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和“众怒”

2015-09-10 07:22牟小姝
中国商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米粉雷军小米

牟小姝

小米悄悄创办的时候,不可一世的海外手机占据着中国市场的整片天空,而国产品牌也在努力使市场份额一点点交错上升,每个公司都在尽心尽责地拓展疆土。彼时,年富力强、小有名气、有经验、有影响力的雷军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家像苹果那样的一流企业”。于是,这位中关村的风云人物,就这样,在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带着“最想成为的那个人”的理想迈进了智能手机的江湖。手机+雷军,有待考验的个体合二为一了。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这个有着谷物名字的手机,能做出点什么名堂。

时间一晃来到小米成立五周年,如今风光无限的雷军和小米如众星捧月般存在着。然而,与那些冲刷着互联网各大头条的小米模式,饥饿营销,学习小米若干条,全民学小米热潮和崇拜相比,人们对小米从出现到现在的质疑同样值得关注。毕竟,一路走来,雷军趟出了一条让众人愤怒的路。

市场喜欢价格战,同时市场又厌倦价格战。有人会打着低价的幌子大肆倾售,也有人会打着低价的幌子进军高端。雷军不巧中了市场的忌讳,打着高端低价的旗帜走进了高端智能的市场。

同雷军一起举旗的,起初是包含了一个前台在内共14人组建的所谓豪华创始团队。

雷军第一面旗叫MI1,“CPU主频、机身内存、屏幕材质、像素”等硬件配置的高大上有点儿秒杀苹果在内的几乎所有市面上的智能手机,更要命的是它1999元的售价!

凭着人们对雷军的那些“信任”,消费者开始“理直气壮”地发出智能手机“你凭什么那么贵”的质问,而小米拿高端低价的MI1实实在在将了智能手机的军。

虽然在当时,面对庞大的智能手机市场,MI1那352万台的销量显得微乎其微,但是与大品牌相似配置却以低廉价格出售的小米确实把当时智能手机市场搅动的惶惶不安。小米的出现,看瞎了国产手机的眼,中伤了智能手机的心。小米怎么就能这么轻而易举戳别人的脊梁骨!

这样一路走红的小米如若不招来质疑是违背常规的。雷军站出来明证“小米的销量不用质疑”也没能让质疑消弭。敢用价格的招儿搅动智能手机市场不得安宁,却不敢站出去如实爆出销量,鄙夷的目光在小米发展路上一路相随。

而后的每一年,小米旁如无人,在米粉的期待中推出一款又一款产品,小米1s,小米2,小米3,小米4……销量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小米手机出货719万部;2013年售出1870万台,增长160%;2014年出货量达到6112万台,同比去年增长227%(这里都是别人计算的)。

在这个全民崇拜乔布斯的时代,雷军作为乔布斯的忠诚追随者,深陷在“效仿”乔布斯的舆论漩涡,面对外界从不间断的质疑,雷军修炼了一身“不生气”的姿态,继续在第二次创业的路上狂奔,气死了不少站着看热闹的看客。

培养粉丝,是小米成功的重要一步。看客要说话了,小米要是没了粉丝准完蛋。如若没有粉丝,再好的小米也只能自己吹捧。

可气的是,几乎一夜之间,小米成了商业中的宗教,工号001的雷军,第一批米粉忠实的信徒便是他的员工。每一位小米员工入职时,都可以领到一台工程机当作日常主机使用,这种兔子吃上窝边草的行为,雷军运用得炉火纯青。“让丈母娘也用小米的产品”更是让小米由内而外散发着宗派文化。雷军从自己的内部构建了坚固的“粉丝基地”。

小米在自己的时代里孕育了数以万计的米粉。米粉们把初生的小米,生生缔造成了小米王国。

那些层层包裹着小米的拥趸的米粉又是什么样?

话说2012年小米成立两周年的时候,时年4月6日小米周年庆被叫做“米粉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上千米粉们,仿佛观看挚爱明星的演唱会,而雷军真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大明星。米粉,再也不是娱乐圈明星们的专属,雷军第一个定名了一个粉丝对产品的狂欢。那一场举世的狂欢,在那些狂热米粉的簇拥下,小米当日创造了六分多钟销售完10万部手机的记录。小米手机,就像是注入肾上腺素的糖果,刺激着每一个“贪吃”的人。小米用粉丝经济缔造了一个销售奇迹。

没有粉丝小米又能活多久?从2010年小米创立到2014年这几年间,小米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死死盯着。雷军拿米粉对小米的热度借势、顺势、造势,让小米的影响力高潮迭起。这在当时智能手机激励竞争的档口,两年就飞在天上的小米,用粉丝聚众狂欢的招数横行市场,这一招让众多靠硬件打天下的企业愤怒不已。

