下,让他们自由合作探索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可以自主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培养能够合理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校逐渐培养出他们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久而久之,这种能力转化为内在的贮备和动力,当踏入社会的那刻,他们不再畏惧社会上所谓的经验,而是能够很好地结合在学校中培养出的能力在社会中恰当而自由地运用。这样同等的条件下,在道尔顿计划培养下的孩子能够远远领先于同龄其他接受传统教育的孩子,这不仅是对道尔顿计划的肯定,更是对他们自身的充分肯定。

结合实例对比传统教育下带有民族特色的学习模式与以道尔顿计划为基础的分层次走班制学校教学模式。首先是传统教育下以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高田民族学校为例,因为自身亲历考察,所以感受更真切。高田民族学校采用的是小学与中学合并在一起的寄宿学校模式。课堂规模是传统的大班教学制度。一个班的总人数在四五十人左右,同年级的均为平行班,学生有自己固定的班级,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参差不齐。老师讲课的方式多为传统的输入型教学方式,在学生的评价上多以成绩为主。但在这个学校有许多新颖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因为它是一所带有民族特色的壮族学校,它的亮点之处值得我们欣赏。每个班级的陈设很整齐,在每个班级的门口都会有这个班级班主任特别的语录,以此鼓励孩子们。这个学校给人的第一感受是很有民族特色,因为高田民族学校是一所壮族学校,所以为弘扬壮族文化,校园里处处可见壮族民族特色的事物。并且在这里几乎都是壮族的孩子,从孩子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出这所学校所要在孩子们身上发扬的东西,又可以看到壮族家长对学校寄予的希望,以及对孩子们的热切盼望。这所学校里的体育设施很完善,虽然只是一个乡镇级别的学校,但在校园中可以看到孩子们打篮球、打羽毛球、打板球的身影,由此可见,虽然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但学校和学生仍都很重视课外活动。由于我考察的当天下午正是周日,因此我在校门口的石阶上坐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观察孩子们返校上学的情景,以此感受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态度。据了解这所学校的孩子们每周末都可以回家,可是即使如此,家长送孩子来的情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独立的孩子是自己返校,没有家长来送,但手里都会多多少少拿一些这周换洗的衣服或者吃的。最常见的是父亲或者母亲送到校,有的家长是送到宿舍,有的是直接送到门口就离开了,还有的家长是坐在车里看着孩子直至走进校园,很舍不得。这些孩子进校的共同特点是几乎每人手中都会提着一箱奶制品。仍旧记忆深刻的是有一位家长应该是孩子走的时候没有带东西,他骑车送来了一箱奶制品和其他吃的。从这一个小时的观察中,可以看出不论哪个民族都对孩子注入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家长从孩子接受教育的开始就在无时无刻地关注着。因为是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所以这个学校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很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在校园里,建有爱心小屋,即我们所谓的心理咨询室。在学校的墙上,装有公用电话,上面写着留守儿童爱心电话的字样。看到有很多孩子通过这一途径给父母打电话,着实心里有种既温馨又酸楚的滋味。如今的留守儿童问题与空巢老人问题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成了亟待解决,也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国家的安定问题。

在北京师范大学肇庆附属学校实习的日子里,它采用的是一种特色化的教学模式。它的办学理念是弘扬个性,人人做最好的自己。它实行的是分层次走班制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有助于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兴趣所在,但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以小班化的教学为主,因为老师的精力有限,大班集体化教学模式实行此教学模式困难较大。在分层次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需要在课下自主学习,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学习。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作为指导老师,起指导辅助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去被迫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经受挑战,积累社会经验,这样对孩子将来踏入社会会有很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与新型教育模式的对比,我很支持新型教育模式,当然也不可否认在传统教育中仍存在很多亮点,值得深思和挖掘。在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并且能在自身的探索中积累有用的社会经验。在老师教授知识方面,不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因为大量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能力,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它的作用与益处;老师在教授方面,不再把知识抛给学生,而是采用设计很多活动和引导的方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孩子在学校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让这种学习能力成为孩子发展的内部动力,当踏入社会的时候,这种内部动力就会转化为外部动力,有助于其在社会中立足与发展。走班制这一制度在初高中得以实施,老师固定在一个教室里,学生行走于班与班之间,这样有利于与大学的教育模式衔接。在北京师范大学肇庆附属学校里实行的走班制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课。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与水平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特点与能力都有所不同,针对一门学科开设不同等级的难度课程,可以让这门学科学得好的同学选择难度较高的等级;此学科学得稍差一些的同学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等级,这样的分层次有利于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最终都是为了他们能在每门学科中发挥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做到扬长避短。例如,在这所学校里,初一有三个班级,分别为1班,2班和3班,但当他们上英语课的时候,他们被分为A班、B班和C班,讲课的时候3个班级的老师是在同一时间授课的,只是学习英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层次的英语班级里学习。这里所说到的道尔顿计划与新型教育模式分层次走班制教学都处于它们所处时代的前沿,道尔顿计划强调自由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分层次走班制教学正是在这一计划的基础上让其自身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因为分层次走班制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与合作性的精神,所以,我很支持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但在传统教学中及传统教学的班级管理和校园管理中,仍有许多优点和新颖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1][美]海伦·帕克赫斯特,著.陈金芳,赵钰琳,译.道尔顿教育计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猜你喜欢
道尔顿计划班级
班级“四小怪”
就爱恶作剧
——道尔顿的童年故事
幸运的卢克之道尔顿叔叔[2]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不称心的新班级
从气象爱好者到科学原子论之父--读道尔顿《化学哲学新体系》有感
班级被扣分后
神奇探长道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