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杜莱文化全球化理论浅析

2015-09-18 04:49张丽莹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全球化景观文化

摘 要:阿帕杜莱的文化景观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文化全球化问题。当代全球文化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这一过程由于多种力量的作用而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图景,他将全球文化划分为五种景观:族群景观、媒体景观、科技景观、资本景观、意识形态景观。这些景观在不同的境况下呈现不同的状态,而景观又具有流动性,基于此他形成了一种研究全球文化的全新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文化;景观;全球化;阿帕杜莱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79-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传播媒体的不断进步,文化与经济交织的现象不断映入人们视野,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文化全球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球文化的形态问题、发展方向问题,成为各界学者们主要争论的焦点。许多人在努力构造一种能够研究全球文化的理论框架,但这种理论建构却与当今现实的文化状态不相符合,难以阐明现实文化实践的复杂多样性。印度学者阿帕杜莱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广泛的文化实践经验提出了全球文化景观理论,为探讨文化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范式。

一、全球文化景观理论简述

文化全球化问题是全球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剖析,对我们今天关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状态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阿帕杜莱的文化全球化理论,既反对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单方传导的文化同质论,也反对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全球化不仅使文化具有同质性,也使文化保留其差异性即异质性,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是同质性与异质性共存的一种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贴着美国标签的商品、电影、卡通人物像米老鼠、唐老鸭、变形金刚等反映西方人文化和价值观的东西冲击着世界市场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与此同时,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这些文化的根基是不会改变的,它虽然会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时代的进步而产生一种新的形式,但他自身的本土特色和传统是不会被淹没的。也就是说,文化是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的一种状态。那么全球文化也正是在这种同质性与异质性不断对抗的过程中形成。这一过程由于多种力量的作用而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图景,他将全球文化概括为五种景观,基于此形成了一种研究全球文化的全新的理论框架。

(一)族群景观

族群景观代表着人类景观,组成了我们所生存和移动的世界:游客、移民、避难者、流亡者、外来工人和其他团体和个人,这些人构成了世界的基本特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之间的政治。阿帕杜莱并不反对稳定的社区和居住网络的存在,但是现在人类运动或者说是人类的迁移则更为明显,那么这也就造成了更多的团体和个人必须处理迁移的事实或者是已经在头脑中幻想迁移。

尼维迪·迈恩认为:“移民作为输出国与输入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具体表现在它不但为迁入国在经济上做出贡献,还在于它成为社会关系、国际关系、文化方面发展的动力。”[1]移民数量的多少和移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国家也开始不断关注对于移民的政策,以便于移民更好地融入民族国家。随着资本的流动、科技的革新,移民的目的和质量也有所改变。旧式的移民主要是为生存和获得经济收益,移民的手段和方式不是出于主观的目的,而是由于本国现实的生产水平和生存需求所迫,他们不得不通过偷渡或者劳务输出的方式走向迁徙的行列。而如今的移民,主要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突破一国的限制,依托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或技术水平,通过国外更大的市场实现自身的才华,在为个人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迁入国带来诸多有益的影响。

(二)技术景观

阿帕杜莱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技术分配的古怪模式导致了技术景观的奇特之处,而驱使其发生的动力不再是任何明显的规模经济、政治控制的经济或市场理性下的经济,而是货币流动、政治机遇以及非熟练劳工和熟练劳工等因素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2]阿帕杜莱认为种族景观由全球配置技术和现实技术所组成,以高速移动的方式穿过各种不明显的边界,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核心地位作用。跨国公司使国与国之间实现了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也实现了资源的各种不同的配置方式。

科技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国家带来一定的危机和恐惧,因为科技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不明显。但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长远好处却远远高于它的弊端。基于此,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把科技兴国当作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总而言之,技术景观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非领土化特征更加明显,在全球范围内无规则地并且不受限制地穿梭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这也是世界市场形成后的必然结果之一。

(三)资本景观

阿帕杜莱将资本景观定义为由景观所组成的货币市场。国家股市和大宗商品投机比以前更加迅速、神秘和难以预测。新航路的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萌芽,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作为全球化的动力,促使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多,资本以无形的方式穿梭于各个国家的边界,资本失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跨国公司的设立使技术的发展有了可以着陆的土壤,技术与资本相结合使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泡沫化的趋势——货币市场、商品投机、证券交易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迅速发展,加深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一国出现了经济危机将会迅速蔓延到与之相联系的国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阿帕杜莱认为,随着资本全球化,人们越来越难以分辨投机与资本转移的差异,全球资本的配置在科技的催化之下已经愈加难以被把握。

(四)媒体景观

媒体景观是指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如电视、报纸、电影等,以及由这些媒体所创造的全球形象。这种全球形象体现着媒体的表达方式(纪实性的或是娱乐性的),代表的范围(地区性的、全国性的或世界范围的)以及控制着它们的利益代表者。媒体构造了全球形象,通过技术手段操纵着人们对世界的想象,控制全球消费秩序。在现今社会,消费者很难完全自由自主地控制自身的消费行为,因为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大众传媒(如广告、影视作品等)的影响,无论观众如何客观地进行自身的选择都无法避免媒体无时无刻、无孔不入的灌输。人们被强行限定在媒体所构建的模式中,媒体的本质及作用已经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是影响,而是控制。

(五)意识形态景观

意识形态通常与政治相关,最常见的是我们熟知的国家意识形态。而对于阿帕杜莱来说,意识形态景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是意识形态在取得合法地位和持续性的一种政治文化。它是由启蒙运动世界观的普遍元素组成,包括自由、民主、代议制、福利、权利、主权等。意识形态景观通常为民族国家所利用,国家利用这种形式的变体,例如政治性书籍,带有灌输思想的理论或影像资料,将符合其利益的意识形态灌输给他的居民,使他们在情绪上和心理上认同这种意识形态,并且愿意为此种意识形态而奋斗终生或做出贡献。统治者将意识形态景观作为其统治的精神基础,并且不断加强这种统治。

