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蔷薇,为情芬芳

2015-09-14 05:02简墨
传奇故事(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禅心道观蔷薇花

简墨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诗人笔下的盛唐,盛到可以透过车马看见满都牡丹雍容,让人觉得身为唐朝女子,再不济也要做一朵蔷薇,红嫣嫣一架香。她却不幸,从出生就被冠上“兰”这样幽静柔和的名字,从来不由自己做主。

她叫李冶,字季兰,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父亲读过书,崇拜文人雅士的清谈,所以给她取兰为字,无形中添加了诸多期许。

她倒也争气,年幼时就擅诗词琴曲,不负才女如兰之喻。恰容貌纤丽艳冶,完全称得上一朵蔷薇花,热烈浪漫,明眼人一看便知居不了幽谷。

某日风晴日丽,父亲陪她在院中戏耍,忽见架上蔷薇正盛,便考她以此作诗一首。作诗难不倒她,这局棋错就错在整首诗中李季兰信手拈来了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才思秀敏,固然让李父一番心惊,但“架却”谐音“嫁却”,这分明在说少女恨嫁之心,可那时李季兰才六岁。

为防她成为行迹放荡、品德有失的妇人,父亲将她送进道观,希望道观清寡绝欲的氛围能将她养成一株空谷幽兰。

剡中玉真观里,李季兰懵懵懂懂开始了新生活。她不知为何被送来此,就像普通少女一般自然成长,屏蔽了道观的方书香雾,容颜日渐艳丽,才华扎根为心里的情思,敏锐又多情,准备着不知何时到来的盛开。

岁月若流水,浇灌在少女心头。李季兰出落得亭亭玉立,如同含苞的蔷薇。青春正好时,即便是道观,也关不住她才女的风头。

朱放作为一個才子,虽说是在剡溪一带隐居,这隐里到底透着三分明白,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名,而名里又有多少真正的才,他是知道的。因着这份知道,才会在剡溪泛舟偶遇李季兰时生了结交之心。一结交才知,原来世间还有这样的女子。媚情绰态,明明是风尘颜色,却偏偏口含慧语,笔出锦章,叫人好生着迷。

李季兰积攒了16年的炽烈也都在他身上得以迸发。

彼时春光正好,风把柔情吹进耳朵,他们被爱情催了眠。映着山涧清溪,行草飞花,她这朵蔷薇放任自己的娇羞,一心一意做沉浸在爱情里的女子。她把世俗都抛诸脑后,忘了自己道姑的身份,拽紧了爱情的藤蔓专注地攀爬上去,想象着那墙外最绚烂的阳光。

然而朱放能陪着她猜猜爱情的谜,却不能将她从迷里面拯救出来。她被道姑的身份困在谜宫中,而他得到一纸诏书,不得不撇下她前往江西为官。

她初尝爱情的甜还未够,上天就换给她相思的苦,她在这苦里熬得憔悴,只能靠尺素传情来慰藉自己: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她在爱情里的纯粹全然不同于往日的妖媚,思念便是真的思念,不掺半丝虚假。就像蔷薇花,平时路过是满眼的热烈,在清风中却格外纤柔。

很长一段时间,她把自己当成一个守候的妻,一心牵挂着远别的夫。日子一久,思念成了习惯,归于平淡,她不再强求。而此时,上天也顺其自然地把另一个男人送到她眼前。

这日云淡风轻,秋叶簌簌落地。李季兰在房里习书,忽听房门被叩响,她起身开门。门外伫立的这个男人,面相虽不出众,但胜在气质清隽。

他自称陆羽,从小被附近龙盖寺的僧人收养,广读诗书,因仰慕李季兰的才名,特来访谒。

被一个如此优秀的男子仰慕,李季兰还是心怀了几分喜悦的,而细细交流之下,更觉相谈甚欢。陆羽也是同样舒畅,所以日日造访。两人整日烹茶读书,谈诗论词,心意相通,不自觉就演变成了爱情。

一场全新的爱情,如同一场全新的朝辉,洒在李季兰身上,她拼命想要开得更美。

陆羽也柔情似雨露,给了这朵蔷薇想要的所有滋养。李季兰因病迁至燕子湖畔调养时,陆羽便在病榻旁殷勤相伴,日日为她煎药煮饭。

李季兰把她的心动都吟在了诗里: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她将诗取名为“湖上卧病喜陆羽至”,一个“喜”字,点染出花开时让人最心悸的颜色。

按理说,爱情里是容不下第三人的,更何况是陆羽与李季兰这般心意相通的爱情。可偏偏李季兰天生多情,而这“第三人”又如此超尘脱俗,她毫无抵抗地落入另一张情网。这第三人,是大名鼎鼎的诗僧皎然。

皎然与陆羽是好友,一来二往间也与李季兰熟识起来。她心生恋慕,时而凭诗借问,轻送秋情。

皎然懂她的心意,却只回她一首诗: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他禅心一片,不起俗情,只得让花寂落归去。

她叹他禅心坚定,自己却修不到这样的境界。她注定要做旁人眼里惊艳的蔷薇,要在风中舞动一番,百思量,千系转,不为相思白了头便不罢休。

每一段情于她而言,都如烈火焚身。她不能像平常女子般,寻一段情,做一双人,可是每一次的爱情她都享受,享受爱情里花开的一刹那,芬芳至死尽。只是,没有归宿的爱情终究是寂寞的。当爱过的人皆如过客从生命中走出,便徒留她一人留在原地被岁月催老了容颜。

她一生都眷恋着颜色眷恋着美,可是唐玄宗闻她诗名传召她时,她却已徐娘半老,心中惴惴不安,端的是美人迟暮的悲哀。到底,还是有几分难过。

她一早就给自己做了定位,知道自己是架上蔷薇,所以趁着韶华尽情放肆。

就像她在《蔷薇花》里写的那样,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纱窗外一枝新。在凌晨,才是新的。过了凌晨,就老了。不多情,也会老。

不如一季又一季地盛放,才不枉这人世一回。

猜你喜欢
禅心道观蔷薇花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李学明:且将诗画寄禅心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蔷薇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行为
禅心自在
道观行
雨中的蔷薇花
阿噗的蔷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