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活动课开设浅探

2015-09-16 10:05梁耀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活动课思想品德

梁耀胜

[摘要]以活动课“学会宽容,快乐生活”为例,说明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活动课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活动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

[关键词]思想品德活动课过程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63

《心有他人天地宽》是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笔者以这一课为基础,开设了主题为“学会宽容,快乐生活”的活动课。围绕“学会宽容,快乐生活”这个主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思路,设计了八个环节,包括:分组讨论(什么是宽容、视频播放(于丹谈“宽容”、心理测试(宽容度心理测试、讲故事谈感受(讲关于宽容的小故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分组讨论(如何才能宽容、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反省自己、才艺展示(南音表演、集体宣誓(《宽容宣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从这堂课的策划到实践,笔者感触颇深,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教师在主题活动课中扮演导演的角色,体现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上好一节主题活动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这里所谓的“主导”即引导主题活动课的方向和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主题活动课中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活动的选题上,选定主题就决定了活动课的方向。当然,有智慧的教师,其活动的选题是具有针对性的,即从自己班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立足引导、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问题。例如,现在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初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3~14岁之间,他们处理事情比较情绪化,表达观点比较直接,遇到问题经常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因此,选择“学会宽容,快乐生活”这样的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教师在主题活动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在活动教育目标的设定、达成上。针对“宽容”这个话题,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笔者把“让学生能够学会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设定为教育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设计了八个活动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谈论宽容、感悟宽容、理解宽容,使学生思想受到感染,品德受到熏陶,情感得到感悟、内化、升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境教学,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层,开启学生尘封的心智,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二、让学生在主题活动课中唱主角,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下的主题活动课,就是要使学生由“听课者”转化成“参与者”,最终变成“合作者”。 因为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深度合作,主题活动课才能取得成功。当然,教师在主题活动课中并非无事可做,其主要任务是观察、倾听并作适当的记录,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对主题活动课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点拨、补充、提升,把主题活动课引向深入。例如在“学会宽容,快乐生活”的活动课里,笔者放手把主题活动课交给了主持人,让学生唱主角,自己退到幕后当导演。学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认真倾听故事之后谈体会谈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反省自己……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列举这节主题活动课的一个片段。

当活动进行到“听故事,悟宽容”这个环节时,有一位学生讲了“钉钉子的故事”。

主持人:听完这则故事,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生1:伤害他人,好比在别人的心头上钉钉子。生2:宽容他人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生3:宽容他人,你会得到心灵的安宁与满足。生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生5: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生6:要学会换位思考。生7: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当你听到这些话语是从初二年级的学生口里说出来时,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些学生懂事了,长大了。

在以上活动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活动的过程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唱主角,做主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学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育人同样需要讲究方法和艺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主题活动课,不失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好方法。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活动课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人大主导立法六人谈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