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打开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2015-09-18 04:30柳相宇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意识形态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普遍存在。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旋律和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要打开新局面,重点应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08-02

针对新时期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精辟、深刻的阐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从而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和定位。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在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的前提下,以创新打开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任务。

一、充分认识以创新打开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性

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对我们思想意识领域不断侵蚀,国内思想领域和理论观念混乱嘈杂,在严峻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回首中国共产党过去几十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制胜经验,革命时期一支“笔杆子”,成为夺取革命最终胜利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宝贵经验。然而,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观念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手段迅速发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经大不一样了。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如果理念陈旧、缺少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就会减弱吸引力,收效降低,甚至会适得其反。“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极其需要创新。只有以创新作为驱动,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做好时代课题。

二、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理念、手段、基层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一)以理念创新挣脱束缚

理念对则事情顺,理念新则效果好。理念创新不仅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还要保持其开放性,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1.树立大宣传理念,全党动手。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大宣传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宣传”而言的。“小宣传”是指宣传思想工作单纯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抓,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工作视野不开阔、重点不突出、覆盖面小等问题,客观上制约了宣传思想工作应有效能的正常发挥。大宣传就是要跳出部门局限,打破壁垒,打通意识形态工作同各方面工作的内在关联,形成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的大格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仅靠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全党动手,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要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自觉支持宣传思想战线工作,形成经济、教育、科技、政法等全面宣传的大宣传局面。

2.树立群众理念,党民一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离开人民性的党性;而人民利益是通过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推进各项工作得以实现的,没有不依靠党性的人民性。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今天,我们更要把这样的思想运用到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得民心者得天下,依靠思想宣传工作,通过真实的事迹和成果,把国家的形象塑造好,把党的工作贯彻好,把中国文化传播好,让人民群众热爱祖国,拥护党,做到党民一心。

3.树立大局、大势、大事理念,顺势而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围绕经济建设这项中心工作,就没有基础;不服务大局,就没有出路;不胸怀大局,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来筹划宣传思想工作,就不可能有稳固地位;不把握大势,从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改革开放的趋势来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不着眼大事,从关乎根本、关乎紧要、关乎民心的事情来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就不可能获得认可。

(二)手段创新,开拓道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段直接影响效果。只凭单纯的热情,不重视宣传效果,不运用恰当的手段,就很难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借助手段创新,运用新手段传播新理念,有利于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手段。宣传思想工作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就必须适应新形势、立足新实践、创造新手段。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微信、博客、微视、微博客等新兴媒体正在崛起,影响力不断加大。年轻人大部分信息的获得都来源于新兴媒体,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传播信息、发出声音、影响舆论。在加强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扩大主流意识形态覆盖面的同时,充分利用人们普遍使用的、经常接触的、容易操作的、高度认同的媒体、网站、平台、软件去开拓新的文化和思想意识阵地。

2.使用软办法,配合硬办法。目前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大多以“硬办法”展开,这里所说的“硬办法”是自上而下地进行思想传播和教化,我来讲你来听、我来播你来看、我来读你来学,多是以法律条文、规章制度、文书公告、报刊新闻等形式出现在群众的视野中。一个信息膨胀、渠道众多的数字化时代要求我们运用上下互动、双向沟通等走心的“软方法”,更多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增进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一软一硬的配合,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改进工作方法,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还有利于党和群众的联结,增强群众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三)以基层工作创新打动民心

基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终端流向,也是决定宣传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如果宣传工作没有抵达基层,即使投入再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再多再适宜的宣传手段,也可能达不到目的,一腔热情、满满决心就有可能演变成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收获寥寥。

1.因地制宜,彰显本土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让各项工作在基层站稳脚跟,就要入乡随俗。基层涉及经济社会各个地区,各地情况多样。既有公有制经济组织,也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既有传统经济领域,也有新兴经济领域,因而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理念,区别对待各地的宣传工作。围绕工作的基本中心和方向,在各基层地区开展工作应尊重历史、尊重习俗。对待城市居民可以运用网络、新媒体,重视社区和居委会的作用;对待乡镇居民可以走访视察,悉心说教,重视乡村大队、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运用当地各具特色的组织和权力机构进行深入宣传,彰显基层思想工作的本土化。

2.因人而异,突出通俗化。人民群众分布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我们不能对不同的群体说同一种话、做同一件事、有同一水平的要求。近两年,新闻战线和理论工作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是宣传思想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不仅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还要能够认真了解群众,在保证公平正义的前提下,灵活对待和照顾不同的人群,让基层的宣传工作形式丰富、因人而异。在具体实践上可以按照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背景、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多维度来区别不同人群,根据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接受程度、兴趣爱好来制定相应的思想宣传工作方法。很多干部抱怨自己的思想宣传工作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把责任推卸到群众身上,认为是一些群众思想觉悟低、文化素养差,实则是这些干部本身没有掌握好宣传艺术,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并不是经过“量身打造”的。因此,基层工作创新要加强针对性、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思想文化的新需求。

3.求真务实,力求真情化。近年来,基层工作的开展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但在工作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毛病。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喜欢以智者自居、以权威自居,内心深处总是不能摒除“领导高明,群众落后”的意识。另外,一些主流媒体关注上层多、关注都市多、关注名人多、关注轶闻多,不肯把视线投入到基层和群众。这都要求我们要转变理念,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上、放在实际生活里,把工作重心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上。领导干部一定用真情、热情、感情去做基层工作,提高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写群众喜欢看的文章,做群众需要帮助的事情,让宣传思想工作中看、中听、中用。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点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任务,一点也不能怠慢和拖延。以理念创新挣脱束缚,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工作的大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还被陈旧观念束缚,就难以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以手段创新开拓道路,在数字信息时代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力求生成多手段之间的互补效应,“抢占舆论制高点,赢得话语主动权”;以基层工作创新打动民心,在宣传思想这块阵地上,我们更要将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努力达到宣传本土化、通俗化、真情化。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努力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以创新打开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公茂虹.大宣传理念的内涵及价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1).

收稿日期:2015-04-13

作者简介:柳相宇(1993-),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意识形态
活用新课改理念,创新小语课堂教学
创新基地建设理念培养卓越专业学位人才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创新在于“理念创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