阿帕杜莱认为,景观具有流动性和不规律的形态,各种景观之间是一种客观给定的关系,受着民族国家、跨国公司、移民社区以及亚国家群体和运动等等多种力量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这五种景观形成了阿帕杜莱所提出的想象的世界。

二、阿帕杜莱文化景观理论的贡献

首先,阿帕杜莱的文化景观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文化全球化问题,为我们今天对全球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独特的方法论。

在他的全球文化景观理论中,全球文化呈现出一种清晰可见的状态,他不再是一种难以预测的抽象存在,而是可以被我们理解的各种景观的综合体。它打破了人们对全球文化同质性的迷信,而提倡多元化、流动化和开放化,从而提出全球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的全球文化景观理论。当代世界,同一性和差异性两股力量相互斗争共同构成了我们现今全球文化景观——不同类型的全球流动之间形成的断裂和脱节,而这些不确定的景观就是我们全球化的产物。这一思想在他的《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一文中有所体现。他明确了我们对全球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对象,找到了我们探索的方向,提供了我们研究全球文化的方法。由于他出身于第三世界国家,他更能感同身受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的角色身份和地位,他的理论为我们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思路。阿帕杜莱具有广泛的人生经历,他曾在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教授,并在美国、拉丁美洲以及欧洲的一些学术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这些广泛的社会实践使他在全球化的研究过程中对各种理论运用自如,对文化现象分析透彻明了,从而使他的文化全球化理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其次,阿帕杜莱提出了“想象的世界”概念,并且明确阐明媒体景观在型构“想象的世界”过程中的作用,使我们了解媒体景观不仅是一种现象和信息的表达,更是操控我们生活和消费的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迷失。媒体景观通过夸张和虚构的手法创造虚拟景观,比如我们常见的电影、广告等,由于其自身的艺术特性,加之其自身社会背景的影响,使这些作品充斥着现实与虚拟的交叉,对于我们受众而言,由于并不完全掌握当时当地的信息而产生虚拟景观的想象。阿帕杜莱的景观理论使我们看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媒体的作用使我们产生的脱离实际的想象,为我们明确分辨“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提供界限。

第三,阿帕杜莱指出,全球化进程始于经济全球化,资本在世界范围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配置,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科技和管理的优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而获得了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操控地位并且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收益。阿帕杜莱的文化景观理论提醒我们,在分析资本景观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考虑其他因素,因为资本景观与科技景观、族群景观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彼此的限制与制约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我们在看到资本景观与其他景观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制约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之间的断裂与差异。

最后,阿帕杜莱文化景观理论向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了有力挑战。亨廷顿坚持文化(及随之而来的身份认同)的特殊性,认为冷战后世界的冲突其基本根源已经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两种方式:不同文明的邻国之间或同一国内不同文明之间的断裂带冲突;世界上不同文明的核心国之间的冲突。而在阿帕杜莱看来,当今全球经济以最迅速和不可预测的方向在全球范围内穿梭,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消费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而证实自身的身份,这种消费逻辑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加深了其他景观的无规律发展,从而进一步加深全球文化的断裂与脱节,这就否定了亨廷顿对全球文化的绝对差异的强调。

三、全球文化景观理论的局限

阿帕杜莱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思想,对我们研究全球化思想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他的一些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阿帕杜莱提出文化景观理论的目的,是为全球化的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此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阐述,例如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区分了“文化”“文化的”的概念,这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在他的其他实证性著作以及文章中却很少使用他自己的分析构架。换言之,阿帕杜莱只给我们少量的线索指引我们在实证研究中如何使用他所说的“景观”,在实践中很难将他的理论与实际研究结合起来,使他的框架仅存在于理论层面,这似乎也表明他的理论框架很难在实际研究中得以广泛的运用。这一理论的固有局限难以完全说明我们全球化的现实状况,更难以用他的方法来研究现实。

权力问题是阿帕杜莱文化全球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提起权力我们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一种政治控制力、国家权力,而阿帕杜莱所提出的权力却是一种资本的控制力。之所以文化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文化传播模式与世界力量机构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决定了文化传播模式的倾斜,即发达国家主导和发展中国家被主导。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在文化上不同程度的依赖,也就是说,在文化传播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文化被同质化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文化的异质化。他意识到了在全球文化五种景观背后的一种支配性力量:一方面,他认为民族文化受宗主国主流文化的控制和影响;另一方面,宗主国文化被民族文化所本土化。他认为在全球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权力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即外来文化影响民族文化)也就是文化同质化,但却忽略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即外来文化被本土化)所出现的民族文化的新形式。而我们现如今现实的文化发展状况并不如他所见,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权力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全球文化流动及其进程。

全球文化的互动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我们能否认识这种规律,能否在把握这种规律的过程中去预测全球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阿帕杜莱的文化景观理论就提供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但是阿帕杜莱关于全球化发展方向问题的预测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而现实的全球化发展状况并不完全与他所预测的相一致,这也就说明他的理论并不完全符合我们全球化的现实历史状况。

参考文献:

[1]Nivedita Menon.Book Reviews : 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J].Indian Eco-

nomic Social History Review, 1999,6:262-267.

[2][美]阿尔君·阿帕杜莱.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M].刘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45.

[3][美]阿帕杜莱.消失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M].郑义铠,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9.

[4]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周娟.阿帕杜莱的全球文化景观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9(6).

[7]郁青.阿帕杜莱的全球化理论初探[D].南京:南京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面——全球主义研究”(12YJA71006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丽莹(1990-),女,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全球化景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谁远谁近?
全球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