直到今天,小米才满五岁。和大品牌相比,小米充其量就是一个初生的小娃娃。

小米没出生之前的2011年,手机市场上一片祥和。

虽然在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手机行业,每隔几年就面临一次洗牌。远久记忆中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曾经瓜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其后的几年时间里,夏新、波导、TCL等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时机加商机,国产手机品牌春笋般涌现,但领导地位始终是来自芬兰的诺基亚公司独占。中国的大街小巷手握联想、中兴、华为、小米、酷派等国产手机品牌的人,已经是比比皆是。中国手机市场上,诺基亚、三星、HTC三大品牌位居用户关注前三甲,而苹果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联想、华为、中兴等不少国产品牌也都借助智能、3G的东风采取了全新的产品及市场竞争策略,取得了群体性突破。

小米,打破了他们好不容易营造的和气。

凭借小米手机、MIUI、米聊这三大核心业务。捧着“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小米一路狂奔,在应用、销量和操作系统领域坐稳底盘的小米,似乎拥有了与手机硬件大厂博弈和拼杀的资本。

2011年12月,小米估值达到10亿美元,2012年小米整体估值40亿美元,2013年8月公司融资时的估值为100亿美元,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进入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2015年初,450亿美元的估值让小米成为全球最贵的未上市科技企业,这一估值超过了近七成的财富美国500强企业。

小米崛起了,雷军成了雷布斯。

2013年,小米力压苹果跻身国内智能手机第五;2014年底小米手机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

如果没了粉丝,营销也弱了。第一的位置保不住。这是很多人的“心声”。

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闯荡的,都是老手。小米的所有玩法,智能手机企业一看就懂。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新的战争,所有智能手机企业都要真刀真枪的和小米对垒。

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继续快速发展,各手机厂商开始争先恐后的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智能手机产品布局。三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引领市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排名持续下滑。经过几年的搏斗,诺基亚等一系列品牌站不起来了。联想、华为、中兴、魅族等一系列老牌本土手机厂商琢磨明白雷军的玩法,迅速部署推出1000至2000元价位段更加“发烧”的高性价比手机。

华为发布自己新款智能机,联想、酷派、海尔、夏新、中兴以及小辣椒、小旋风、大可乐、大黄蜂,不管是有名的,没名的都一股脑开始低价高配的策略。

2014年,联想卯足了劲头,除了收购摩托罗拉外,在性价比手机市场也和小米打的不可开交。华为也推出四核新品手机,用低价高配堵截小米。崛起的小米已经成为了众多国产手机厂商的劲敌,而千元左右的普通消费领域成了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蛋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的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定价在700元至1500元人民币的智能手机约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64%,一年前的比例则仅为45%。同期,定价在1500元至2000元的智能手机产品份额则从22%下滑至14%。

电商模式、高性价比、粉丝效应……智能手机厂商正在用小米的玩法和小米“做游戏”。智能手机的游戏,大家都要参与。

自从小米横空出世,雷军和小米的话题从来没断过。但凡与雷军和小米沾边的消息,都会被媒体大肆传颂。这个时代就一个雷军,不巧的是他成功了,不惑之年创业的雷军自己也不能想到现今遇到的情况:提出风口上的猪就被大佬们说连风都没有,和董明珠的赌局成了一年的看头。雷军的营销把小米推向了神坛,而很多人似乎都在等着看雷军和小米的“笑话”——小米会用什么形式收场。

人们觉得雷军就是在效仿,小米怎么能成为中国的苹果,小米最终也只能是个小米。只是凭借“饥饿营销”、“互联网思维”、“为发烧而生”、“限时抢购”、“参与感”等等,钟情小米的米粉终将会散去,当他们有了更好信仰的时候。

三年前上线的小米,如今成了中国市场第三大电商平台。人们开始意识到小米网只是小米的一个电商平台。

小米越来越不专注了,小米打着小米的旗号把盘子铺的越来越大,小米不再只是一家智能手机生产商,现在又弄起了电源、路由器、空气净化器、摄像机等,最新的东西是插线板。这样的小米,很容易闪到腰。

2015年初,小米发布了小米Note,打破了过去四年中小米手机最高1999元的定价策略,第一次向3000元以上高端市场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前有苹果、三星挡着,前途真有点迷茫。

生态是一个庞大的词,小米生态,让很多人都看不懂。

操作系统,不在自己手。虽然现在小米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但是什么时候能成还是个问题。

……

人人都在等着小米的变化,这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墨菲定律。

除此之外,和雷军打赌的董明珠拿着自己做的手机出现在媒体上,周鸿祎造手机的事业坐实了,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虽然出了点问题,但是实打实的火了一阵子。雷军的后来者已经不是一个两个。打倒小米的呼声更是此起彼伏。

……

雷军曾说过:“做企业,其实就是要把四点照顾到: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用什么人,以及你准备把事情干到什么程度。”小米才五岁,继续长大的小米,真不知还要给人们带来多少怒!

“永远不要对外人、对朋友、对员工过度承诺。在天黑的时候无所谓,但万一天亮的时候,你怎么收场?”

现在人们都在问雷军这个问题:小米会怎么收场?商

猜你喜欢
米粉雷军小米
传递
娘等你回家
价值100亿元的错过
江西米粉
闪电是速食米粉
奶香蔓越莓米粉球
我最爱的一种米粉
懒洋洋的兔小米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