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课题的参与式教学误区及其矫治

2015-09-18 07:03李沫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参与式教学社会保障

李沫

摘 要:基于科研课题的参与式教学是实现教学与科研整合的有效途径,其方法是利用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开展教学活动。社会保障专业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扭曲了参与式教学的本意。为此,在科研课题驱动下开展参与式教学必须首先明确矫治这些误区的一般性准则。

关键词:科研课题;参与式教学;误区;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166-02

近年来,教育部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改革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便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项政策指引下,各地高校也积极探索本科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的可行方法和有效举措。但由于缺乏共识性经验,目前针对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存在诸多误区。将以社会保障专业为例,对现实教学环节中关于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错误认知与行为误区加以分析,并提出矫治这些不当教学行为的良性准则。

一、基于科研课题的参与式教学内涵厘定

对参与式教学理论的研究起源于英国,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来的,认知过程则是人们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依据已有经验选择外在信息的过程。据此,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知识建构者,教师只能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并非知识的灌输者。由建构主义发展而来的参与式教学理念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尊重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后果时,就能最大限度上从事意义学习,参与学习比消极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1]。由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参与式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价值支撑,指明了教学活动的重心转向,同时也规定了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我国起步较晚,对其内涵的理解仍在不断深化,参与式教学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

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参与式教学方式的界定有所差异,但基本可以形成的理论共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平等互动与民主交流;第二,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性的发挥;第三,参与式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第四,参与式教学不以学生学会特定知识为终极追求,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与内心体验。目前国内关于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经验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环节,对其研究的学术成果也以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参与居多。实际上,依据参与式教学理念的主旨,参与是一种激励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师生共同谋求教学相长的合作精神,因此,参与式教学的内容不能满足于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灵活生动并牢固地掌握书本知识,更要应用于纵深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并在课题研究中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也是符合参与式教学精神主旨的可行举措。基于科研课题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借助科研课题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途径与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以学生对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内容的自主选择为前提,参研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师生探讨、实地调研等方法驱动学习过程,从而获得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基于科研课题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指导教师定期进行个别指导、组织小组讨论或分析研究情况,教师与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破除权威理念,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二、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误区解读

(一)忽视“教学”的中心地位

无论是传统课堂知识讲授,还是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其中心都是教学。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只将参研学生视为科研项目的一分子,认为已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便应随时听其调遣,任务由教师指定,学生不应存有异议,不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点,不解决学生的困惑,只注重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参与社会保障课题研究中,一些指导教师只让学生从事一些问卷发放、数据统计、资料搜集及文稿校对等辅助性工作,学生并未接触到科研课题的核心内容,不了解课题研究面临的实质性困难和需要突破的学术瓶颈,也不能从研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指导态度不够端正,只是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视为减轻自己工作压力的手段,而忽略了“教学”才是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中心所在。

(二)研究课题与参研学生选择不当

选择哪些学生参与何项课题研究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指导教师需要考虑的前提性问题。首先,并非所有的社会保障课题都适合学生参与其中。有的指导教师不考虑研究课题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本科生参与,也不考虑课题应用的原理是否成熟,盲目吸收学生参与,结果学生遇到的难题超乎自身解决能力而失去研究信心,教师指导工作难度更大而身心疲惫。其次,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参与式教学。科研课题是对课堂书本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适用于有浓厚专业兴趣、扎实专业知识积淀的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仅是为了博得教师的良好印象而参与研究,对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未能熟练掌握,也没有足够的探知兴趣,研究过程中敷衍塞责,最终半途而废。

(三)参与环节欠缺规范管理

为了使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教学活动过程更加有效,指导教师应该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与规章制度,并督促学生加以遵守。现实中,一些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前仅草率构思了任务分配情况,没有确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与检查制度,对于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也没有积极的应对策略。有的教师分配完研究任务后便撒手不管,任由学生自己研究、自我发展,没有常规化的小组讨论和个别指导,学生遇到了研究难题也不能获得有效解决,到期完不成任务则对学生求全责备。对于某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应的约束办法,听之任之,参与式教学效果较差。

三、科研课题驱动下参与式教学误区的矫治准则

(一)教师工作重心由“科研”向“教学”回归

依托科研课题开展参与式教学只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形式,根本目的不是分担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而是升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在科研课题驱动下实施参与式教学,其工作重心要由“科研”向“教学”回归。这种回归首先要求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接触到课题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性技术,使其了解课题从确立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发掘其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实现指导教师与参研学生间的平等交流,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不能将结论强加给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质疑,定期开展公开公平的小组讨论,明晰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甄选适宜课题与参研学生

学生对某些深度理论探究的课题往往缺乏足够兴趣,恰恰一些涉及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实践性课题对学生具有较强吸引力,这些课题也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更贴近。所以,教师应选择适于开展参与式教学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主要应以通过实证方式获得相应结论的课题为主,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研究性课题或结论争议性较大的课题。科学地甄选适宜的科研课题不仅能够保证课题完成的质量,也能保证参与式教学获得良好效果。同时,要选择有研究兴趣且有研究能力的学生参与到课题之中,不强迫学生参加,也不要与学生平时的课程教学成绩挂钩,防止学生因为过多考虑自身利益而参加课题研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参与态度冷漠、参研过程中应付了事或无故中断的情况发生。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以科研项目驱动的参与式教学与普通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差异较大,依托科研项目的参与式教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其开展以学生的课下准备和平时研究为前提,因此,常规化且规范化的管理与检查制度势在必行。对于参加的学生应建立严格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教师应在确定参加学生之后,制订一个详细的文献阅读计划,确定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文献资料,指定关键性的著作与论文,让学生查找相应文献并补充相关知识,以便于其尽早进入工作状态,为开展深入研究与探讨做准备。另外,在参研学生数量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以子项目小组为单位,按照完成工作量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发放相应酬金,通常也可以先发放部分薪酬,待工作结束后再补发剩余部分。对于未完成任务、工作态度懈怠,影响整体进度的学生给予批评,也可以责令其退出并适当收回酬金。这些方法是保证参与式教学常规化、有效性的有力工具。

(四)建立畅通的沟通联系制度

参与式教学的核心价值要素之一就在于保持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民主沟通,依托科研项目开展参与式教学是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绝好机会。但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这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思路,适应速度往往较慢,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沟通联系制度应做到定期沟通与不定期沟通相结合,既要设立每周沟通日,方便教师与学生集中交流,又要准予学生就研究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或不懂问题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当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情况,提供方便学生沟通的时间段,做到既不影响正常工作,又能及时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洪显利.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19.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参与式教学社会保障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