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接待工作的品位和质量

2015-09-10 07:22臧宏周王国印
决策探索 2015年20期
关键词:特色化公务客人

臧宏周 王国印

“接待无小事、服务无止境”,接待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面对接待工作的新形势,笔者在工作中始终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真诚、热情、规范、细致、节俭、务实”的原则,从“大”处考虑、由“细”处下功夫、在“特”上做文章,不断提升接待工作的品位和质量,下面笔者浅谈一下心得。

一、从“大”处考虑,站位全局抓接待

总结多年来的接待工作,笔者深深感到,接待工作虽然不是中心却关乎中心、不是大局却牵动大局,是一项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接待工作放在城市建设的大局来考虑、来把握,放在落实中央有关规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城市形象的高度来推动、来落实。

一是注重维护形象。上级领导和外地客人来到一个城市,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接待工作,可以说,接待工作直接决定着第一印象。因此,笔者坚持把接待工作作为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注重外在美,规范着装、文明言行、讲究礼仪、热情服务,让客人在接触的过程中感到心情舒畅,真正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另一方面,切实下足内在功夫,坚持把宣传城市、推介城市、展示城市作为重要职责,精心安排、周到服务,把一个发展、进步、繁荣、开放的城市展现给各级领导和四海宾朋,从而较好地发挥了树立城市形象的“窗口”作用。

二是自觉服务中心。坚持把事务服务与政务服务结合起来,切实当好广大来宾的服务员、招商引资的信息员、特色产品的推销员,使得很多投资、合作项目意向都在热情友好的接待氛围中达成和实现。

三是严守“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的出台,应该说为接待工作带来了一股新风。笔者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洛阳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接待范围、程序、标准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严格按制度办、按规定办、按程序办。笔者还结合自身实际,对接待审批、报销程序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每次接待必须经有关领导审批。同时,在接待标准降低的情况下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扎实提高接待质量,努力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由“细”处下功夫,周到服务抓接待

公务接待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环节多、要求严、标准高,任何一个小小的环节、细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效果、造成遗憾。为此,笔者坚持把接待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每一次接受领导任务,都精心制订方案、科学设计内容,做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细之又细、精之又精、实之又实,确保整个接待规范、严谨、安全、有序。

一是规范式服务。明确接待管理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在公务接待工作中的职能分工,建立规范的接待服务工作流程,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形成分工协作、步调一致的公务接待机制,确保公务接待活动高效有序开展。

二是导游式服务。要求每一位从事接待工作的同志都要吃透市情、熟悉市情,做到心里有一本账、脑中有一张图、嘴里有一本经,当好客人的导游。

三、在“特”上做文章,依托优势抓接待

笔者紧紧依托所在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接待资源,始终把特色服务作为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升接待的品位和质量。

一是设计特色化线路。多动脑筋、多想点子,在考察线路编排、项目点选择、解说词撰写等方面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真正把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景名胜、鲜明特色展示出来,尽可能多地体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空间。

二是提供特色化饮食。充分发挥本地特色饮食优势,积极推出富有特色的接待食谱,做到简约不简单、丰盛不奢侈。并根据客人的饮食习惯要求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以满足不同宾客的饮食之需,努力提供人性化、亲情化的餐饮服务。

三是宣传特色化产品。坚持把接待的每一位领导、嘉宾和游客都当作是一次宣传推介本地的难得机会,更多地向客人宣传本地的特色产品,从而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化公务客人
乌程汉简 公务简选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做一个好客人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不常见的客人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
如何编写个性与特色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