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交往对其社会认同的影响

2015-09-18 01:49徐梦怡孙莉莉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市

徐梦怡 孙莉莉

摘 要:在国家有关民族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上海等较为发达的都市读书。该群体的社会认同随着在都市新环境中日常交往的改变而变化。论文选择了上海四所具有典型性的大学:同济大学(985高校)、东华大学(211高校)、上海大学(211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普通高校),对其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概括其社会认同的特征,发现其日常交往和社会认同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日常交往对社会认同发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路径。

关键词:都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交往;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114-02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方倾斜。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都市读大学,都市高校出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该群体的日常交往网络具有独特的同质性,影响着其社会认同。针对该现象,大学的管理和服务要做出调整;从社会管理来看,需要建立该群体的自我调适系统,加强社会整合。因此,都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交往和社会认同不仅是高等教育议题,更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

本课题试图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生活在都市(上海)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特征,分析日常交往对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进而探讨从社会和学校层面塑造该群体社会认同的路径。

一、都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特征

(一)社会认同的维度

认同一般指主体对自身属性及归属于群体的界定,是一种情感、态度和认识的移入并与主体思维相融合的过程,有时是无意识的过程,而有时则转化有意识的[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同可以理解为以“三重认同”为核心,即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2];也有学者将其区分为“四个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3]。

本文主要从中观层面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认同”。不同学者在其学科视野之下对社会认同都有着自己的不同解读。社会认同理论的创建者Taj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4]王春光则将社会认同视为“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5]

基于以上文献梳理,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将社会认同概念操作化为社交网络的构建、对外界的信任程度、民族文化认同和对政治认同四个方面,以此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特征及日常交往对其的影响机制。

(二)都市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与日常交往显著相关——基于上海高校的调查分析

为了使群体更具有普遍性,本论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了四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同济大学(985高校)、东华大学(211高校)、上海大学(211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普通高校),共发放问卷241份,有效问卷241份。研究方法采用以下几种。

(1)问卷调查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资料。(2)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3)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内容事件分析法进行分析。

1.社交网络的构建。关于社交网络的构建,论文从愿意选择什么民族的同学作为室友、结交第一个朋友的民族、结交朋友的方式以及主动性,存在的交往障碍等五个方面来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学无所谓什么民族的同学作为室友,这表明,他们并不排斥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一起生活。少数民族同学进入大学后结交的第一个朋友是“汉族同学”比例略高,表明进入都市读书的少数民族同学对于其他民族的同学并不排斥。

此外,我们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结交朋友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有三分之二的少数民族同学是主动去结交同学的,这表明在对外交往方面,这些同学并不存在自闭、害羞等的心理。但不可忽略,仍有一部分同学在交朋友方面并不十分主动,根据调查数据,这些同学主要来自新疆、湖南、云南、甘肃等西部地区,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居多。

2.对外界的信任程度。对于社会认同的这个维度,论文主要从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如生病时会求助谁帮忙请假、生活费短缺时的求助对象)来分析其日常交往的特点。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遇到请假这类事情,大多数同学选择同宿舍的同学帮自己请假;在借钱方面,选择最多的仍然是同宿舍的人。由此可见,进入大学以后,不论是少数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最熟悉的人一般是同宿舍的人。

3.民族文化认同。关于对自己民族文化认同,论文主要从对于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对民族节日的热爱度等方面来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基本上所有的少数民族在进入大学之后仍然能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只有个别的少数民族同学表示不能保持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些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本民族的习惯行为等有着较高的认同感。

4.对政治的认同。对政治的认同主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政府、中央政策的满意度,以及愿意为社会奉献的程度来分析。

这道题旨在探明少数民族同学对于政府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利益方面的满意程度。大约三分之二的同学选择了满意,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一般。只有极少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这部分同学主要来自广西、云南、湖南和新疆。

二、都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交往对其社会认同发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本论文将社会认同概念操作化为社交网络的构建各个维度衡量的指标分为:社交网络的宽度、信任半径的大小、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度、对中央政策的态度四个方面。

综上一部分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交往和社会认同是显著相关的,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总体来说:信任半径越大的被调查者,其社会认同度就越高,反之,则社会认同度越低;对民族文化的包容程度越高,其社会认同度也越高,反之,其社会认同度就越低;对中央政策的持赞成态度的被调查者,往往比持否定态度或模糊的态度的被调查者社会认同度要高。具体来讲有以几个方面。

1.社交网络比较宽的同学,他们能够积极融入大学生活,愿意主动去结交更多的同学,包括不同民族的同学,他们很愿意接受其他民族的同学作为自己的室友,愿意参加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结交新的好朋友等,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社会认同度比较高;反之,社交网络比较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

2.信任半径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拓宽自己的社交圈,所以,在与更多的人的交往中,社会认同也会相对有所提高;信任半径比较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的社交圈相对较小,因为他们往往只信任身边比较熟悉的人,遇到诸如请假、借钱此类比较敏感的事情时,只会寻求在自己信任半径内的人的帮助,所以,其社会认同度就会相对较低。

3.对民族文化包容度比较高的这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更愿意主动了解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并积极参与到其他民族同学组织的活动中,相对来讲,这些渠道会拓宽他们的社交网,其社会认同度就会越高。

4.对中央政策比较认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相对较强,而且他们往往对主流价值观也比较认同,所以其社会认同度相对比较高;而对中央政策持淡薄态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国家认同感就比较低,不认同或是不关注国家政策,对于主流价值观也比较不赞成,这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社会认同度也比较低。

三、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路径

(一)社会层面

1.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社会认同感。优化马克思理论教学,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应增强其民族认同,更要着力于其社会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中的文化大方向是最重要的,比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等。

2.发挥传统国家节日等文化符号对社会认同的积极作用。大多数少数民族对于本民族的节日有着比较强的归属感,民族认同也比较强。社会方面应加强节日的渲染,在加强节日等传统符号渲染的过程中,使少数民族能够更多地参与到不同民族的交流融合里,在各种参与体验中,逐渐淡化各个民族之间的隔膜,从而建立起各民族其乐融融的社会共同体。

3.注重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国家比较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向少数民族倾斜近几年来已经对少数民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进入都市读大学,这些现象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对外开放的体现。所以,要更加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少数民族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学习生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少数民族的社会认同感。

(二)高校层面

1.创新教育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少数民族社会认同。就高校而言,针对少数民族,不仅要采取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更要革新,如丰富校园民族文化,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同学融入到校园大环境中等等。

另一方面,应更加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给予他们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回到家乡,参与志愿者活动,如西部计划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会增强少数民族对社会的认同。

2.加强其他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校园中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所带来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在如此之多的文化交融下,学校应该开展更多的优秀文化展示活动,使不同民族之间的同学增加相互认识的机会,增强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理解,让更多的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成为朋友,更利于少数民族融入校园,也利于提高其社会认同。

四、结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研究是一个关系民族区域自治的敏感话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与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摩擦不断发生,作为金融中心的上海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来自异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面对国际化大都市的冲击,更加凸显社会认同方面的困惑和迷茫。社会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关键所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具有很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正逐渐融入主流文化环境当中。同时,高等教育的熏陶又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够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胸怀来看待和接纳优秀的主流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乐于通过学习优秀的主流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来发展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

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费惠宇,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辞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45.

[2]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3]戚甫娟.“四个认同”,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

[4]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