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思考

2015-09-18 12:54孙碧艳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孙碧艳

摘 要: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常态,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就必须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并积极探索全面整合和高效利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185-0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1]。教育部2014年12月4日公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再次明确指出,“在思政理论课、德育课、文化课中强化实践性教学,各级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原则上要达到总学时的60%”[2]。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常态,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尽可能克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那么,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各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探索全面整合和高效利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途径,让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环节真正落到实处。

一、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概念的界定

要真正弄清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概念内涵,这有待于我们逐步理解“实践教学”“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三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它是西方在倡导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教育哲学、强化教育职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3]。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4]由此可推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得以开展的凭借和依赖,是其教育教学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必要条件。它是指将实践教学的方法、形式、理念等运用于思政理论课教学,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现实生活,在运用、观察与体验中,感悟、消化思政理论课基本原理的教学活动[5]。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指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并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服务的,有助于实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目标的所有元素的总称[6]。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资源的权属不同为依据,可分为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其中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包括课堂实践教学资源和学校实践教学资源。根据各种要素和条件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将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划分为主体资源、客体资源、介体资源和环体资源。此外,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资源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无形资源包括活动要素和信息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物质资源是保障,活动要素是关键,信息资源是补充[7]。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育理念,将在一定范围内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发展。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如何整合和利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资源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从人力资源主体、物质资源占有、信息资源交叉、信息资源利用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人力资源主体多元化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人力资源主体主要是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动者、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它包括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相关管理人员、在校学生等。可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是依靠任教各门课程的思政理论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学经验以及现存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展一些诸如课堂主题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收看电视、播放电影等简单重复的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各任课教师不仅在学识水平、生活阅历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他们单兵作战组织实践教学,导致各自确定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互不统属,深浅难度差异也很大。从事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的管理人员比如辅导员、班主任等,他们基本上不参与组织实施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即使学校聘请了校外普法知识等方面的实践教学人员,也只会完成自己相关的实践教学任务,根本不会主动参与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来。因此,面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人力资源主体多元化的现状,思政理论课教师根本无法发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资源的核心力量作用,造成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出现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

(二)物质资源占有分散化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物质资源主要包括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街道社区等现实教育场所,实习单位等职业能力培养基地,以及校内各种人文景观、校史档案馆和各种专业素质拓展设施。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物质资源分别被思政理论课教学机构和校团委、学工部、专业院系为代表的学生管理机构以及校外社会机构占有。譬如:历史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儿童福利院等现实教育场所等多属于校外的不同社会机构占有。其中,属于公有资源部分还可以通过单位之间协调或采取行政手段等方式,作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而免费使用。对于私有资源部分就只能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得到使用权,无疑这部分资源的使用,将会受到经费方面的限制。技艺等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基地,一般归属于学校各专业课教学单位,或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在校内的相关管理部门。真正想使用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可能会因学校实行层级管理,需要向有关管理部门层层申报,要么因审批程序的烦琐而自动放弃,要么因审批时间过长而错过需要使用的最佳时机,造成其实践教学资源因使用不方便而闲置。

(三)活动资源交叉重复性

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要素主要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途径、实践要求等。由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各自独立成体系,必然会导致思政理论课活动资源出现交叉重复现象。譬如,校团委、学工部及各院系等学生管理机构,每年都会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周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据笔者所知,湖南某所地方高职院校就出现各学生管理部门和思政理论课教师,异时开展了“向张丽莉老师学习”主题实践活动,甚至活动开展的形式都一样。此外,在思政理论课领域内各任课教师相互之间缺乏横向沟通,出现围绕某些具有共性的教学目标知识点而重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内容中,都会涉及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等知识点。有可能各位任课教师都组织学生去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活动等,甚至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活动。这些情况将会导致实践教学主体(学生)一样,实践目的大致类似,实践形式大致雷同,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实践教学活动敷衍了事而达不到如期效果。

(四)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

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手段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或多媒体计算机下运行的服务于实践教学的多媒体信息材料。譬如:各种电子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电影电视节目、讲座、论坛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正影响着人类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由于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人力资源主体多元化,物质资源占有分散化,活动资源交叉重复,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譬如,湖南某些地方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建设,无论是学工处的“学工战线”,或是校团委的“青年园地”,思政理论课部的“德育园地”,各院系的“教育教学动态”等,更多的是关注政策和资讯的内容传播,而且更新速度也较缓慢,真正“三贴近”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特别少;此外,师生交流平台建设力度极其不够,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内容几乎为零。由此可知,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信息资源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启发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吸引力差强人意,特别是对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外的延伸和补充作用明显发挥不够。

三、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全面整合途径探析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我们必须努力探索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的路径,确保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

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必须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实践育人的重要地位。正如列宁所说,“教育共产主义青年,绝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教育并不是要这样。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8]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积淀,对社会万象初步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因此,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也是让他们最厌恶、最抵触的,也根本无法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学校领导应认真学习、领会各级教育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在打造校园精品特色专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抓好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抓好专业课实践教学是同等重要的,即提高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协同配合”的良好氛围,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二)科学规划,强力保障

只有建立一套强有力、行有效的保障体制,才能促进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首先,要紧密围绕高职学生培养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科学策划具体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查找实践教学的理论与现实依据,选择确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具体支持;其次,要建立一整套全新的教学考核机制。从内容上重点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反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训导和日常行为的表现等。在形式上可以采用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小论文、案例分析、演讲等方式进行。再次,加大力度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专职实践教学教师,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科学地运用实践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最后,多渠道增加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相比较专业实践课实践教学,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实践内容多、时间范围广、参与学生多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主体,应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好及时足额投入的经费预算[9]。此外,还可以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这样就为确保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人力和物质保障。

(三)准确定位,全面整合

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关键还在于优化整合现有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从三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从目的上定位而言,教学实践资源的整合不仅是思政教育的物质基础,还是职业教育的物质基础。譬如,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二是从手段上定位而言,教学实践资源的整合方式可以采取建立同盟关系(如与工厂企业等),或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如与德育基地等)以及充分挖掘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等;三是从结果上定位而言,教学实践资源的整合要坚持“以人为本”“先易后难”的原则,使资源整合的结果就是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资源达到高效利用,教育教学目标得以真正实现。在此基础上,再全面整合高职院校四门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统一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实施方案,尽可能避免实践教学内容重复;全面整合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使校内、外实践资源能够发挥整体功能;全面整合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和专业课实践教学资源,使得二者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合理使用下发挥更好的整体作用;全面整合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硬资源和软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开发校园网络资源,真正实现学生在网上网下亲身体验等。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多策并举、内引外联、充分挖掘、有效运用思政理论课的各种实践教学资源,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集中分散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多层面立体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力争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覆盖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2015-03-03].http://fag

ui.eol.cn/html/200909/1631_2.shtml.

[2]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2015-03-03].http://www.jyb.

cn/info/jyzck/201412/t20141204_606422.html.

[3]卢诚.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9):150.

[4]徐章燕.解读实践教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视角[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5]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97.

[6]方玉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刍议[J].滁州学院学报,2013(6):89.

[7]黎红,李志旭.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必要性和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5):235-236.

[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6.

[9]焦兰萍.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6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