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好生活

2015-09-10 07:22孙滨
新民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马掌花盆里一朵花

孙滨

配图/张小画

很小的时候,就常听爸爸说这句话:“知足常乐好生活。”那时,周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每家过得都很拮据。但我们在爸爸教导的信条下,生活有滋有味,在普遍的苦中品着自己的甜。

70年代初的华北小城里,生活中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一小块烤红薯那都是很奢侈的零食,切一段心里美萝卜那就是最棒的水果。如果哪天合作社来豆腐了,人们得迅速地从家里最机密的地方搜罗出豆腐票,抄起洗菜盆朝合作社狂奔而去。因为去晚了,你连豆腐渣长什么样都没机会欣赏,更甭说吃到嘴里香香糯糯的美味了。据说现在有人连坐飞机都抢座,就是打那落下的毛病。

老爸的性子跟那豆腐差不多,软软绵绵的,从不爱跟人争任何东西,也从不羡慕别人。因为他知足。

他常跟我和姐姐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解放初期的农村,人们经常用野菜果腹。为接济家里的生活,他十几岁就离家去打零工,受尽雇主的欺凌。所以,他有了后来的好生活,永远都是知足的。他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日子,用快乐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于是,在老爸的影响和带动下,“知足常乐”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的家风,和煦地吹着这个四口之家的每一张笑脸。

那时我们住的是厂矿统一安排的小平房,一间半的体量,紧紧巴巴。但老爸总说:“这比你爷爷住的强多了!如果他能在咱的小院儿里坐一会儿,肯定会说村儿的地主家也就这样了。”

的确,为了能“常乐”,老爸把我们家的院子修整得有模有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花草特别多。甭看他是个大老爷们,但特别爱花。月季、牡丹、君子兰、倒挂金钟……反正能开花的他都淘到家里来,听到谁有新品种了马上去拿盒上好的“大境门”烟换回一枝来,栽到花盆里细心呵护。就连那些不开花的植物他都千方百计请进来,林林总总摆满了院子。所以,在我们那片生活区,我家是最漂亮的,推开院门,清幽的花香便扑鼻而来,那满眼的色彩,顿时让你觉得,就算饿着肚子也是蛮光荣的。抢不到豆腐不要紧,一朵花那就是一分精气神。

为了让花草们长得好,老爸每天乐此不疲。那会儿没有京东淘宝,买不到高效的花肥,他便自己动手做。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老爸乐呵呵地拿回一包东西,打开报纸一看,是些黑乎乎的像木工活的下脚料。他很神秘地告诉我,这是马掌屑,就是人家赶马车的给马修蹄子时用刀片割下来的废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些谁都不要的脏东西留它何用呢?

老爸找了个玻璃瓶,把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倒进去,再泡水密封。大概有半个月的样子,我遭遇了见证奇迹的时刻。老爸把瓶盖拧开,就像潘多拉打开了魔盒,一股难以名状的恶臭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差点把我熏一个跟头,现在地铁上遇见那种杀伤力神勇的胳肢窝,我都泰然自若,因为咱经历过,那踩过艰难险阻的马蹄子比这可透彻一百倍!

但见老爸从容不迫,我的惨状更激发了他的创作。他把那些浑浊的臭水稀释开,又加了点奇奇怪怪的东西,搅匀了浇到每一个花盆里。那神态,比给他一块臭豆腐还满足。

真正见证奇迹的时刻是又有半个月后了,让我能记一辈子的不知是哪匹骏马的马掌,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在它的滋养下,每一朵花都开得那么卖力,每一片叶子都尽情舒展着筋骨,仿佛那上面都能淌出油来!

那时谁家都没有相机,但那些怒放的生命却胶片般永远印在了我的记忆。每到挂满星星的夜晚,老爸不怕麻烦地把一盆盆米兰和夜来香都搬回屋里,让我们枕着香气入眠,享受神仙般的待遇。

受他影响,现在的我也爱摆弄花花草草,遇到任何事都不争抢、不攀比,因为他的话犹在耳旁:“知足常乐爱生活”。不知道现在的他在另一个世界还有没有这样的影响力,但我相信,有他的天堂一定铺满鲜花……

猜你喜欢
马掌花盆里一朵花
关于死亡
马掌
花盆里的小嫩芽
热斯坦街上的敲打声
破碎花盆里的美景
真想变成一朵花
花盆里的小精灵
物之花:它不是花了,它仍然是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