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的群众路线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

2015-09-18 04:30梁虹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生干部群众路线培养

摘 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释放出巨大的理论光芒和现实力量。学生干部作为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如何深入领会和践行群众路线的精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值得思考和探索。主要就学生干部在领会和践行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群众路线;学生干部;培养;应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59-02

学生干部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先进群体,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特别重视自身建设,特别强调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作为高校的重要群体和力量,学生干部在客观上要适应新形势、新挑战,深入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尤为必要。

一、群众路线的内涵及指导意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最终胜利的一个法宝。我们党力量队伍的壮大,离不开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和武装,离不开群众的集体智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力量来源。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尽的,并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那么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敌人我们都会战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基本的领导方法。人民的正确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和检验,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党的正确主张、思想只能从群众中来。我们党各个时期的领导人强调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和反映群众要求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群众路线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是对历史上中国治国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路线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情绪波动较大,学生干部作为同学中的一员,就更要随时关心关注身边的同学,对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有较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及时向辅导员老师反映情况,并在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群众路线对于学生干部的指导意义也在于一些工作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学生干部要多倾听同学的心声,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地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求真务实地对待工作,并严于律己,具有接受同学监督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同学们的信任。

二、学生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的不足表现

1.对群众路线理论认识不透彻,群众意识缺失

一些学生干部由于对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够,对于群众路线等党的理论学习研究不足,因此存在理论修养较低,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对群众路线理解不够深入,首先在精神层面上,不是积极主动地从学生的需要着手,因此开展活动不会真正得到同学的拥护,活动的组织力量得不到保证,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在具体活动的开展执行时,没有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充分发挥科学民主的优势,因此没有真正地集中大多数人的智慧,这样不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一些学生干部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足。他们片面地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就可以了。在很多时候,缺乏对于同学的关心,没有真正走到普通同学身边,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愿望和诉求,因此在工作中同学配合度不高,工作成效不明显。对于许多学生干部来说,善于发现、积极行动、主动服务的意识亟须加强。

2.服务活动欠缺系统性,持续性不强

在如今很多大学,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组织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一阵风,在活动开展前没有充分论证活动的意义、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行性和持续性。这样就会使这项活动不会真正深入同学心里,缺乏一种理念和事实上的积淀。例如,一个学校或者学院促进民族团结以及班级融合的活动开始时办得很火热、很有热情,大家对这项品牌活动很认同,如果中间持续很长时间没有开展,那么这项精品活动的传承性和影响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一个学生部门,它的职能定位不清晰、活动内容不到位,那么这个部门在同学心中的认同度就很难建立起来。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任何一个部门或者一项活动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效果、深入同学心里,从一开始就要有系统性,并持续地坚持做下去。

3.服务工作方式简单,实效性不强

一项工作的开展一定是事前经过充分调查沟通,事中不断改进完善,事后不断总结升华。在学生干部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工作方式简单的问题。在一项工作开展之始没有做到充分沟通,没有充分了解到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存在忽视同学意见的情况。在学校工作的学生干部要与院系组织的学生干部进行沟通,也要与自己的主管老师和自己院系的学生干部进行沟通。同时一项活动开展的可行性也要了解大多数同学的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日常的工作以及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也会看到有的学生干部喜欢批评人、指责人,而不是说服和讲理,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教育学生的目的,甚至在学生中造成不好的印象。事实上在工作中,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都是平等的,在同一位置上。不要采取简单命令的方式,要细致耐心地把道理和要求讲清楚,同时要注意及时疏导同学的不良情绪,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三、在学生工作中深入践行群众路线

1.明确宗旨和服务意识

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意识至关重要。只有真正在自己职位上为同学做实事,做他们希望做的事情,才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同、理解和支持[1]。古语云:“在其位,谋其政”。每一个职位上的学生干部需要结合自己的职位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作为学生会的干部需要有大局观念、全局眼光,要从整个学院的定位和特色发展来协助老师开展一些学生活动,并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学业情况、专业特点等,在具体的活动中,不能居高临下,要有一颗与同学们同甘共苦的心。作为班级学生干部,要结合班级内部同学的学习水平以及性格特点开展班级工作,多想想班级同学真正需要什么,比如针对班级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懒散的情况,学习委员要致力于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开展专题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转变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效果。体育委员要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结合国家开展的全面健身以及“三走出”,引导学生走出寝室,走向操场,提升同学们的精气神。总而言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是学生干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心中充满着热情,真正拥有奉献精神,在具体的活动中就会自然流露,用这种真诚友善的态度感染人、打动人,学生干部的工作就会自然为同学所接受和认可。

2.搭建服务同学和锻炼自我的平台

以开展活动来推进学生工作,实现为同学服务的目的是比较常规的做法。想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搭建好的平台至关重要[2]。比如可以利用班级风采大赛、优秀班集体的评比等活动来让班级内部同学献计献策,在共同谋划中增强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和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开展志愿者服务、组建爱心小屋等活动,激发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搭建奉献爱心的平台等等。总之,策划任何一项活动,都要想到开展它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对同学们有什么帮助,并让同学们认同这些价值,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此外,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只有增强自身的学习工作能力,才能树立起自身的威信、增强为同学们服务的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待每一个活动,要做到谋定而后动,活动开展前要做好充分策划,开展过程中要及时跟进、调整,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认真总结。在工作中找到活动的乐趣和价值,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

3.讲究和追求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3]。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讲究沟通和领导艺术。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同学,以真诚的态度、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等多种沟通方式来达到效果。

首先,对于同学的努力要真诚赞美,给予肯定。只有真诚的赞美才会使学生得到鼓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当同学有消极情绪或者出现错误时,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指责,应该换位思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换一个角度和他们讲情说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情绪转化。其次,在具体的活动以及日常工作中要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通过真诚的沟通以及做一些实事,让同学们感受到彼此是一个共同体。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强调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4]。作为学生干部,要获得同学们的支持和拥护,同样要多站在同学的角度来想问题,要多与同学沟通和交流,主动地接触同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及时高效地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普通同学,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组织和集体的温暖,真正把群众路线与具体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学生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样他们才会诚心积极地配合接受学生干部的领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良平.关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2]黄少斌.高校社团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3]沈崴.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过程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15-04-08

作者简介:梁虹(1987-),男,辽宁盖州人,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学生干部群众路线培养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高校学生干部软实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