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述评

2015-09-18 04:30刘泉葆蒙一鸣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刘泉葆 蒙一鸣

摘 要:市场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意识形态不断弱化着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也集中涌现,形势复杂激荡。首先从时间维度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做了大致梳理,提出了要系统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长期性关注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重点开启马克思主义本质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前提条件。然后从逻辑角度分别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视角选择、内容研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价,最后,总结了国内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同;认同进路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24-02

学者陈学明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实实在堪忧:或明或暗地告别马克思主义者有之,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权作谋取利益者也不乏其人。”[1]根据多年积累的调查数据来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尝试仅从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的角度切入,归纳了前辈学人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并做了简单评述,以期抛砖引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套综合复杂,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曾指出,《宣言》中所阐释的原理的实际应用,是要灵活适应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的[2]。随着时空的转换,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推进的历史性的创新工作。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

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内,由于马克思主义学习资料来源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系统化的认识了解,加之当时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甚至主导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从官方媒体,到学界,再到民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叙述和断章取义的引用阶段,甚至有相当多的人盲目粗暴地将马克思主义仅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肆意曲解滥用。这一时期,鲜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索的学者,研究成果也乏善可陈,多是一些革命领导人的传记和已有成果、会议内容、官方报刊的汇编,如《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第三次“左倾”路线资料》《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全国报刊汇编》等。

(二)改革开放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生活领域“去政治化”的拨乱反正,思想领域展开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方针,学术研究重新获得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入了新的春天。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都是将马克思主义按照学科体系进行划分,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样的划分形式固然有利于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更深入更专业的研究,但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模式有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形式化”“工具化”的嫌疑,“被割裂的马克思主义”难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寻求全人类解放”的理论高度,更难以回答“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经久不衰”。2005年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成为马克思主义从“分类研究”到“体系研究”的一个转折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旨在正本澄源,回归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目前向着这一方向进行探析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

2.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中国的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和发展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也结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目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总括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过程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就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和应用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与中国大众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中国大众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可以科学地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大众结合,可以实现理论的广泛传播、应用和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抽象出来的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以人为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探索不断深入推进“三化”实现的路径,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这也是一个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动态课题。

3.对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我国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最初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改革开放理论进行论证。20世纪80年代,学界引入介绍了了大量西方意识形态理论,这一时期开始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内在结构和功能进行辨析。90年代后期,受东欧剧变的影响,学者开始从意识形态方面对苏联解体进行了大量研究。进入21世纪后,我国意识形态研究明显加强加快,研究内容涉猎意识形态的内涵、性质、结构、功能及发展规律。这些内容日益贴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有重大价值。

(三)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的问题

遗憾的是学界未能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成果,以中国推进“三化”的历史进程为样本,理论上进行逻辑演绎,实践中一步步探索验证,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抽象归纳出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内涵本质,它将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目的和伟大意义,足以对各种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震动。同时,马克思主义内涵本质的正确阐释将对马克思主义整个学科发展产生提纲挈领的作用,也将为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加速推进公众对马克思主义深层次的认同。可以说,系统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长期性关注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重点开启马克思主义本质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前提条件。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本质、不同主体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对象(包括内涵概念,实现路径、影响因素和现实意义)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和本质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吴少进,吴家华在其发表于《前沿》的《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意义》中提到:“马克思主义认同是指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肯定性体认,表现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的指南”[3];汪勇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中提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就是大众在内心深处认可、信守并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的现象”[4];宋小红在《阶层分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中提到:“认同是人们对能够满足自身某种利益需要之事物的认知、认可和信仰”[5],认为马克思主义认同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过程。总括来说,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认同是一个由认知、认可到践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事关利益,体现在思想方面的信守、信仰和行动方面的指导以及践行。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视角

从不同的主体视角切入,是当代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常见方法。有站在当代全体中国人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如聂立清的专著:《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6],王姗发表于《思想教育研究》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研究》[7]等;有站在特定身份研究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如:蒙云龙,杨忠诚发表于《学术论坛》的《论共产党人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8],兰亚明发表在《思想教育研究》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现状分析及对策》[9],王淑芳、林楠发表在《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提升高校教师群体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三维对策》[10],福建师范大学孙秀艳的博士论文:《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11]分别从共产党员、大学生、高校教师、青年公务员的视角分析不同身份群体的认同现状和建设路径;还有从某一个独立个体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比如:《论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逻辑》[12],不过目前国内大都是从类角度切入,从个体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成果还是比较少的。从个体主体角度切入研究,可以立足主体的身份特点,从利益、职责、社会需要、意识形态安全等角度展开论述,有利于研究系统深入,可为针对“类”的研究提供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对象

目前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概念,影响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因素,实现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方法路径和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意义几个方面。其中多是关于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不够深入,缺少专题研究,内涵本质研究多是组成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研究专题的构成部分。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从纵向维度的经济差距造成的阶级阶层群体角度展开,忽视了横向维度的文化差异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如:宋小红的《阶层分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汪勇的《利益分化视域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和《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等皆是如此。

三、当前“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的问题与进路

综观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不少的遗憾: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本质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是作为其他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乏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成果数量还很少。已有研究成果一般是根据自身体验和简单逻辑演绎抽象出来的判断结论,缺乏系统论证,因而也难以达成一致满意的结论。在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本质尚未有科学全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但站在整个课题发展的高度,逻辑上始终是不严密的,不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主体视角划分上,多是从阶层、利益、职责等实际需要这一工具化的显性层面出发,忽视了不同阶层、区域、族别的文化差异这一隐性因素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因而导致切入的视角不全面。我们应该从物质和意识,利益和情感两个方面切入研究,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走向深入和细化。三是应该系统全面地进行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缘起、表现形式、影响因素、方法路径、认同程度、作用机制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对其进行研究,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不断深化,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改进行政治理水平,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四是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存在宏观理论居多,微观实证研究不足;性质判断性结论居多,特殊个案验证不足;原则性对策居多,基于基理的路径建设偏少;政治学研究方法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不足等问题。这些也都是科研工作者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有待突破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学明.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J].哲学研究,200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6.

[3]吴少进,吴家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意义[J].前沿,2011(13).

[4]汪勇.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J].长白学刊,2011(1).

[5]宋小红.阶层分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J].中共山西党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1).

[6]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王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8]蒙云龙,杨忠诚.论共产党人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J].学术论坛,2012(3).

[9]兰亚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10]王淑芳,林楠.提升高校教师群体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三维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3(4).

[11]孙秀艳.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12]魏先法,王淑辉.论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逻辑[J].桂海论丛,2011(1).

收稿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大众的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及其典型案例研究”(12CKS02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泉葆(1990-),女,黑龙江鸡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蒙一鸣(1989-),男,陕西旬邑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