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2015-09-10 07:22赵明杰
决策探索 2015年20期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文化

赵明杰

在当下,文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导、价值观培育以及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学者韩民青指出:“文化到底是什么,这恐怕也是一个争议最多的问题了。”不同的学者由于从事的专业不同、审视文化的角度不同,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广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观认为,它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和方式。它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文化;以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形态存在的文化;还有以法律、制度、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制度形态存在的文化。笔者认为,研究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高校图书馆文化对广大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存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即图书馆文化的客观存在对广大读者意识的影响。所以应该以广义的文化观研究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观念形态的文化和制度形态的文化。物质形态的文化是基础,给人最直观的影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物质形态的文化的延伸,是物质文化的表现:制度形态的文化是保证,保证我们在建设物质形态的文化、培养观念形态的文化过程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地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仅有馆藏量丰富的纸质资源,还具有数量庞大的电子资源。随着图书馆功能的全面化,它不仅成为全校师生学术交流的中心,也成为师生学习的场所。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图书馆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

图书馆物质形态的文化是最直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乃至大学校园文化的最直接反映。它包括图书馆的整体建筑设计、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书架设计、阅览桌椅设计、绿化设计等。

图书馆环境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情趣,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图书馆更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学习欲、求知欲。对图书馆功能布局应该避免死板的模式,图书馆书架以及阅览桌椅的选择上,尽量挑选木质,避免铁质的阅览桌椅,增强读者学习氛围。建立借阅合一的管理模式,在书架周围建立卡座等舒适的阅读环境。在书架、阅览桌四周布置适当的绿植,这样既能增添图书馆的阅读氛围,也能提高图书馆的空气质量。

追求以读者为本的人文精神,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传统图书馆是学习的场地,更确切地说是看书的场地,现在社会传统的阅读模式尽管重要,但在读书中的交流也尤为重要,古语说“独学而无友,孤陋寡闻也”。以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为例,为避免学生读书交流时干扰到其他同学,图书馆设置有研讨室,有需要交流的同学可以去研讨室。自助复印机、打印机等现代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也要具备,随时满足读者需要。当然,读者学习累了,需要适当地休闲放松一下,图书馆还应该为读者提供一个适当的场所提供茶水、咖啡、点心等简单的食品、饮料。

加强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图书与电子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体现。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办学特色,不仅要采购量大质优的专业图书、经典名著,还应该加强对读者的人文关怀,采购一些关注大学生素质培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对广大师生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流,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向读者提供优质的纸质图书资源,而是要依托网络资源,向读者提供更新颖的电子资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制度

制度文化,“通常对文化所作的一般分类中,用以指称各种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关系形式和社会控制与运行形式的概念,从而区别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高校图书馆的制度形态的文化主要是高校图书馆的各种管理制度,包括馆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图书馆借阅制度。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制度文化的重要性。健全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图书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着馆员的行为,体现着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展现着图书馆的精神风采;图书馆科学的考评体系,促使图书馆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服务素质,使图书馆人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从而更好地展现图书馆文化。制度文化代表着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体现着图书馆的价值理念,其目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思广益,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科学,让广大馆员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归属感,自觉地为图书馆的发展努力奋斗。

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也是图书馆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借阅制度的建立需要管理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思考读者在借阅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与不便,促使管理者深入研究,在实践过程中适时修正借阅制度,满足读者的需要。科学的借阅制度,使读者在一种温馨的环境中享受阅读,从而激发读者的主人翁意识,对图书馆产生依赖感,接受图书馆的管理理念,让读者与图书管理者产生思想的共鸣,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三)提升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图书馆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指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服务精神;品格高尚、专业熟练的文化修养。图书馆观念形态的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同学们在图书馆阅读学习,每天看到的不只是优秀的书籍、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他们更看到了平凡的图书馆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着,图书馆员辛勤劳动、崇尚科学、服务人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社会主义荣辱观,耳濡目染,对当代青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由过去被动地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借还到主动向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向高校科研人员推送最新的学术信息。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高校图书馆员往往给人以学历层次不高、文化素养不高的印象,但最近几年,随着教育部门对高校投入的加大,一批批硕士研究生充实到图书馆管理队伍,他们学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不但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而且具有敏锐的学术思维,在他们的影响及带动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服务模式得以转换,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避免重视物质形态的文化轻观念形态的文化。在当下,很多高校图书馆有雄伟的图书馆大楼,有华丽的内部装修,有先进的信息设备,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但是图书馆员缺乏良好的精神动力。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学历层次比较低,工作中懒懒散散,对读者的询问爱答不理;工作缺乏目标,无工作热情,严重影响图书馆人在全校师生心中的形象,对图书馆观念形态的文化建设必须严抓不懈。

其次,制度形态的文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部分高校图书馆建馆伊始还能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管理,随着时间的转移,各项管理慢慢松懈,部分馆员迟到早退,管理者不能约束图书馆员遵守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定,图书馆员对于读者在图书馆的不文明行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图书馆管理要坚决杜绝这样的情况出现,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

最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要根据高校的办学特色,不能千篇一律。每所高校由于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理念也不尽相同,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要突出自己大学的办学特色。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图书馆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去图书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