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09-10 07:22李佳勋
决策探索 2015年20期
关键词:金融法法学实训

李佳勋

从近几年来讲授《金融法学》相关课程感知,大学生普遍欠缺对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对于理财的意识更是淡薄。从初步的调研资料显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对子女的金钱观念的教育质量与数量不足,导致大学生阶段不是盲目消费就是对金钱抱持抵制情绪,或者认为金钱是罪恶的渊薮,排斥理财意识的培养与学习,或者是贪图高利回报漠视风险,将学费、生活费等投入一些所谓的“理财产品”。这两种极端反应都是不可取的,亟需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金融法律法规避免误入歧途,进一步从大学时期培养正确的理财意识,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财富所需。

一、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执照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司法考试为例,由于这部分命题分值较少,加上题型设计不易等原因,备考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不甚关注,在课堂上的投入积极性自然就不高。

(二)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容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

由于金融法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正常的课堂讲授之余,若还要进行实践环节的课下教学与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可能会挤占学生其他学习时间,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三)对受邀讲学实务界专家的资历标准认定过窄

与职业院校的标准不同,综合性大学邀请专家讲学的标准是“博导”,然而金融实务界领域的专家多数不具备该身份,具备该身份的大学教授又不见得对此领域熟悉,导致应用性强的金融法学课程在理论和实务领域因为专家不具备“博导”身份的要求而造成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的遗漏。

二、解决对策

(一)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组合

在金融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案例讲解模式,可采用课程实训和专业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包含课程实训,可采用金融案例教学和软件模拟,通过案例评析,或进行操作软件的阶段性模拟,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程序等常识性的知识。课程实训目标比较集中、针对性强,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的效果能即时得到体现。专业特色实训则属于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是结合金融专业不同的岗位职责要求所进行的训练。可按照金融流程中的不同岗位特点,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进行实习,通过实践与自己的职业能力挂钩,既可以巩固所学的金融法知识,也可以打通课程学习与实际操作的通道。

(二)采用参与式模式深化案例教学

《金融法学》的案例编写一定要真实可信,用心关注每个知识点的细节,讲具体案例的同时也要生动,不能只是罗列一堆事例、数据而不做进一步评价。引用真实案例时,教师必须考虑到与所学的金融法知识相切合,这样才能让学生认真地对待案例,认真地思考和分析这些事例和数据。引用参与式模式是深化案例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案例如果仅仅是由教师讲评,学生坐着听,没有互动,绝对达不到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可以提倡让学生来思考和分析,老师最后做点评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会自觉地思考、运用自己所学习的金融法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并自觉关注金融法最新的发展动向,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金融法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应用能力、实践与操作能力。

(三)加强金融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衔接

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与实践单位的联系,实现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时,还可以布置与课程相关的金融学研究课题,由辅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该课题的研究,这样,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也能参与到实践中,能够深入了解、系统学习,提高金融法学的专业水平。

(四)引入多渠道模拟实践教学

模拟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目前,许多财经类网站皆提供免费的模拟交易账户,学生在这些专业网站注册后,就能够运用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和行情,以模拟账户体验各种金融交易。

在金融法学课程中有关外汇交易的教学,可以借助“金融教学系统”这个资讯平台,了解外汇市场的即时行情、最新的新闻资讯和汇市评论等,也可以借助“模拟交易系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以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外汇交易流程,学习外汇投资技术分析方法和体会外汇投资的风险。另外,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模拟金融交易大赛进行实践教学,结合金融法学课程,教师可带领和指导学生参加外汇模拟投资交易,在实战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

猜你喜欢
金融法法学实训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金融法苑》征稿启事
《金融法苑》写作要求和注释体例
关于《金融法苑》的订阅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