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实践探索

2015-09-06 00:36张天慧李巧伟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高师实践

张天慧,李巧伟

(衡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

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实践探索

张天慧,李巧伟

(衡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

【摘 要】瑶族音乐文化影响了我国南部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多种文化的冲击下,瑶族音乐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高师声乐课堂教学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扩展自身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经典、优秀的瑶族民歌纳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无疑给了瑶族民歌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对于促进瑶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瑶族民歌;高师;声乐课堂;实践

一、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瑶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包括《蝴蝶歌》、《嘛哈咧》在内的瑶族活体音乐正一步步走向失传和消亡。面对不可抗力造成的消亡,我们回天乏力,但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高师声乐课堂有责任为珍贵的瑶族音乐文化提供和创造一个传承、发展的平台。

瑶族音乐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观意识上,有关部门显然已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客观行动上并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某些经济薄弱地区,打着文化传承的名义,将文化与经济利益片面的挂钩,不仅没有给瑶族音乐文化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更有可能导致瑶族音乐文化的变形失真,加速它的消亡。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高校音乐教育肩负着创新音乐文化的重任。通过有组织、规范化、系统性的声乐课堂引导,提升瑶族音乐审美价值,赋予瑶族音乐净化心灵的美育功能。不可否认,瑶族音乐走进高师声乐课堂将是传承瑶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音乐保护、传承、发展的基地,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有责任拓宽瑶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唤醒大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极为必要,这将在瑶族音乐这一民族母体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可行性

作为推动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大大地方便了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在课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推动瑶族民歌的发展与创新,多媒体技术与高师音乐课堂的结合,满足了优秀的瑶族音乐文化对发展环境的严苛要求。多媒体技术是高师音乐课堂的主要教课途径,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完善,为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提供了足够的技术保证以及极大的可行性。

在课堂上,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对瑶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前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应的瑶族音乐素材。运用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数据进行录入后,再加以编辑、修改、拼接、移位等,加深学生对瑶族民歌的认识,这也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堂来保护瑶族民歌的重要途径。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这一举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多媒体中的录音技术也起到了很好的留存保护作用。总之,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是可行的。

三、瑶族民歌走进高师音乐课堂的创新性

长久以来,一种固有观念深入人心,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民歌不可创作,创作便不是民歌。众所周知,民歌的形式多种多样,代表了当地浓郁的民族特色。随着现代音乐多样化的发展,眼花缭乱的现代音乐逐步取代了结构单一、旋律刻板、缺少变化的传统民歌。为了缓解这种逐渐消亡的危机,也为了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民歌的创新势在必行。但传统民歌的创新并不是要摒弃以前的艺术经验,而是要把继承和创新辩证的统一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是一大创新之举,在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引进瑶族民歌,在传授基本的、传统的声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因材施教,借鉴学生们鲜活的思维方式和灵动的思路,对瑶族民歌加以创新,更加有利于瑶族民歌以及瑶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课堂是创新的平台,创新是发展的基础,让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不可谓不是明智之举。这一举动将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推动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瑶族音乐走进高师声乐课堂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决策到实践,一方面,高师声乐课堂促进了瑶族音乐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高师声乐课堂促进了瑶族民歌的创新发展,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重新确立了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相信这一举措会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健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唐燕.浅析让广西本土民歌走进高中音乐的方法[J].音乐大观,2013(6).

[2]单颖.鄂温克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J].东方青年教师,2013(19).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81-01

作者简介:

张天慧,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湖南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

项目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BA054);“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5B037)。

猜你喜欢
高师实践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从高师视唱练耳学科角度出发探讨“内心听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论隐性教育在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由技入道”与“由理入道”——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