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策略

2015-09-10 07:22石练好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个性化策略

石练好

[摘 要]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因此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的个性化质疑,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批注,点拨学生的个性化交流,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指导 个性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自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怎样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

一、启发个性化质疑

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往往从问题开始。阅读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 “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动力。个性化阅读首先来源于阅读的欲望,而欲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疑欲、解惑欲。为此,教师指导的主要途径就是诱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疑问。启发学生的个性化质疑要注意三个过程。

(一)在预习中生疑

在课堂阅读之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先自读课文,发现问题。学生初步自学课文时,要求做到“三看一查一提问”。“三看”就是看教材的单元导语、看课文、看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一查”就是查字典、词典与有关的工具书;“一提问”就是提出自己有疑问的、不能解答的问题。对 “提问”,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力是不同的。同一学段同一班级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质量的高低之分。同时,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有质量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第一、第二学段,开始学生产生疑问往往只在文章字词的表面,如,这个字怎么读,那个词语什么意思。随着学段的升高、阅读经验的积累,教师要指导他们深入到篇章之中,把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对学生提出的有质量的问题,要加以鼓励、表扬,或组织课堂讨论,或诱导启发,让学生感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成就感。这样持之以恒,学生就会提出一连串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二)在文本阅读中质疑

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往往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是学生个性化思考的结晶。比如,笔者教学语文S版五年级《西风胡杨》时,有下面的一个教学情景:

师:他们坚持了多少年?(学生齐答:一亿三千万年)他们的生命是多么的顽强啊!

生1:“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出胡杨生命的顽强。

生2:老师,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胡杨不顾自己的生死存亡,为人类抵御风沙,使人类有个安居乐业的地方。而那自私的人类,只顾眼前的钱财利益,而不顾身后的生命危险。我觉得胡杨这样做没有意义。他们不是很傻吗?

生3: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傻,而是一种无私。从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他们身后是城市、村庄,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中可以看出:人们都不了解他们,尽管这样,他们还是为人类的生存战斗到底。他们是一种无私的人,有着无私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们为人们挡住风沙,使人们不会重温荒漠残城的噩梦!我觉得胡杨不是一种“傻”,而是一种“无私”。

师:胡杨“傻”吗?我们好像看到胡杨真的很“傻”,实际上傻的是谁?(学生齐答:人类)正是用胡杨的傻衬出人类的无知。(对第二个学生)从你的发言中,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在认识某一个事物的时候,要有一种辨证的、全面的观点。这样比较后你还认为胡杨傻吗?

……

在讨论胡杨的生命力时,一个男孩提出了“胡杨很傻”问题。这个问题是学生在深入阅读后所产生的新问题,而且是极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发全班学生的激烈讨论。正是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使课堂精彩不断。

(三)在阅读文本后追疑

一篇文章教学完了,阅读就结束了吗?不是。应该知道,“今天的阅读”并不等于“永远的阅读”。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成长经验里往往收获不一样。因此,阅读是一生的阅读。要让学生做到一生的阅读,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再思考,即读文以后要追疑。比如,在教完了一篇课文以后,笔者总喜欢习惯地问学生:“同学们,这篇课文真的读完了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呢?”时间一长,学生也养成了追疑的习惯,往往能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且富有个性。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阅读探究活动延续下来,并走向久远。

二、引导个性化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传统的阅读经验。从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来讲,动笔读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思考。动笔读书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边读边做批注,也叫“批注阅读”。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他们学习的需要,促进他们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应该把引导学生做批注,作为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批注上有时存在一些顾虑:有的学生怕把书弄脏;有的学生怕自己的思考是错误的,写在书上不好更正;有的干脆不愿意做。面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加以鼓励,并树立榜样,更要以身垂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让自己手中的语文教材 “一片空白”

三、点拨个性化的交流

课堂交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要让课堂出现令人振奋或耐人寻味的佳境,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当然是必要条件,但更需要师生、生生之间对某一问题进行碰撞交流。交流时,师生双方要证明自己观点正确,使对方信服,就特别注意遣词造句,深入思考,这样使个性化的见解层出不穷。可以说,没有交流,就没有阅读中个性化的精彩呈现。一位教师教学《自然之道》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研读句子:(出示)

①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②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对这看似矛盾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生1:我知道这只幼龟其实是侦察兵,后面的幼龟要从它那儿得到信息。如果它被叼走了,其他的幼龟就会躲在洞里不出来。如果我们把它引向大海,其他的幼龟反而遭殃了,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生2:既然这样,向导为什么还要把这只幼龟抱到大海里去?

……

师:同学们,向导是否完全能预知这样做带来的严重后果呢?请同学们再反复读书,在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认真读书后,又有学生要求发言)

生:我认为其实向导也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如果向导非常清楚这样做会给幼龟带来伤害,那么,在“我们”要求他想办法帮助幼龟时,他一定会向我们解释其中的原因,但他没有这样做,那就说明他也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

在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课文的矛盾处让学生展开对话,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参与,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自己的心灵去抚摸作品,大胆地交流自己的见解,享受发现者的愉悦。对个性化交流的点拨,于漪老师曾给我们这样的经验:

交流开始,学生当头一棒,怎么办?于老师告诉我们:学生无论有怎样不同的意见,教师一不能晕头转向,二不能顶牛,要热情对待,因势利导;三要保护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故意和老师较真,怎么办?于老师的策略是:处理这样的问题,教师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一,学生绝非故意捣蛋,而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动机纯正,希望从老师和同学那儿获得帮助;其二,对学生这种求知的语言和行为要真诚地鼓励,对他们意见中合理的部分要充分肯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有知识、有思想的,调动他们进一步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其三,和学生持平等的态度,共同探讨问题,从学生活跃的思维中获得启发,获得借鉴,以提高教学质量。在交流结束时,学生对阅读还存有疑问,或者完全持有异议,怎么办?于老师的建议是:这种情况是偶发的,遇到这种情况,仍然要坚持语言交流,不能草草收兵,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充分发表出来;二要面对全体学生,活跃大家思维,不能局限于与个别学生对话;三是教师要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和学生交流,不能把自己包装起来。唯其真实,才能取得学生信任,教学才有良好效果。

四、强化个性化反思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就是“反思”。其实,“反思”更应用于学生的阅读。反思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个载体。因为,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实现阅读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并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伴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目的。

个性化反思的有效形式就是写读书笔记。在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中,读后感又是最能体现阅读个性化的。我们可以要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坚持写读后感。学生写读后感时,不一定强调文体要求,有话可长,无话则断,三言两语也而未尝不可。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个性化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刍议写景散文阅读指导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