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农林高校招生工作新挑战

2015-09-18 12:54郭盼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

郭盼

摘 要:2014年起我国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始施行,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高考公平性与合理化。本次改革对农林类高校在招生工作上必定会产生重要影响,农林类高校招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农林类高校必须着眼长远,明确自身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特色,寻求差异化竞争,方能体现特色办学水平,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录取到优质生源。

关键词:考试制度;农林类高校;高校招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02-02

以“促进公平、科学选材”为理念,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将是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的标志,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这一文件的推出使得各大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分析

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的总体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1]。

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高考招生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调整生源结构,推进公平录取

本次考试制度改革增加了中西部、人口大省及农村地区招生比例。为增强高考公平性,考虑到贫困地区人口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本次考试制度改革专门增加了中西部、人口大省及农村地区招生比例。对高校而言,从总体来看生源结构的改变,有利于高校生源结构更趋合理,使高等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得到分配,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性,使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及农村地区的学生享受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

(二)取消录取批次,增强高校录取竞争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批次高校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较大变化,划分批次已经不能够科学地对高校进行等级划分。取消录取批次之后,各大高校处于公平的录取环境中,这样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高校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的竞争进入一种新的形势,盲目追求大而全、开办各种新专业的方法不一定能够吸引优质生源,高校的生源竞争进入了以专业实力为主的新常态。

(三)淡化高中文理生区别,扩大专业选择范围,推行专业志愿录取,对高校学科建设提出严峻挑战

取消录取批次,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高校等级划分。推行专业志愿录取,使得高等教育的生源竞争转向学科实力竞争、学科发展竞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学生报考高校更加趋于理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更加注重专业选择。对高校而言,这种专业志愿录取将更加考验学校的学科发展水平,层次低、就业率低的专业必将被淘汰,高校学科发展将直接面临高考考试制度改革带来的倒逼压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农林类高校目前招生特点

(一)在同一录取批次高校中,录取分数较低

在每年一度的高等院校招生竞争中,农林类院校始终处于劣势,生源的质量使农业院校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近年来的高考招生中,高等农林院校的录取分数通常处于较低档。而且农村生源学生在每一年的招生人数中占很大比例。学生大多对专业不够了解,以陕西地区为例,多数农业院校农林类大学在地方的招生分数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二)农林类院校农林类专业认可度低,一志愿率较低

由于社会对农林类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发展农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农林类院校在发展农业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农业教育缺乏相应的社会地位。其中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社会传统观念,农业在我国被视为低等的行业。由于我国的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不发达,而农业科技工作要深入基层,十分辛苦,加之农业科研往往周期较长,不易出科研成果,这均导致农林类高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2]。人们往往对农业类专业存在偏见,导致农业类院校的农科专业录取率比较低。目前农林类专业一志愿录取处于较低水平,要满足这些农科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大多是调剂学生,其在学习和对专业的认可度上就没有那么高,更加不喜欢学习,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加强农科类专业的建设至关重要。

三、农林类高校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下面临的挑战

(一)农林类专业录取生源质量下降,生源录取面临危机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消本科录取批次线以及不区分文理科生,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就目前发展来看,农林类专业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之前一本类的农林类大学生源最差也是一本线上的学生,但是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消本科批次线后,农林类专业生源质量下降、录取分数降低是最直观也是最大的冲击,没有优质生源,学科发展就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农林专业发展也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农林类专业在当前就业率较低,就业质量不高,学生对农林类专业认同率低,导致农林类专业在当下录取分数较同档高校分数较低,录取志愿率也低。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之后,农林类专业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学科发展面临挑战。

(二)农林高校地位竞争面临严峻局面

高等农林院校的生源竞争力存在优势明显不足,其深层原因在于:首先是农业院校对青年学生缺乏吸引力,也不具备较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其次,农林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较大,农林类院校一个重要的生源就是农村考生,而农村考生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之路不再返回农村基层或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同时,农林行业待遇普遍偏低,且条件艰苦。这些因素均对考生报考农业院校造成了影响。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农林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将面临严峻局面。农林类高校将面临其他新兴专业院校的竞争,热门的金融、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市场需求大的专业院校必然会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农林类高校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校生源竞争中取得进展,农林类高校地位是否会更加边缘化,农林类高校的发展方向在何方,将是农林类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农林类高校学科发展面临新的考验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专业录取为核心,学生更加看重专业发展潜力及专业教育实力,用人单位也将更加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农林类高校在当前专业发展比较严峻、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学科发展面临新的考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各大高校的生源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发展改革不断涌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为关键,高校学科专业实力、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都将面临压力。农林类专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其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农林类专业发展不可或缺。农林类高校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在学科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学科吸引力,提高科研对农林发展的推动力。在当下各种新兴专业不断兴起的情况下,农林类高校需要打破以往固有发展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增强自身实力。

四、总结

(一)明确发展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农林类高校在经历过高校扩招的大发展之后,在高校发展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当下中国农业发展现状,成为支持中国农业发展的智囊团、科研中心、农业现代化的发动机。各类农林类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办学历程、学科实力,清晰定位发展目标。农业发展既需要研究型大学,进行农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也需要培养一批能够解决现实农业发展问题的技术型人才。在当下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林类高校应该克服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的发展方式,找到自身发展优势,提升竞争力。对于立足于基础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强化学科发展的精品意识,培养高精尖学术人才,引领中国农业发展之方向。对于立足于教学型农林类高校,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应逐步构建多元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摒弃统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竞争实力。

(二)强化专业特色,寻求多元化发展

农业类高校立足自身农林专业特色,以农为主寻求多元化发展方向,多学科协调发展,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发展交叉学科,扩展成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大学。

打破单一学科固有发展模式,实现学科交叉研究,拓展学科研究范围,针对现实农业发展基本问题,寻求基础研究的有力途径,强化农业学科产出的科研转换率,使得农业基础研究及科研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农业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向前发展。改变农林类专业刻板印象,真正使农林类专业成为对社会发展起到助力作用的受欢迎专业。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逐步向环境资源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人文和信息化科学渗透,实现特色化基础上的综合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农林类高校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高校的发展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作为高校竞争首当其冲的农林类高校,应把压力转变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夯实专业特色教育,大力发展精品专业,改变农林类专业发展模式,大力引进人才,提高学科影响力,推动科研转换,使本学科发展真正惠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只有扎实提高自身教育实力,才能换取社会信赖,赢得优质生源的信心,在越来越激烈的高校生源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

09-03].http://www.mor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

es/more/more-1778/201409/174573.html.

[2]王坤,郭洪生.高校竞争背景下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6).

[3]余洋.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宏观视野[J].考试研究,2011(6).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
浅谈湖北省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考试制度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对技工教育物理教学方式的探讨
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深入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高职教考分离与题库建设思考
探究小学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英语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对目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分析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制度的错位和实施战略定位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浅析及场地改造方案设计