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区域文化对宿舍关系的影响分析

2015-09-18 07:03郭芸郭安安王凯丽王珊舒荣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阻碍促进

郭芸 郭安安 王凯丽 王珊 舒荣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宿舍矛盾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区域文化这一因素出发,分析比较其对大学生宿舍关系的促进程度和阻碍程度,从而得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为学校和个人处理宿舍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文化差异;宿舍关系;促进;阻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128-02

大学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源于它极强的包容性,不同的地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活,但也对同学间的相互适应产生了影响。地域文化差异所牵起的新鲜体验不仅是大学生宿舍关系趋向融合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发宿舍矛盾的根源之一。如何正确分析大学生生源地区域文化差异对宿舍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可实施的措施,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生源地区域文化差异对宿舍关系的影响分析,不仅摆脱了以往以个体个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固有模式,也补充了人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地幅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文化差异并不只局限于南北方、东西方,每个文化区域甚至各个省份之间都会存在文化差异。矛盾的产生正是由于不同文化所影响的个体行为未得到他人的理解。另一方面,着重研究大学生生源地区域文化差异对宿舍关系的影响,也拓宽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研究的主题。

(二)实践意义

如果把大学看作一个整体,那宿舍就是其中一个子系统,在大学生活中占有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的日常活动大多在宿舍进行,宿舍关系是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杆标尺。首先,处理好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消除宿舍成员间的矛盾冲突,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因此,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心理健康和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为学校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其次,无法消除的文化差异也会促使各位同学要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理解他人的行为举止,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学会找到各方文化可融合之处,促进大家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最后,也会促进社会大众、相关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对该问题进行聚焦,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减冲突、促融合”的建议,社会的关注、大众的积极参与也是促进我国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区域文化差异对大学生宿舍关系影响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校大学生宿舍关系呈现区域文化冲突与融合二者兼有的状态,趋向于融合。针对其现状,将从主观与客观两大方面分析原因。

(一)基于区域文化下大学生主观原因分析

1.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就是定型化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是比较稳定的思维模式[1]。思维方式的因素包括知识结构、观念和习惯。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大学生带有特有的思维方式,日常的宿舍生活中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钱学森说过,“研究一个人的思维及其能力,必须要研究他的知识结构,必须分析他的文化背景[2]。进而推之,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不同,表现在宿舍关系中即是冲突的一面。

2.社会互动能力具有差异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3]。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大学生基本上是四人或六人生活在一间宿舍,在校的宿舍成员随机分配,这为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学生进行互动创造条件。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聊天工具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同一宿舍学生缺乏对彼此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减少冲突的作用。

3.饮食、风俗习惯多元化

陕西师范大学位于西北地区,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藏族、回族、土族学生占少数民族较大比例。同时,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也不少。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饮食习惯,风俗特色。大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积极主动了解宿舍其他成员的区域文化,欣赏、尝试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为宿舍关系的不断融合提供了契机。

(二)基于区域文化自身特点的客观原因分析

1.区域文化具有独特性与凝聚性

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同一地区的人们由于在共同地域生活,自然环境有共同之处,采用大体一致的生活方式,因而有基本一致的物质文化和相应的风俗习惯等心理,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4]。同时,区域文化还能使一个社会群体的人,在同一模式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教化,使他们具有大抵相同的价值观念,产生凝聚力。区域文化这两大特点,让宿舍中具有不同区域文化的大学生彼此之间形成天然的屏障,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其他学生,也不易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质。这就使得宿舍关系存在冲突。

2.区域文化具有共享性与开发性

人类不具备指导行动的本能,为了使社会能够有效地运转,必须以习得的准则为基础,让文化为它的社会成员所共享。同时,区域文化本质上是开发的,需要不断地与环境交换,才能保持自己向更高的有序程度发展[4]。西安是一座文化名城,陕西师范大学地处西安,关中文化本身就是一区域文化。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主要以本地学生为主,当不同地域学生同处一宿舍,生活的大环境是关中,必然受到关中文化的影响,区域文化的共享性与开放性为宿舍关系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使得宿舍关系走向融合。

三、改善宿舍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寝室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心中的一件大事,处理好宿舍关系问题,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至关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以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为主,从个人、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

(一)个人方面

1.注重自我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尊重并宽容他人。大学的舍友多来自全国各地,在作息时间、生活习惯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对于处理宿舍关系增加了一定难度。应当多为其他人想想,如果喜欢晚睡,可以试着改变一下作息,稍微早半个小时,早睡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好处;而喜欢早睡的同学也可以稍微晚睡半小时,利用这段时间读书、听音乐,对自己也有好处,而且宿舍也可以和谐很多。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合理的宿舍文明规范,大家商议好作息时间,并严格遵守,这样可以免去许多无谓的矛盾。大学四年住在一起便是缘分,相互之间多多体谅是非常必要的。

2.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学习与人交往的艺术和技巧[5]。应学习和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与舍友多交流沟通,有误会一定要解释清楚。大学的舍友可能都来自不同地域,在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相处时需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主动了解对方的文化,双方加强理解和沟通。

3.多组织宿舍集体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6]。宿舍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出去游玩、聚餐、逛街等,在出去玩的过程中,大家能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毕竟平时在学校里面,大家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很少有机会可以坐在一起好好交流。

(二)学校方面

1.完善相关的宿舍管理体制。安排不同地域的新生一起居住,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别的地域文化有进一步了解的机会,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减少了来自同一地域学生形成小团体,排斥其他地域学生的可能性,更有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

2.积极扶持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对于各社团开展的带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活动,应多多鼓励扶持。让学生多了解各地域的特色,同时可以亲身经历一些其他地域的特色活动。

3.开展带有区域文化融合性质的宿舍评比。进行这类宿舍评比,可以增强学生的宿舍集体荣誉感,想要为自己的宿舍尽力,使自己的宿舍更好。同时将自己的地域特色展示出来,宿舍也会感觉很温馨。

4.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在大学生大学生活中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7]。因此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得他们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加深了解,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学生宿舍发生矛盾及学生发生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积极的指导和帮助。大学里的心理咨询中心是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和指导的重要场所,要开展心理咨询的讲座,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对个别在宿舍人际交往方面有问题的学生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5.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党员和学生干部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方面也比较了解,因此不仅要在学生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要积极帮助学校协调宿舍人际关系,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和相互理解。

(三)家庭方面

大学期间,学生已基本脱离从小到大依赖的家庭环境,要融入到来自于不同地域的学生组成的新的小团体中。在心理、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因此,家长在孩子大学期间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其生活,使得其感受到关爱,发展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8]。

总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身的素质,还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使得学生在一个和谐、温暖的宿舍环境中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理论部.现代思维与改革[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6:11-12.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3.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4.

[4]双传学.区域文化刍论[J].社会学研究,2006(6).

[5]陶柳清,罗萍.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6):31-32.

[6]谷建杰,孟琪.民汉混合住宿模式下学生宿舍关系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4(3):119-120.

[7]胡艳军,邓树勇.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关系刍议[J].高教研究,2007(7).

[8]熊昌茂.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构建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9).

猜你喜欢
阻碍促进
阻碍执行职务和妨害公务类违法案件的现场界定和处置研究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浅论QC小组活动对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微利实体店在高额房价中遇到的阻碍及对策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浅析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措施
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的几点探讨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爱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